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起彼伏
一粒种子,伏下身子,睡在地里,春风唤醒,发芽了,拱土了,最后,长起来了。几滴水,在沟渠里,畦田里,盛夏,蒸腾于天,变成滚滚的云,水滴亲密凝结,雨点潇潇,伏下来归于河
。几架飞机,此处,飞起来,彼处,又安然降落。还有,上楼下楼、上车下车、台上台下、上班退休、提拔免职,等等,自然界、人类社会,纵观许多万千景象的轨迹,都是沿着
此起彼伏走过来的。悬空,也是风景,但总好像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一样,时间有限,消耗无尽,充满变数,风险危机四伏,悬着,浮躁、劳累、痛苦充斥着,起的盼伏,伏的盼起,没人愿意在不确定的漂浮游
状态煎熬,起与伏,与人称母亲的大地贴得最近,它聆听着大地的心音而生,扭着大地的臂膀死死不放,到了这里,就踏实,就放松,就宁静,这决不是驿站,这是安生立命的归宿。
人们的心都是向上的,对于起的赞美词诸多,以为它是希望,它充满美丽似锦的前程,对于伏,则往往忽视、回避,认为它的状态太无趣,太无奈、太悲凉,太不可挽回,简直可以略不计。忽一
,我参加
击体育比赛,子弹的
出是起,子弹到了靶档的木牌上就是伏。
栓一勾,轰的一声,子弹的起,就完成了。伏呢,飞奔的子弹经过了一段
程,安详的镶进纤维密集的木板
隙里,拔也拔不出。飞到
隙的,人们耐心的将其取下,做成各种武器造型,摆在展览厅的橱窗里,继续闪耀着灿烂的光辉。有的从靶档跃过去,飞到了不知道名字的泥土中,飞到泥土中的找也找不到了,就淹没了。伏的状态迥然不同。伏的位置,有的打的是十环,有的五环,有的一环没有,伏是起的目的,都打飞了,起就没了意义。伏,虽然是归宿,但是它的功用是明显的,决非可有可无。
还有一次,我走在海边,观察着海
。海风呼啸,海
打在礁石上,溅起几米高的水花,异常壮观。我不
问,它巨大的能量是怎么积聚起来的?原来,每个涌起的
头都不是孤立的,它的起的能量大多来自后面伏下的那一波,伏的那一波,不声不响,默默无闻,像是有无数只有力的大手在后面助推,细观察,那一泼,决不是平坦的,而是一条翻腾的弧线,像是绷紧弦的弓一样的聚着力量,正是它的推动,才使它前面的
头有那样大的能量,才可能产生海
排上倒海的美丽奇观。伏下那一波,往往不被提及,但是功劳薄上不能不重重的计上一笔。
由此我想到,叶子夏季在树上的灿烂和秋天的安然落下,想到老之已至,退下来应有的良好心态。我以为,无论什么年代,哪个级别,退是必然的归宿。它宛如伏下来的那一波
,虽然我们没有了涌起
头的壮观,也许在人们的视线中暂时消失。但力所能及的乐观助推,就是我们的价值,就是应持的正确观念。退下的状态是伏,但伏,绝不是完全的停止、休息,是自然界充满活力的状态。
m.PinG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