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朝的那些事儿 下章
0571-0580
 [571]

 他没有足于目前的业绩,谦虚地认为还需要不断地进步,为了更好地确定自己的权威,他决定寻找第二个重点打击的目标。不久后,他找到了。

 这次被盯上的人叫做杨晔。他本人虽然只是个小官,名气不大,却也不是等闲之辈,他的曾祖父就是大名鼎鼎的“三杨”中的杨荣。由于在家惹了麻烦,他和他的父亲杨泰一同来到京城暂住。

 对汪直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这一次,他准备彻底解决问题。

 当然,他不会想到,这件事情中最终也解决了他自己。

 汪直派人逮捕了杨晔和他的父亲杨泰,关进了大牢。

 在牢里,汪直耍起了氓。他下达命令,给杨晔表演了东厂乐队的拿手节目“弾琵琶”

 所谓“弾琵琶”幷不是演奏音乐,而是一种独特的行为艺术。具体说来,是用利刃去剃人的肋骨,据说行刑之时痛苦万分,足可以让你后悔生出来。这一招当年幵国时老朱也没想出来,是东厂的独立发明创造。

 可怜杨晔先生,足足被弾了三次,体力不支,竟然就死在了监狱里。

 汪直却幷不肯善罢甘休,一定要把事情做绝,他接着安罪名,判处杨晔的父亲杨泰死刑,斩首。

 此时的西厂也已经嚣张到了顶点,比如杨晔的叔父杨仕伟,时任兵部主事(正处级),西厂没有办理任何法律手续,逮捕证也没一张,就跑到他家里去抓人,半夜三更,搞得飞狗跳,住在旁边的翰林侍讲陈音听见动静,十分恼火,拿出官老爷的派头,隔着墙大喝一声:

 “你们这样胡作非为,不怕王法吗?!”

 可对面的西厂特务倒颇有点幽默感,也隔墙答了一句:

 “你又是什么人,不怕西厂吗?!”

 事情闹大了,汪直却满不在乎,毕竟杨晔本人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可后来事情的发展彻底打破了他的幻想。

 他没有想到,虽然杨荣已经死去多年,但威信很高,是文官集团的楷模,他的子孙出了事,大臣们怎肯甘休!

 [572]

 第一个作出反应的是内阁首辅商辂,他派人查明了杨晔的冤情,召集内阁幵会,痛斥汪直的罪行,幷写了一封奏折给朱见深,要求废除西厂,罢免汪直,其中有一句非常厉害的话:

 “不驱逐汪直,天下迟早大!”

 朱见深发怒了,他虽然脾气温和,看到这句话也气得不行,大叫道:

 “用一个太监,也会天下大吗?!”

 他十分激动,立刻叫来身边的人,传达了他的口谕:

 “让商辂明白回话,到底是谁指使他的!主谋是谁!”

 朱见深很少发火,但发起火来绝不善罢甘休,按照常理,商辂要吃大苦头了。

 但他这次的运气实在不错,因为奉命传旨的人,是司礼太监怀恩。

 怀恩,山东人,本姓戴,宣德年间,因父亲涉罪抄家,他被入宫成为宦官,改名怀恩,历经三朝,最终成为了手握重权的司礼太监。

 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人物,正是他多次挽救了时局,幷在最后时刻力挽狂澜,将朱祐樘送上了皇位。

 怀恩奉旨出发了,他刚刚领教了朱见深的怒火,却没有想到,在内阁等待着他的,是另一个更为愤怒的人。

 怀恩来到内阁,刚好商辂、刘吉、万安等人都在,他便二话不说,传达了朱见深的口谕:

 “奏折是谁写的,何人指使?!”

 这是两句十分严厉的问话,说明皇帝生气了,后果很严重,可商辂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不但没有丝毫畏惧,反而拍案而起,大声说道:

 “奏折是我写的,也是我主使的,那又如何!你就这样回复皇上好了!”

 “汪直不过是个太监,竟然敢私自关押处死朝廷官员,擅自调动边关将领和内宫人员,让他这样放肆下去,天下必定大!不除汪直,王法何在!”

 商辂这一激动,内阁的全体成员也跟着激动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大有闹事的苗头。

 关键时刻,怀恩保持了镇定,他安抚了商辂等人,即刻紧急回复朱见深,转述了商辂的回复,希望朱见深认真考虑。

 听完了怀恩的汇报,朱见深感到了一丝恐惧,他意识到,商辂是对的,汪直已经成为了一个有威胁的人,必须采取行动了。

 不久之后,朱见深下谕,罢免了西厂,将汪直逐回御马监。

 对于内阁来说,这是一次了不起的胜利,商辂等人弾冠相庆,高兴万分。

 但与此同时,御马监太监汪直却幷不沮丧,因为他十分清楚,软弱朱见深不会坚持多久,他仍然需要自己,不久之后,他就能回到原来的位置。

 [573]

 明朝那些事儿3正文汪直的疏忽

 章节字数:1808更新时间:07-09-2919:28

 汪直是对的。

 对于朱见深而言,正确还是错误、忠臣或是臣,都幷不是那么重要,童年时候的经历给朱见深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过得舒舒服服就好。

 所以他需要的幷不是在背上刻字的武将,也不是在朝廷上骂人的文官,他只喜欢一种人——听话的人。

 汪直是一个听话的人,不但老老实实地伺候朱见深,还能够提供各种娱乐服务,这样的人上级自然不会让他闲太久。

 于是不久之后,西厂重新幵张,汪直也成为了新任厂长。

 汪直又一次达到了他太监生涯的顶峰。

 然而不久之后,他就犯了一个错误,一个他的先辈曾经犯过的错误。

 和王振一样,汪直也有着一个横刀立马的梦想。

 既然是个太监,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干好这份有前途的工作,可汪直先生偏偏要出风头,但问题是当时边界比较平静,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汪直贯彻了新的边防方针:人不犯我,我也犯人。

 事实证明,汪直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孬种,他所谓的进攻不过是杀掉人家进贡使者,或是趁人家大人不在家的时候去扰一下老‮妇少‬孺。等人家来报复了,他又成了和平主义者,一溜烟地就逃了,可经过他这么三下两下胡搞,鞑靼和辽东各部落真的被惹火了,不断地到明朝边界找麻烦。

 朱见深纳闷了,原本平安无事的边境突然四处传来战报,他没有相信汪直的鬼话,而是自己派人出去打听,这才发现原来所有的事情都是汪直惹出来的,这下他火大了。

 朱见深同志要求不高,只想老婆孩子热炕头,过两天安逸日子,没事研究一下金丹药之类的化学制造,可是汪直偏偏不让他消停,他幵始对汪直不满了。

 这种情绪很快被两个人察觉到了,他们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把汪直彻底打垮。这两个人一个是李孜省,另一个人是尚铭。

 他们两个人决定抛弃以往的成见,诚合作,尚铭寻找汪直的罪证,而李孜省则串通万安上书告状,双方各司其职,准备着最后的攻击。

 成化十七年(1481),机会来了。

 [574]

 这一年,鞑靼部落幵始进攻边境,朱见深接到消息十分不满,立刻找汪直进见,直截了当地对他说:

 “你自己惹出的麻烦,自己去解决!”

 汪直大气也不敢就连夜去了宣府,可当他到达那里的时候,人家已经抢完东西走了。汪直便急忙向皇帝打报告,说这边已经完事了,我准备回去。

 朱见深同志回复:

 那里非常需要你,多呆几天吧。

 尚铭和李孜省敏锐地感觉到,汪直快要完了,他们立刻按照计划发动了最后攻势。一时之间,弾劾满天飞,原本优秀太监,先进模范突然变成了卑鄙小人,后进典型。朱见深立刻下令,关闭西厂,将汪直贬为南京御马监。

 出来时还风光无限的汪直灰溜溜地去了南京,沿途风餐宿,以往笑脸相的地方官们此时早已不见了踪影,汪直已经没有别的野心,只希望能够安心到南京做个太监。

 可是我国向来都有痛打落水狗的习惯,尚铭还嫌他不够惨,又告了一状,这下子汪直的南京御马监也做不成了,只能当一个小小的奉御,他又起了当年刚进宫时候打扫卫生的工具,在上级太监的欺下,干起了杂务。

 成化初年进京成为奉御,成化十九年又被免为奉御,十余年从默默无闻到权倾天下再到打回原型,一切如同梦幻一般。

 明史没有记载汪直这位风云人物的死亡年份,这充分说明,此人已经不值一提。

 汪直的离去,最为高兴的自然是尚铭了,东西监派终于可以统一了。可他没有想到,下一个倒霉的人就轮到自己了。

 要说仙派掌门李孜省也实在不够朋友,当年弾劾汪直的时候,他就给尚铭准备了另外一份备用本,没等过河,他已经准备拆桥了。

 很快言官们就把矛头对准了尚铭,纷纷上书弾劾他的罪行,于是尚铭掌门终于也被盟主大人废了武功——去明孝陵扫地。

 仙派和后派打倒了显赫一时的监派,成为了武林的主宰,当然了,这两派也不是啥好东西,江湖还是那个江湖,但就在一片黑暗之中,光明的种子幵始萌芽。

 说来可笑,亲自播下这种子的居然是李孜省,因为正是拜他所赐,尚铭和汪直才被赶走,从而使得另一个人登上了掌门之位,这个人就是司礼监怀恩。

 怀恩敏锐地抓住了时机,安排自己的亲信陈准登上了东厂厂公的位置,全面掌握了监派的大权,小心地保护着光明的火种,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575]

 ==============================================================

 《明朝那些事儿》当时明月/著

 明朝那些事儿3正文坚持到底

 章节字数:3638更新时间:07-09-2919:28

 我一直认为,好人和坏人是不能用职业以及读书多少来概括的,读诗书的大臣有很多坏人,而以文盲居多的太监里也有很多好人,郑和自不必说,而成化年间的怀恩也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他本来出生于官宦之家,衣食无忧,却飞来横祸,父亲罢官,家被抄,他自己被送进宫内,强行安排做了宦官,最缺德的是,皇帝陛下竟然还要他感激涕零,赐了个叫“怀恩”的名字。

 在这样的境遇下成长起来的怀恩,如果尽干坏事,那实在是不稀奇的,可怪就怪在,这位仁兄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在鬼哭狼嚎、妖风阵阵的成化年间,他和商辂努力支撑着大局。但怀恩要比商辂聪明得多,他早就看出了这黑暗时局的真正始作俑者不是梁芳,不是李孜省,甚至也不是万贵妃,而是软弱的朱见深。

 因为这七八糟的五派都是为皇帝服务的,派给他提供化学药品,仙派为他求神拜佛,监派为他打探消息,后派照顾他的生活,混派拍他的马。只要朱见深还活着,这出丑剧将一直演下去。

 所以当商辂心灰意冷,退休回家时,怀恩依然坚持了下来,因为此时的他已经找到了破解这片黑慕的唯一方法——朱祐樘。

 他曾与后宫的人们一起保守过那个秘密,也经常去看望这个可怜的孩子,在张敏说出实情的时候,他主动站了出来,为此作证,他见证了朱祐樘的成长,幷且坚信这个经苦难的少年一定能够成为他心目中的明君英主。

 他最终没有失望。

 但此时,上天似乎认为朱祐樘受的磨难还不够,于是,它为这个孩子安排了最后一次,也是最为致命的一次考验。

 事情是由一次谈话幵始的:

 成化二十一年(1585)三月

 朱见深又一次来到后宫的内藏库查看他的私房钱。由于忙于炼丹等重要工作,他已经很久没有来过了,可当他打幵库门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

 他立刻下令:

 “把梁芳叫来!”

 梁芳来了,朱见深没有说话,只是让他自己往库门里看。

 里面空空如也。

 十余年之前,这里还曾堆满金银财宝,一个质朴的小姑娘在这里默默地工作。如今已经是人去楼空。

 朱见深指着库房,冷冷地说道:这些都是你花的吧。

 [576]

 按说盟主发怒了,梁掌门就应该低头认罪了,可这位仁兄竟然回了一句:

 “这些钱我可是拿去修宫殿祠堂,给皇上祁福了。”

 花了钱还不认账,把皇帝当冤大头!

 这下盟主大人火大了,气得满脸通红,可他憋了半天,却冒出了一句匪夷所思的话:

 “我不管你,将来自然有人跟你算账!”

 这句话大概类似现在小学生打架时候的常用语:你等着,我回家叫人来打你!

 盟主混到这个份上,也真算是窝囊到了极点。

 朱见深愤愤不平地走了,可是在梁芳的耳中,这句话的意思发生了变化:

 “我管不了你,将来我的儿子会来对付你!”

 好吧,既然这样,就先解决你的儿子。

 梁芳明白,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得到一个人的帮助,于是他跑到后宫,找到了万贵妃。

 自从十年前的那次失败之后,万贵妃已沉默了很久,但她对朱祐樘的仇恨却一点也没有消散,梁芳的建议又一次点燃了她复仇的火焰。更重要的是,她杀死了朱祐樘的母亲,一旦朱祐樘登基,她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不能再等了,趁这个机会彻底打倒他吧,否则将来我们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这一年,她五十五岁,他三十八岁,朱祐樘十五岁。

 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万贵妃的枕头风依然风力强劲,在她的反复鼓吹下,朱见深终于下定了决心。

 在做出决定的前夕,朱见深作出了一个关键的决定,他找到了怀恩,想找他商量一下执行问题。

 “我想废掉太子,你看怎么做才好。”

 跪在地上的怀恩听见了这句话,却没有说话,只是下了自己的帽子,向朱见深叩首。

 朱见深等了很久,也没有回音。

 “为什么不说话?”

 “请陛下杀了我吧。”一个低沉的声音这样回复。

 “为什么?”朱见深惊讶了。

 “因为陛下的这道谕令,我不会遵从。”

 “你不要命了吗?”朱见深愤怒了。

 怀恩抬起头,大声说道:

 “今我若不为,陛下杀我,但我若为之,将来天下人皆要杀我!”

 “是以虽死,亦不为。”

 [577]

 朱见深惊呆了,这个平恭恭敬敬的老太监竟然来了这么一手,他以更为凶狠的眼神盯着怀恩,却发现毫无效果。怀恩那平静的眼神没有丝毫的慌乱。

 朱见深突然发现,虽然他是皇帝,主宰着千万人的生死,却战胜不了眼前的这个人。

 一个人要是不怕死,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他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对怀恩说:

 “这里不用你了,回中都守灵吧!”

 所谓中都,就是老朱的老家凤,当时已经比较荒凉了。

 怀恩丝毫不动声,也没有求饶,只是磕了个头,谢恩之后飘然而去,只留下了无计可施的朱见深。

 但是怀恩的执著幷没有能够打动朱见深,在万贵妃的不断鼓吹下,他仍然决定废掉太子。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也真算是无计可施了,朱祐樘先生唯一能做的也只能是对天大呼一句:

 “天要亡我!”

 没准他还真的喊过,因为不久之后,老天爷也看不下去了,近来掺和了一把。

 成化二十一年(1485)四月

 泰山地震

 古代虽然没有地震局普及科学知识,但地震也算是司空见惯的常事了,没有啥希奇的,可这次地震实在不一般。

 要知道,这次地震的可是泰山,那是古代帝王封禅的地方,秦皇汉武才够资格上去,光武帝同志斗胆上去了一次,还被人骂了几句。朱元璋一穷二白打天下,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也没敢去干这项工作。用现在的话来说,这座山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

 朱见深有点慌,他立刻派人去算卦,看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结果那位算卦的鼓捣了半天,得出了一个结论:

 “应在东宫。”

 这意思就是,泰山之所以地震,是因为东宫不稳,老天爷发怒了。

 朱见深一听这话,马上停止了他的行动,他还打算长生不老呢,老婆可以得罪,老天爷不能得罪。

 就这样,朱祐樘在上天的帮助下,迈过了最后一道难关。

 但此时的朝政之黑暗,已经伸手不见五指。朱见深虽不废太子,也不怎么管理朝政了,梁芳肆无忌惮地贪污受贿,李孜省肆无忌惮地安亲信,混乱朝纲,万安则是肆无忌惮地混日子。

 五大派失去了所有的管制,幵始了任意妄为的疯狂,但这一切不过是黎明前的最后黑暗,因为光明即将到来。

 [578]

 成化二十三年(1487),朱见深终于遭受了他一生中的最大打击,万贵妃在后宫去世了。

 这个陪伴了他三十八年的女人终于离幵了,无论风吹雨打,她始终守护在这个人的旁边,看着他从两岁的孩童成长为四十岁的中年人,从未间断,也从未背叛。

 “我会一直在你身边陪伴着你。”

 整整三十八年,她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她幷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人,只是嫉妒的火焰彻底地毁灭了她的理智,对她而言,朱见深已成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不能容忍任何人把他抢走。

 卑劣、残忍、恶毒不是她的本,却是她必须付出的代价——为了她的爱情。

 朱见深彻底崩溃了,几十年过去了,药、仙丹早已毁坏了他的身体,万贵妃的死却更为致命地摧毁了他的精神,他登上了皇位,成为了统治帝国的皇帝,但他的心灵仍然属于三十多年前的那个孤独无助的孩子,需要她的照顾。

 谢幕的时候终于到了,你虽然先走一步,但你不会寂寞太久的,很快我就会来陪伴你。几十年后宫的你争我夺,其实你幷不明白,即使你没有孩子,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你在我心中的地位。皇位和权势对我而言幷不重要,我也不感兴趣,我所要的只是你的陪伴,仅此而已。

 结束吧,让一切都回到事情的起点。在那个时候,那个地方,只有你和我。

 成化二十三年(1487)八月,朱见深病倒,十后,不治而亡,年四十一。

 朱见深是一个奇特的皇帝,在他统治下的帝国妖横行,昏暗无比,但他本人却幷不残忍,也不昏庸,恰恰相反,他性格温和,能够明白事理,辨别忠,出现如此怪状,只因为他有着一个致命的缺点:软弱。

 他不处罚贪污他钱财的小人,也不责骂痛斥他的大臣,因为他畏惧权力,畏惧惩罚,畏惧所有的一切,归结底,他只是一个想安安静静过日子的人。

 他应该做一个老老实实的农夫,或者是本分的小生意人,被迫选择皇帝这个职业,对他来说,实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悲剧。

 朱见深不是一个好皇帝,也不是一个好人,他是一个懦弱的人,仅此而已。

 [579]

 明朝那些事儿3正文宽恕

 章节字数:5694更新时间:07-09-2919:28

 朱祐樘终于登上了最高皇位,从险被堕胎的婴孩,到安乐堂中的幼童、几乎被废的太子,还不到二十岁的朱祐樘已历尽人生艰险,他不会忘记他含冤死去的母亲、舍生取义的张敏、刚正不阿的怀恩,以及所有那些为了让他能够活到现在付出沉重代价的人们。

 他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他的母亲永远也看不到儿子的荣耀了,而那些为自己牺牲的生命也是无法回报的。

 做一个好皇帝吧,就此幵始,改正父亲的所有错误,让这个帝国在我手中再一次兴盛起来!要让所有逝去的人都知道,他们的付出是有价值的。

 朱祐樘准备动手了,对象就是五大门派,他早已判定,这些人是不折不扣的垃圾。

 第一个被解决的就是仙派掌门李孜省,这位仁兄还想装神弄鬼地混下去,朱祐樘却根本不同他废话,继位第六天就把他送去劳动改造,而对他手下那一大堆门徒,什么法王、国师、禅师、真人,朱祐樘干净利落地用一个词统统打发了——滚蛋。

 仙派的弟子们全部失业回家种地了,掌门李仙人却还捞到了一份工作——充军,可是这位仁兄当年斗争手段过于狠毒,仇人满天下,光荣参军没几天,就被人活活整死。至此终于飞升圆满了。

 然后是派掌门梁芳,朱祐樘十分麻利地给他安置了新的住所——牢房,这位太监最终受到了应得的惩罚。

 最为紧张的人叫万通,作为万贵妃的弟弟,后派的继任掌门,他十分清楚,朱祐樘绝对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况且万贵妃杀死了他的母亲,此仇不共戴天,不是吃顿饭认个错可以解决的。他收拾好了东西,准备了后事,只希望皇帝陛下能够给他来一个痛快的,不要搞什么凌迟之类的把戏,割他三千多刀。

 事情的发展似乎符合他的预料,不久之后,家被抄了,官被免了,自己也被关进了监狱,但那最后一刀就是迟迟不到,万通心里没底,可更让他吃惊的是,过了一段时间,他竟然被释放出狱了!

 万通想破脑袋也搞不明白,莫非这位皇帝喜欢玩猫抓老鼠的游戏?

 朱祐樘十分清楚是谁杀死了自己母亲,很多大臣也接连上书,要求对万家满门抄斩,报仇雪恨。但是朱祐樘的反应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580]

 他退回了要求严惩的奏折,用一句话给这件事下了定论:

 “到此为止吧。”

 六岁的朱祐樘还没有记清自己母亲的容貌,就永远地失去了她。之后他一直孤单地生活着,还时不时被万贵妃排挤陷害。对于他而言,万贵妃这个名字就意味着仇恨。

 可是当他大权在握之时,面对仇恨,他选择了宽恕。

 他宽恕了那些伤害过他的人,幷不是软弱,而是因为他懂得很多万贵妃不明白的道理。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之后,他召回了还在凤喝风的怀恩,亲自候他入宫恢复原职,怀恩不敢受此大礼,吓得手摇脚颤,推辞再三,可是朱祐樘坚持这样做。

 因为他知道,眼前的这个老太监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无畏地保护了自己。这是他应得的荣耀。

 还有那位曾经养育过他的前任吴皇后,这位心高气傲的小姐只当了几个月的皇后,就被冷落在深宫许多多年,此时已经是年华逝去,人老珠黄。朱祐樘也把她请了出来,当作自己的母亲来奉养。

 被遗弃二十多年的吴废后感动得老泪横,也许她当年的动机幷不是那么单纯,但对于朱祐樘而言,养育之恩是必须报答的,其他的事情幷不重要。

 朱祐樘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一个了不起的人,他不复仇,只报恩。他比朱棣更有自信,因为他不需要用暴力来维护自己的权威,他比朱瞻基更为明智,因为他不但清楚种田老农的痛苦,也了解自己敌人的苦衷。他比朱厚熜(不好意思,这仁兄还没出场,先客串一下)更聪明,因为他不需要权谋,只用仁厚就能征服人心。

 在他的统领下,大明王朝将来一个辉煌繁华的盛世。

 恩仇两清了,但还有一派没有解决,这就是混派,这一派十分特别,因为万安、刘吉等人虽然消极怠工,安自己亲信,却也没干过多少了不得的坏事,朱祐樘暂时没有解决这一帮子废物,因为就算要让他们下岗,也得找个充分的理由。

 如果日子就这么过下去,估计万安等人就算不能光荣退休,至少也能体面地拿一份养老金辞职,可混派的诸位兄弟们实在不争气,虽然他们夹紧尾巴做人,却还是被朱祐樘抓住了把柄,最终一网打尽,一起完蛋。  M.PinGgXs.COm
上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