首页 北宋中华 下章
三七 箭在弦上
 当前的中心工作是恢复秩序,发展生产,调政税率,整顿吏治,密切军民关系,核心内容是吏治的整顿,措施有:停办花石纲、取消苛捐杂税,恢复原来的税制。撤换官吏,提拔新人。

 徽宗赵佶不见棺材不掉泪,平定方腊不久,花石纲重新开办,百姓的负担一如往昔。童贯来到西北后,为讨好徽宗,四处搜罗花石纲,加收赋税,西北民众叫苦不迭。最可虑的是河东路,北面云、朔、寰、应四州,收复不久,原辽籍居民对花石纲大为反感,有降而复叛的趋势。

 陕西、山西二地,冶金矿业较多,童贯在这里收取铸造税外,还征收农田税,二路民众同样有揭竿而起的势头。史载1125年七月,河东义胜军叛,即是民不堪负的结果。西北及时取消苛捐杂税,停止花石纲,民众拍手称快,民心大定。

 停办花石纲,当然不是明目张胆,而是耍心眼,使缓兵之计。以西北急需军费备战为由,暂不上贡花石纲,等明年二倍上缴。哈哈,明年,明年之后再也不存在花石纲了,到今年年底,徽宗迫于形势,将不得不废止花石纲,花石纲这块毒瘤从此灰飞烟灭。

 在整顿吏治方面,将那些热心搜罗花石纲,紧跟童贯助纣为、民怨较大的地方官吏调离重要岗位,撤的撤、降的降,加大查办贪蠹官员的力度。提拔清正廉洁、热心为民的官员到重要部门任职。按朝廷所定的政策,西北三路共计推举十八位精英人士担任较高级别的职务。西北制置署所推荐的多为志同道合的义士豪杰,相应地,所空出来的职位由下一级贤能官吏出任。

 经过输血换血,西北吏治呈现新的气象,官员们潜心公务有奔头,冗靡的衙门作风大为转变,办事效率提高很多。

 为使军队获得民众的支持,必须把军队建成百姓的军队,岳家军当年能够做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西北军当然起码要具备这样的素质,几项措施如下:

 一、制定军纪军规,不扰民,不掳掠。将来还要明确军队的宗旨是保卫国家,保卫民众,目前时机尚未成;二、借鉴后世的建军经验,宣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教战士们传唱军歌;三、军队要照顾群众利益,扶危解困。军人在战时作战,平时帮助群众,军人的服务是无偿的服务,不能向百姓收取报酬。

 刘通的建军思想是打造一支新式的子弟兵,是群众喜欢和热爱,而不是畏之如虎、视之如狼的军队。嘹亮的军歌重新在三秦大地响起,战士们唱着军歌,精神抖擞,百姓们听着军歌,觉得亲切。

 西北军第一次大规模的抗震救灾行动是在宣和七年七月。1125年七月,熙河、河东路地震。后世的时候,刘通对1125年的历史,印象较深,记得这年天灾伴着人祸,夏秋时节好像西北一带曾经发生地震。因此,刘通一到西北,就让田耕雷等天文官员密切注意异常的天象和地理状况,每个地方要有人全天候值勤,同时将防范地震的知识向民众广为宣传,一旦发现动物异常等特别的自然现象,大家要跑到开阔地带,不要呆在家中,不要靠近大树和高大的建筑物,牲畜和贵重物品最好放在不易砸坏的地方。

 由于防范于未然,此次地震给西北造成的损害较小,人畜的伤害大大减少,房屋建筑的倒塌却是难以避免。战士们早就做好了准备,地震一发,立刻奔赴灾区,救死扶伤,赈济灾民,帮助百姓重建家园。刘通的远见,各级官署组织的预防措施,西北军的全力以赴,让西北人们深深地感动,西北军民的血联系从此得以确立,其后不断稳固发展,形成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

 发动群众,深挖墙,广积粮,勤练兵,是对付金兵入侵的几大法宝。西北大地厉兵秣马,到处都在加固营垒,勤练队伍,筹集军事物资。刘通经常来到练兵场,与官兵们一同训练。宋国国势渐衰,金国实力强大,宋金之战将是旷持久的艰苦的战争。要将战士们练成象当年红军一样能战、能走、能吃苦的钢铁战士,刘通参加训练,既能鼓舞士气,又能向广大官兵宣讲对金作战的艰巨和持久

 时入深秋,金国的战争准备基本就绪,金兵拟从东西二路南下,东路以完颜宗望为右路元帅,西路以完颜宗翰为左路元帅,各自领兵十万,同时进攻宋国。其西路元帅完颜宗翰,女真名字是粘罕,于九月抵达丰州,总制西路军政事务,随时准备进袭西北。东路元帅完颜宗望,女真名字是斡离不,已经抵达幽州之北,总制东路军政事务,随时准备进袭河北。

 金兵在进攻前,向宋国施放烟幕弹,以擒获辽皇的名义,于1125年九月遣李孝和等使节来宋国告庆。金兵擒获天祚是在二月,时隔七个月才来通气报喜,实属盖弥彰。这跟二战中,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的外烟幕如出一辙。徽宗对刘通的提醒一直半信半疑,因此在战争准备方面动作不大,刘通对徽宗已经不抱希望,烂泥终究是扶不上墙的。在抗击金兵侵略的卫国战争中,势必要求我西北军起到中砥柱的作用。

 山雨来风满楼,鉴于当前严峻的形势,同年九月,刘通在太原召开紧急会议,分解时局,商讨因应之策。

 刘通说道:“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为什么要开这个会。金国已然大兵境,三个月内必然大举来犯。金兵的战略意图是东西二路南下,分进合击,最后会师大宋京都汴梁,目的是要灭亡中国。现在请大家来商量,如何应对金兵的进攻,如何打破金国的图谋。”  M.PinGgXs.COm
上章 北宋中华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