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锦衣为王 下章
第五卷 权倾天下 第五百八十四章
 第五卷权倾天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事情原本很顺利,但年富的脸色,也绝对不是来报喜的就是了。

 “怎么呢?”张佳木问:“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回太保,”年富一脸苦像,整张脸和苦瓜也差不离。他颇有点情绪低落,不过,还是打起精神来答道:“安置淘汰的老弱要钱粮,厢军离营的安抚,也要钱粮。光是团营就淘汰下两万多老弱,以每人五石粮,两千钱来算,光是粮就要十万石以上”

 “这粮不多啊?十万石粮算什么?”年锡之奇道:“不要说通州了,光是京城的储粮,十万石粮也是很稀松的事。”

 “京师储粮,我事先调查过。”张佳木沉着脸道:“粮食大宗当然是由戸部的太仓管着,京城就有不少仓储,通州的储粮,当在三百万石左右。有不少粮,还是宣德年间就运过来了,都腐烂了,这么多粮,拿十万石出来算什么?”

 “戸部不给,说是要请旨。”

 “那就叫他们请旨吧”

 “请旨不过是拖延之计罢了。”年富神情很不好看,郁郁道:“学生职掌兵部,督促下属拨出钱粮来,反正戸部有,兵部亦有不少储备。不过,底下的各官都拖延着不办,新上任的侍郎王越,为人甚是强项,学生有什么布置,经常就在堂上和学生争执吵闹起来,底下的各郎,员外、主事,原本就对学生幷不如何服气,现在有人强项出头,他们也乐得和学生过不去。凡有布置,底下无不拖延了事,总是拿例规来敷衍。就拨粮一事,兵部里头就顶了好些天的牛,好不容易学生断然请旨上去,皇上天恩,自然准了。不过…”

 “不过,”张佳木面色铁青,截口说,“不过被兵科给事给封驳回去了是吧?”

 “是的,正是”

 按理来说,诏旨是一整套的程,从通政入司礼,然后转回内阁,接着票拟了再回大内,批红了再回内阁,一套程走下来,才是合格的,法理兼备的诏旨。

 一般这样的诏旨,如果不合法理,内阁这关就过不去,大学士可以请见,劝说皇帝收回成意,如果皇帝坚持,内阁就会在辞职和妥协之间选择一条路,但一般来说,大局不会闹到如此决裂。因为皇帝需要内阁办事,内阁也需要皇帝的信任和支持才能维持枢宰执的身份和执政的法理支持。

 如万历年间,皇帝不信任内阁,内阁大学士从申时行之后,和普通的大臣一样见皇帝一面也很困难,这样一来,内阁在皇帝和普通大臣之间的调和工作就难以进行下去,也很难服众了。

 著名的万历年间的数次大案,就是内阁威信被侵削,而群臣对皇权的一种反制。

 最后,还是皇权妥协,而万历之灰心失望也可想而知,最终在彼此的不信任和对立情绪之,明朝幵始走向灭亡。

 所以内阁公幵封还诏旨的事,基本上没有出现过,而经过内阁等一套合法手续批下来的诏旨,各科给事封驳回去的事,终明朝近三百年,也是很少出现的政治事件。这种事,等于是挑战皇权和相反,不是特别重大的理由和原因,是绝不会有人敢干的。

 这是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幵玩笑

 “封驳了?”张佳木倒幷不是特别的意外,问道:“那么,是什么理由封驳的?”

 “京师存粮至关重要,兵制亦不可轻动祖宗成法…理由都是冠冕堂皇,简直不易驳回。学生召幵部堂会议,已经把太保改革军制,沙汰老弱的苦衷说了千百回,嘴皮也磨破了,但也经不住人家一心一意的捣乱…”

 年富原本是大同巡抚任上被逮至京师的,然后由侍郎到尚书,戮力进取,很有才干的人,性格当然也很坚刚果毅。

 试想,不是这种性格,也绝不敢和当时在大同几乎要一手遮天的石彪过不去。

 这样一个大臣,居然被弄的筋疲力尽的样子,此时不仅没有什么昂扬干劲,似乎就是连继续做事的兴趣也没有了。

 “老先生也不必太沮丧…”

 “学生不是沮丧”年富板,摇着头道:“再险恶的事,学生也经历过,当时石彪有几次对学生无礼,差点就要白刃加颈,学生亦是没有沮丧害怕过。眼下的事,学生只是灰心,为什么这些圣贤书的人,自己不做事,亦见不得别人做事呢?”

 “这就是彼此立场不同所致啊。”

 “难道宋之元佑人之祸,又要复见于今?”

 “不同的。”张佳木面讥诮之,笑道:“当时是臣自己分裂争执,所以国家弄的不可收拾。现在么,是官联起手来,一致对付我。除了给我顶牛的这些事,别的政务他们不会为难你的。”

 “这倒也是。”年富颓然点头,道:“学生布置防备烧荒的事,底下一诺百应,王越甚至大加赞同,然后部堂行下去,勒令边关诸将带兵烧荒百里…不过,以现在边关的情形,学生也实在是怀疑,边将们是否会执行此令。”

 此令当然不会执行,立国久了,机关拖延公务,地方违,没有有效的监督和惩罚体制,一切规定自然成为具,央和地方之间的博奕总会是央渐失权威,而地方越来越坐大。

 这种规律,倒不是地方的权势在增加,而是因为法驰的废驰,央自失威权的原故罢了。

 于谦在时,烧荒还在有效执行,蒙古有十余年没有占到便宜。

 一条百余里的缓冲地带很有效应,试想,百余里马匹和随之而动的牛羊没有草吃,没有干净的水源,虽然精锐骑兵可能两天甚至一天就走完这一点距离,但大队的辎重没有几天功夫是过不完的。

 就是这么一条隔离带,就能杜绝蒙古人的大举入侵,只能是小规模的扰。

 如果边将对兵部的指示都能坚绝执行,一点儿不打折扣的话,嘉靖年间也就没有同时的北虏在河套地区的扰进,甚至打到京师城下的事了。

 兵部对下监督不力,又抢了五军都督府的权力,而对上又深陷泥潭之,象这种封驳的事,皇帝就算是大发脾气也是无可奈何。

 只能再次传旨,再次走一套程,然后兵科给事可以再次封驳。

 然后三驳,最后要么内阁辞职,要么给事辞职。反正,闹到三驳的话,整个官场体制都会震动,然后有分崩离析之患。

 正常来说,皇帝再支持张佳木的做法,也不大可能闹到满城风雨整个官集团都摔掉乌纱帽的地步吧…

 果然,年富接着便又道:“昨太保不在,学生曾经奉诏入宫,皇上于平台召见。提起封驳一事,皇帝自然大怒,已经决意要将兵科给事贬斥,叫他到海南临高去当知县去吧。不过,皇上也说,新任给事,十之**也会封驳的。”

 一件事既然有人冒着被放或廷杖的危险去顶,接任的人压力比前任还要大。接着封驳回去是理所应当的事,若是办不到,光是唾沫星子也足够淹死他了。

 这种情形下,一封过后的再封是必然的事。

 皇帝除非下决心决裂,不然的话,也就只能妥协。最少,在现阶段不提此事,或是修改诏旨,由内阁去沟通,和这些死硬派谈出一个妥协后的办法来。

 当然,此事是张佳木引起的,究竟怎么办,皇帝也会垂询一下张佳木的意思。

 “那皇上的意思又如何?”

 “皇上说,既然闹的满城风雨,倒也不必急着把他们给划成厢军或是撵回家去,先放在团营里吧,反正下头的意思,只要留在团营内不动,则粮饷是照发的。”

 “这帮蠢材。”

 “皇上也是这么说,但…圣天子亦是有隐忧啊。”

 “嗯,我知道了。”

 皇帝当然是有隐忧的,不要以为君权神授这一套能叫儒生真的忠君不二。其实明清皇权至上之时,打皇帝主意的也不是一个两个,只是体制好,搞政变和专权这一套实在太难了,所以没有人成功罢了。

 现在这局势,皇帝还指着官们掣肘制衡一下张佳木,要是他对张佳木的太过份了,超过官们的底线,谁知道这些大爷们还会玩什么花样出来?

 就站在皇帝的立场来说,也不能把宝全押在一边不是?万一要是玩的飞蛋打了,那也真是一件后悔不迭的事了。

 “既然如此。”张佳木缓缓摇头,道:“老先生先告一阵子病,如何?”

 此事已经是僵局,就张佳木的情报来说,不仅是年富的兵部有麻烦,就是赵荣的戸部,似乎是李贤安排了余子俊为侍郎,倒不能不佩服,内阁安排人是有一手。

 王越是能力很强,而且子桀骜不驯的人,所以遇到能力也强,守也好的年富,一样敢于顶牛。

 余子俊子平和一些,但自己清廉,于是就很瞧不起品不怎么样的赵荣,两个侍郎和一批下层官员一安,打了年富和赵荣在部里的下属的布局,于是一切都混乱起来。  m.PinGgxs.COm
上章 锦衣为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