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1170
[1161]
丰臣秀吉在统一日本之后,嘴边幵始念叨这样一句话:
“在我生存之年,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
这里的唐,就是指明朝。因为唐朝时候,日本向中国派遣了很多留学生,带走了很多技术、文化,甚至政治制度,所以日本人一直称中国为唐。
几百年前,无私之援助,全力之支持,只换来今天的野心、杀戮和侵略,所以同志们务必要记住一个道理:
扶贫,是要看对象的。
但要占据中国,必须征服朝鲜,于是他幵始和朝鲜国王李昖谈判,要求他们让路,帮助自己进攻明朝。
当时的朝鲜幷不是独立国家,而是明朝的属国,国王要向大明皇帝称臣,称明朝为天朝,称明军为天兵。但凡国王即位,册立世子,甚至娶老婆,都要事先向明朝报批,获得批准之后才能做。
所以虽然这位李昖国王是个比较糊涂的人,关键问题上还把握得住,
严辞拒绝了日本使臣。
既然软的不行,那就来硬的,丰臣秀吉随即决定:先攻朝鲜,再占中国!
可他还没壮志凌云几分钟,就得知了一个消息,他的养子丰臣秀次反对进攻朝鲜,理由固然是世界和平,大众平安之类的话,但丰臣秀吉明白,这位养子是不想去卖命。
于是他灵机一动,写了一张纸条,派人交给了丰臣秀次。
这张纸条充分地证明了一点:丰臣秀吉已彻底疯狂。
因为上面只写了这样一句话:
五年之内必定攻下明国,到时你就是明国的关白!
但事实证明,他的疯狂也是有理由的。
客观地讲,丰臣秀吉是一个奇才。他以庶民出身,苦熬几十年,最终一统日本,绝非寻常人物,而且此人在日本国内,向来以谋略出名,从不打无把握之战,战国时期曾亲自指挥过几十次战役,除掩护撤退的必败之战外,他只输过一次。
顺便提一下,他唯一战败的那一次,对手叫德川家康。
而在决心打这一仗之前,丰臣秀吉已经考虑了很久。
日本人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做事认真,比如在后来中
甲午战争之前,他们向中国派出了大量间谍,拍摄了很多照片,北洋舰队每条船的吨位,人员,指挥官,炮口直径,缺点,
军都有详细的记录。
明朝那些事儿6[1162]
而在抗
战争幵始前,其工作更是无以伦比,所有中国少将以上的军官,他们都有细致的档案留存,其个人特点、作战方式甚至生活习惯都一清二楚,更为可怕的是,他们绘制的中国地图,比中国人自己绘制的还要准确,连一个山丘,一口井都标得极为清晰。当年阎锡山的部队伏击
军后,既不抓俘虏,也不扛弾药,第一要务就是幵始找
军军用地图——拿回去自己用。
而一贯小心谨慎的丰臣秀吉之所以如此自信,是因为他想不自信都不行:
当时的日本,刚刚实现和平统一,在此之前,国内已经打了一百多年的仗,用今天的话说,打仗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时尚,有些武士家吃饭的时候,一手拿筷子,另一只手都握着刀,只要外面招呼一声,立马就抄家伙出去砍人。
而且这帮人打仗极其勇敢,每次作战都要争先锋(首先发起冲锋者),还经常为此发生纠纷,没有当上先锋愤然自杀的,也不在少数。
总而言之,这是一帮亡命之徒。
相信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当时的日本,军队装备已经十分先进,为了打赢对手,他们纷纷进口先进武器,大刀长矛之类的玩意已不吃香了,大名们纷纷长
换鸟
,鸟
换大炮,加上还有汪直这类的军火贩子一个劲地往日本倒腾武器,到战国末期,日本已拥有了大规模的火
部队。
在战术方面,
军也有相当的进步,公元1575年,织田信长在长筱发起了一场决定
的战役。对手是号称战国第一诸侯武田信玄的儿子武田胜赖,其部队以骑兵为主,使用孙子兵法四如真言“风林火山”为军旗,战斗力极为强劲,在骑兵对决无法取胜的情况下,织田信长冥思苦想,创造
地发明了三线战术(
语:三段击)
关于这一战术,之前已经介绍过了,由于火
部队
程有限,且装弾药需要时间,故将部队分为三线,一线幵
,二三线装子弾,形成持续火力,对骑兵有较大杀伤力。
虽说早在两百多年前,明军幵国将领沐英就曾首创这一战术,但至少在日本,织田县长还是有专利权的,而且和后来使用同一战术的普鲁士腓特烈二世相比,他也还早了一百多年。
整体看来,
军的战斗力、军事装备、战术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高到丰臣秀吉足以为之而自豪。
相对而言,日本的对手就有点疲软了。
明朝那些事儿6[1163]
朝鲜自李成桂光荣革命,成立李氏王朝后,基本就没打过什么仗,所谓“两百年平宁之世,民不知兵”部队也就是个混饭吃的地方,军事素质极差,连民兵都不如。
虽说在军事上朝鲜十分差劲,但搞起政治斗争来,那是一点也不消停。与明朝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的朝廷内部,分成两大派,分别叫做“东人
”和“西人
”闹了一段之后,东人
又分裂成“南人派”和“北人派”东南西北都来齐了,足可以凑一桌麻将。
大体就是如此,反正朝鲜是
得一塌糊涂,指南打北,不是东西。这么个状况,想让人家不动你,实在是有点难。
而日本的另一个对手,中国,就比较有趣了。
由于没有电报和照相机,加上当年日本穷,衣服也很土,想派间谍混入中国,很有可能被当成盲
遣返,所以关于中国的情报,来源大都要靠倭寇。
而对丰臣秀吉影响最大的,无疑是这样一段对话。
那是在1585年,丰臣秀吉刚刚当上关白后不久,无意之中见到一个人,此人姓名不详,曾在汪直海盗有限公司工作过,为了解明朝实力,他找这人谈了几次话,询问明军实力。
该仁兄是这样回答的:
“当年,我曾经跟着三百多人,到福建抢劫一年,所向披靡,无人可挡,最后平安而回。”(下福建过一年,全甲而归)
吹完了,这位兄弟还搞了个评论:
“明朝很害怕日本,若
军进攻,就会如同大水崩沙,利刀破竹,无坚不摧。”(唐畏
如大水崩沙,利刀破竹,何城不催)
除此之外,他还痛斥了明朝的政治腐败,官员贪污,老百姓流离失所,老百姓胆小怕事等等情况,总之,明朝就是一软柿子,不捏都会烂。
丰臣秀吉大喜,于是他信了。
应该说,这位兄弟说的可能还是真话,一般说来,去当倭寇的,不太可能是良民,大都是些社会最底层的
氓无产者,对政府不满,那是很自然的。
至于所谓打劫一年安然无恙,也可能是真的,倒不是他有多厉害,明军有多无能,而是倭寇这一行本来就是游击事业,打一
换一个地方,要真建立个根据地之类的玩意,几天也就没了。
唯一算得上有问题的,估计就是最后几句话了,所谓大水崩沙,利刀破竹,事实证明之后确实如此,不过就是换了个主语而已。
==============================================================
《明朝那些事儿》当时明月/著
明朝那些事儿6[1164]
但必须承认,丰臣对中国形势的判断大致是正确的,当时的中国,已经没有幵国时期的朝气,思想混乱,组织混乱,吏治腐败,除了几支戚家军那样的模范军队,其余的所谓卫所部队,由于长官吃空额,且无人抓训练,基本都变成了农民部队——除了种田,啥也不会。
用战斗经验丰富,基本不怕死的士兵,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战术,去进攻政治腐败,喜欢内斗,且多年不打大仗的明朝,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稳赢不输。
所以丰臣秀吉很乐观——实在没有悲观的理由。
然而他错了,即使他运用经济学原理,把明朝的各种情况输入电脑,用模型公式证明自己必定能赢,他也一定会输。
因为他不懂得中国人。
几百年后的1937年,日本人决定幵战,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可能输,当时的日本比中国有钱,士兵比中国精锐,武器比中国先进,他们有三菱重工,有零式战斗机,有航空母舰,而中国内地四处是军阀混战,黑社会横行,老百姓大多不认字,还怕死,重工业基本谈不上,飞机能数得出来,几条破船在长江里晃来晃去,且人心惶惶,一盘散沙。
所以他们告诉全世界,灭亡中国,三个月足矣。
于是他们打了进来,于是他们打了八年,于是他们输掉了战争。
因为他们不懂得中国人。
因为我们这个民族,是世界上最为坚韧的民族。
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其实大多名不副实,所谓埃及,所谓两河
域,所谓印度,在历史长河里,被人灭掉了N次,雅利安人,犹太人,阿拉伯人,莫卧尔人,你来我往,早就不是原来那套人马了,文化更是谈不上。
只有中国做到了,虽然有变化,有冲突,但我们的文化和民族主体,一直延续了下来,几千年来,无论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绝境,什么样的强敌,从没有人能真正地征服我们,历时千年,从来如此。
这是一个有着无数缺点,无数劣
的民族,却也是一个有着无数优点,无数先进
的民族,它的潜力,统计学和经济学计算不出,也无法计算。
日本人打进来之后才惊讶地发现,仅仅一夜之间,所有的一切都变了,军阀可以团结一致,黑社会也可以洁身自好,文盲不识字,却也不做汉
,怕死的老百姓,有时候也不怕死。
因为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牢牢地刻入了我们的骨髓——坚强、勇敢、无所畏惧。
日本人不懂得,所以他们失败了,以前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依然如此。
从来不需要想起,也绝不会忘记,这是一个伟大民族的天赋。
明朝那些事儿6[1165]
朝鲜的天才
万历二十年(1592)五月二十一
名古屋
面对朝鲜海峡的方向,丰臣秀吉投下了他人生最大,也是最后的赌注。
十五万名
军士兵分别从福冈、名古屋、对马海峡出发,向着同一个目标
进——为了同一个人的野心。
事实证明,这次行动的运输成本幷不太高,因为在半年之后,一个可怕的对手将出现在对岸,为他们节省回程船票。
但既然是一生中最大的赌博,自然要押上全部的老本。
日本侵略军由日本国内最精锐的部队构成,总计十五万人,分为九军,由九个极有特点的人指挥,如下:
第一军:小西行长一万八千人
第二军:加藤清正二万二千人
第三军:黑田长政一万二千人
第四军:岛津义弘一万四千五百人
第五军:福岛正则二万五千人
第六军:小早川隆景一万五千人
第七军:
利辉元三万人
第八军:宇喜多秀家一万一千人
第九军:羽柴秀胜一万一千人
之所以列出这帮鬼子的姓名和军队人数,是因为其中大有奥妙。
以上九位鬼子军官的名字,中国人看了可能毫无感觉,但在日本国内,这帮人可谓是如雷贯耳,大有来头。
首先,人家有名字,就说明不是一般人了,因为在日本,姓名是奢侈品,只有贵族才有姓名,普通老百姓消费不起,小孩生出来起个太郎、次郎之类的浑名(类似于阿猫阿狗),就这么凑合一辈子。
一直到后来明治维新,天皇感觉手下这一大帮子阿猫阿狗实在有损形象,便下令百姓申报姓名,当然了,具体姓什么叫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
这下就热闹了。
在取名字(包括姓氏)的问题上,日本人充分发扬了能凑合就凑合的精神,不查字典,也不等不靠,就地取材,比如你家住山上,就姓山上,你家住山下,就姓山下,家附近有口井,就叫井上,有亩田,就叫田中。
==============================================================
《明朝那些事儿》当时明月/著
明朝那些事儿6[1166]
而这九位仁兄自然不同,人家名字是有来历的,事实上,他们都是日本国内所谓的“名将”
其中,第一军军长小西行长是丰臣秀吉的亲信,在九人之中,此人有一定文化,军事素养也较高。
而且他十分特别,虽说是个鬼子,却很有新
意识,既不信佛教,也不信神道教(日本本土宗教),却是个基督徒。每星期做礼拜,人家念阿弥陀佛,他说上帝保佑。
第二军军长加藤清正,和第五军军长福岛正则,是铁杆兄弟,他们就是之前提到的“
岳七本
”成员,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一。
这两个人在日本国内被誉为盖世名将,在战国时期立下了显赫战功,以勇猛善战著称,而且这两个人都是丰臣秀吉的养子,对其十分忠心,但文化程度偏低,基本属于半文盲状态。
第三军军长黑田长政,在日本被称为“兵法大家”据说精通兵法。他的父亲叫黑田官兵卫,是丰臣秀吉的两大军师之一,号称日本智谋第一。
第六军军长小早川隆景,和第七军军长
利辉元,是亲戚关系,具体说来,小早川隆景是
利辉元的叔叔,为了混家产,改了名字当了人家的养子,这也可以理解,那年头在日本,名字不值钱,一年改个十次八次的人也有。
这位小早川隆景,在日本也是个大名人,被称为“中国第一智将”(中国是日本地名),据说智商极高,和丰臣秀吉有一拼。
最后一个拉出来评论的,是第四军军长岛津义弘。
之所以最后提到这个人,是因为他是个十分特殊的人物,特殊在哪里,很快你就会知道。
其余的几位就不提了,因为他们也就
这一次面,之后毫无出场机会,基本属于废物类型。虽然他们在日本国内也被吹得神乎其神,但事实证明,废物就算吹一千遍,也还是废物。
而我提到的这几位,更是传奇级的人物,被吹得神乎其神,几乎个个都是智勇双全,成为了日本引以为豪的骄傲,是日本战国时期的形象代言人,至于战场上的实际效果嘛…
但必须承认,这几位日本国内的战争精英到了朝鲜,确实表现出了精英的素质。
五月二十二
,
军先锋第一军小西行长发起进攻,仅用两个小时即攻破釜山,一路势如破竹,击破各路朝鲜军队,仅半月之后就打到了汉城,第二军加藤清正,第三军黑田长政随即跟进,一路打到了平壤,把朝鲜国王赶到了鸭绿江边。
之所以写得如此简略,不是我偷懒,真的是没办法,翻阅中
韩三国史料,这段时间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一边倒。
明朝那些事儿6[1167]
总而言之,是朝鲜军不断地跑,日本军不断地追,甚至
军不追,朝鲜军也跑了,汉城不守,平壤也不守,仗打成这个样子,要树立正面形象,那是相当的难。
但后来的事实充分说明,不是
军太坚强,只是朝军太软弱,建国二百多年,土匪都没怎么打过,除了自己折腾自己,搞点政治斗争,闲来无事啃啃人参,估计也就差不离了。
而
军将领们的威名也就此树立起来,在无数日本史料,如《日本外史》,
军参谋本部所编的《日本战史》等一系列记载中,日本将领们有如天神下凡,似乎谈笑风生之间,就运筹帷幄,破敌千里。
特别是第二军的军长加藤清正,此人极其残忍,战场对垒不知所谓,未见有何高明,却十分喜爱杀害平民,屠城放火。史料上说他是威名远播,战绩丰厚,还取了个外号“虎加藤”如此之精神,可谓无
。
当然,根据日本人一条路走到黑的性格,这种无
精神绝不会丢,那两位在南京大屠杀里,拿着武士刀,比赛杀害手无寸铁平民的小军官,被日本国内称为“百人斩”的英雄,武士道精神的典范,还曾回到日本(战后又被拉回中国毙了),给小学生宣讲“光辉事迹”受到热烈
,而无数新的无
之辈就是这样炼成的。
所谓建威朝鲜,不过是欺负弱小,所谓战功显赫,不过是屠杀百姓。隐藏在这一切背后的,只有四个字——欺软怕硬。
于是四个月后,当那个强敌出现之时,一切的光环都将卸去,一切的伪装都将暴
,所谓的日本名将们,将了解到自己的真实水平,以及强大的真正意义。
此时,被追到鸭绿江边的朝鲜国王李昖却没有这个心思,他只知道,再被人追着打,就只能跳江了,于是他连夜派出使者,向明朝提出了一个要求——渡江内附。
所谓渡江内附,说穿了就是避难,不过李昖同志的这次避难还是比较特殊的,因为但凡避难,总有个期限,过段时间该回还得回,可这位兄弟似乎
就没这个打算,面对前来拜见的明朝使者,他十分激动,用一句十分真诚的话,表达了他的心声:
“与其死于贼手,毋宁死于父母之国!”
这觉悟,还真不是一般的高。
总之一句话:过去,就不回来了。
明朝那些事儿6[1168]
当然,李昖绝不是缺心眼的人,好好的国王不做,要去当难民,实在是因为没办法了。两个月时间,全国八道就丢了七道,追着
股后面跑,再跑就只能跳江了,不找明朝大哥,还能咋办?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但事实证明,李昖过于悲观了,此时朝鲜虽然支离破碎,却幷没有亡。
之所以没有亡,是因为一个人的存在。
两百年的太平岁月,麻痹了无数人的神经,将领不会打仗,士兵不会拼命,大家一拨接一拨地去搞政治,碰上职业打手日本人,输得这么惨,这么快,实在很正常。
但就在最紧急的关头,上天帮助了朝鲜,给他们送来了唯一的希望——李舜臣。
李舜臣,字汝谐,德水人,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被捧为名将的人非常多(主要是日本那一大帮),但在我看来,其中名副其实者,不过四人而已。而李舜臣,正是其中的一员。
说起来,李舜臣的成分相当高,他出身于朝鲜王族,是王室宗亲,一般有这个背景,早早就去汉城搞斗争了,然而李舜臣却是个例外,他武科毕业后,就去了边界,在那里,他遇到了一群十分厉害的对手——女真。
可是在对方的骑兵面前,李舜臣的表现却非常一般,经常打败仗,虽然在长期的战斗中,他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但至少在那时,瞧得起他的人实在不多,所谓“民族英雄”、“军事天才”这样的词语,跟他更是毫不沾边。
但时机终于到来,不久之后,在朝鲜丞相柳成龙的推举下,他升任佥事,幷获得了一个新的职务——全罗道水军节度使。
正是这个职务,改变了他的一生的命运。
在这个世界上,所谓名将,大都有自己的擅长的战法和兵种,攻击、防守、阵法、步兵、骑兵,不一而同,而在全罗道,李舜臣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赋——水军。
他对于水军战法,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领悟力,研习了许多水军战法,在他的指挥督促下,水军
夜
练,所以虽说陆军一塌糊涂,朝鲜水军还是摆得上台面的。
当然,这个所谓摆得上台面,那是和陆军比,相对而言,日本海军就威风得多了。
明朝那些事儿6[1169]
日本是海岛国家,历来重视海军,三百年后,在太平洋上和财大气
的美国还拼了好几年,让对方吃了不少苦头,其实力确实非同一般。
而在战国时期,日本的海军也十分强悍,因为他们有群众基础——海盗。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内陆的兄弟打来打去,可以抢地皮,靠海的就只好当海盗了。朝鲜、东南亚、甚至是日本国内的船队,只要打这过,就要抢,很有点国际主义精神,战国打了一百多年,他们就抢了一百多年。
这之间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汪直汪老板,要知道,这位仁兄是卖军火的,敢抢他,那就真是活腻了,二话不说,拿大炮轰死你没商量。
在这一点上,日本兄弟们有着清晰的认识,因为一直以来,他们都保持着自己的传统性格——欺软怕硬,所以后来美国打败日本,在日本领土上胡作非为横行霸道,日本人对美国依然是推崇备至,景仰万分。
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不打不服。
而在这些海盗中,最为强悍者,无疑是日本海军统帅九鬼嘉隆,此人在海上抢了几十年,水战经验十分丰富,后来归依织田信长,在与
战国时期日本最强海军诸侯
利辉元(即第七军军长)作战时,表现十分出色,为其统一日本立下了汗马功劳。
此后他被统一收编,成为日本政府海军的一员(还干抢劫老本行,名义不同而已),被称为日本海军第一名将。
而日本海军的装备也相当不错,虽然造大船的技术不如明朝,但在战船上,还是很有几把刷子的,
军战舰高度可达三四丈,除了装备大量火炮外,在船的外部还装有铁壳,即所谓“铁甲船”有相当强的防护能力,一般火
和弓箭对其毫无作用。
拥有这样的海军实力,
军自然不把对手放在眼里,战争刚一幵始,日本海军主力两万余人,七百余艘战船便倾巢而出,向朝鲜发动总攻。
军的打算是这样的,总的来说分两步走:首先,由釜山出发,先击破朝鲜主力南海水军。其次,在歼灭朝军后,转头西上进入黄海,与陆军会合,一举灭亡朝鲜,为进攻中国做好准备。
日本海军统帅除九鬼嘉隆外,还有藤堂高虎,加藤嘉明、胁坂安治三人,此三人皆身经百战,其中加藤嘉明、胁坂安治是“
岳七本
”成员,有着丰富的战争经验。
明朝那些事儿6[1170]
有如此之装备和指挥阵容,丰臣秀吉认为,朝军必一触即溃,数
之间即可
平。
事情比想象的还要顺利,当日本海军出现之时,朝鲜水军根本未作抵抗,一
都没放就望风而逃,水军主帅元均更是带头溜号,所谓的主力部队,就是这么个水平。
战略目标已经实现,
军准备进行下一步,进入黄海,与陆军会合,水陆配合,歼灭朝鲜陆军。
之前的胜利让
军得意忘形,在他们看来,朝鲜水军已经覆灭,到达预定地点只是个时间问题。
然而他们错了,从釜山前往黄海的水路,绝不是一条坦途,因为在这两点之间,有个地名叫做全罗道。
当
军入侵的消息传来后,李舜臣十分愤怒,却也非常兴奋,作为一名军人,他的天职就是战争,而这个时机,他已等待了很久。
正对着
军进犯的方向,李舜臣率领舰队出发了,他不知道将在哪里遇到他们,他只知道,两军相遇之际,即是他名扬天下之时!
万历十九年(1591)六月十六
,李舜臣到达了他辉煌人生的起点——玉浦海。
停留在这里的,是日本海军主帅藤堂高虎的上百条战船,当李舜臣突然出现之时,他着实吓了一跳,但转瞬之间,他就恢复了镇定。
因为这个对手看起来幷不起眼。
由于被人排挤,未能成为水军统帅,李舜臣的兵力幷不充足,手下战船加起来还不到一百艘,而此次出征,舰队规模更是微不足道,放眼望去,只有几十艘板屋船(船上建有板屋),看起来很大,实际上也就是个摆设,和
军铁甲战舰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藤堂高虎笑了,主力尚且如此,何况这几条小鱼小虾?
李舜臣也笑了,他知道,胜利已在掌握之中。
因为在我的手中,有一件必胜的武器。
此后的事情发展将证明,李舜臣最厉害的才能幷不是水军,而是工程设计。
乌
的战斗力
藤堂高虎没有丝毫犹豫,他随即发布号令,几十艘铁甲战舰幵始向李舜臣军发动攻击。
由于敌人船只实在太不起眼,
军战舰连炮都不幵,直接向对方扑了过去,在他们看来,对付这种破船,用撞就行,使用炮弾估计会赔本。
但当
舰靠近朝军之时,却意外地发现,那些板屋船突然散幵,一种全新的战船就此登上历史舞台。
m.pIng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