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宋之安居乐业 下章
第九章 平安时代的日本
 带着满满一艘船还多的珍珠玳瑁珊瑚之类的海产,林靖文一声令下,平辽号和平金号直接驶向扶桑西部最大的通商口岸长崎,这次那些水手没有再出来闹事,他们对远海航行已经有了信心。

 扶桑是宋人对日本的称呼,此时的日本应该处在所谓的平安时代的末期,过不了一百年就是镰仓幕府时代了。

 经过多方打听林靖文已经了解到,早在唐朝末年日本就已经断绝了和中原的来往,别说派遣谴唐使,甚至颁布了《唐令》,止一切与中原的来往,包括止日本人说唐话,止着唐服,止与中原的贸易,尤其是止引进唐文化。在林靖文看来,这个《唐令》是日本人狼子野心的产物,先前随唐时代中原强盛的时候他们奴颜卑膝,拼命地学习中原文化和科技,现在中原不复强盛了,没落了,他们就觉得没有再学习的必要了,更加没有继续表示恭敬的必要,等再过个几百年,当他们自觉自身实力足够的时候他们就会反过来图谋中原。历史上他们就是这么做的。

 想到这里,林靖文暗下决心,即使自己以后没有任何成就,但是一定要毁灭日本,哪怕穷尽一生之力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做到这一点,甚至,他都有考虑将日本人种族灭绝。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仇恨已经深入两国人的骨髓,至少是深入林靖文的骨髓,不管政府怎么鼓吹中友好,事实上中国和日本之间只有仇恨,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以后还是这样。现在有了机会,林靖文当然要把以前一直想做但没能力做的事情做到,他才不去理会现在的日本人还没有犯下后世的罪孽之类的汉才说的话,仇恨就是仇恨,没有任何的理由和仁慈。

 日本人,你们就等着灭族吧!看着眼前繁华的长崎,林靖文暗自说道。

 虽然有《唐令》的存在,但走私在哪个地方都是存在的,尤其是日本并不能自己足自身的物资需要,所以日本当局对走私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尤其是在九州一带,这里的地方官员更是公开地支持走私,甚至他们自身就是走私大军中的一员。而且,走私带来的税收已经成了九州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他们不想也不可能止走私。

 所以,当明显是宋人船只的平辽号和平金号进入长崎的时候,日本人并没有多大的惊讶。

 下船后的第一件事当然是找翻译了,在高丽和济州岛宋语是通用语之一,但在日本,此时他们已经创造出了鸟语,宋语不能流通。

 翻译很好找,很快林靖文他们就找到了一个,一个叫小一郎的没有姓氏的小个子日本人。

 小一郎,此地都有哪些商栈?哪些商栈比较有信誉?

 小一郎马上娓娓道来:回大人,长崎的商栈是整个九州的商栈中规模最大的,几乎所有的九州豪强都在长崎设有商栈,就是四国、中国等地也有不少豪强在这里开设商栈,因此这里的商栈多的很,少说也有几百家。不过要论信誉嘛,一些大豪强设立的商栈信誉比较好,价格也很公道,比如说那须家的那须馆、少贰家的少贰馆、千叶家的千叶屋、千羽家的千羽屋等,此外还有比企屋、和田屋等都有些信誉,其它的馆屋就不好说了,多少都有些霸道不讲理。又凑过来低声说道:大人,其实这些馆屋都很黑,而且他们背后的家族豪强私底下都做些强盗海盗的勾当,大人最好不要跟他们易,实际上除了那些胆子实在大的,宋人很少有愿意来扶桑做生意的。在长崎做生意最本分的是和田家,他们从来没有传出私下做海盗强盗的传闻,名声很好,只是他们家实力不强,可能不能足大人的要求。

 林靖文奇怪地看了小一郎一眼,不解地问道:你为什么告诉我这些?

 大人,小一郎苦笑道:小人只是不想让大人吃亏而已。小人的父亲是宋人,因此在长崎被人瞧不起,甚至受尽辱骂和欺负。但同为宋人,小人自然不希望大人上当吃亏。

 原来是宋人。林靖文对小一郎大起好感,当然如果不是小一郎的父亲是宋人而是母亲是宋人的话,他是理都懒得理的。那你的父亲呢?他没带你们母子回大宋吗?怎么让你们沦落至此?

 回大人,小人的父亲过世多年了,他是被海盗杀害的。说起这个,小一郎就咬牙切齿的,却又有几分无奈,他一个小人物,光有仇恨是报不了仇的。

 哦,真是不幸,有机会的话,我会帮你报仇的。同为宋人,林靖文也感到气愤。

 谢大人。

 回过头,林靖文对护卫长李大郎吩咐道:召集兄弟们随我去易。另外给船上的水手也分发武器铠甲,告诉他们,这里很危险,不要随便下船,多多戒备。

 是。

 不多时,李大郎就带着三十个护卫来了,他们全部带着钢刀身穿皮甲,甚至还带了十具神臂弩。

 一群大汉簇拥着林靖文他们直接去和田屋,那副凶神恶煞的样子着实震慑住了不少想打歪主意的人。

 和田屋确实不大,而且林靖文略看过之后,发现里面的商品确实不多,量也不够大,他不有些担心这次的货物没法卖完,估计也买不足需要的货物。

 所谓店大欺客,而小店的服务总是比那些大点的店好些,这个道理在后世或者不对,但在这个时代却是无比正确。

 和田屋的态度的确很热情。

 刚进门掌柜就了上来,一阵鸟语表示无比。宋货在日本很受,以和田屋的规模的确是求都求不来的,掌柜的倒也非虚。

 语言不通,再则宋货在日本很有市场,怎么都亏不了,所以林靖文失去了耍手段和算计的兴趣,直接就步入正题。

 这次我并没有带来多少货物,不理掌柜那错愕的脸色,林靖文继续说道:主要是一些兵器铠甲,我这次的目的是想找个可靠的馆屋签定长期合作的协议,另外是想看看市场需求情况。而小一郎给我建议的对象是你们和田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个兴趣?

 掌柜先是一愣,随后大喜,却说道:可以,和田屋有兴趣跟建立大人长期合作的关系,只是不知道大人的船队是否能定期前来扶桑?定期很重要,至于货物一次的供应量倒在其次。

 可以,我的船队可以每两个月来一次扶桑。

 那就好,那样的话我们可以合作。掌柜这次真的是大喜了,天上掉馅饼说的就是这个。大人里面请,我们商议一下具体合作事宜。

 落座后,掌柜亲自给林靖文泡了壶茶,这才步入正题:大人,相信您也知道我和田屋的规模并不太大,一次并不能吃下多少货物,如此,小人就先说下我们这边的情况。

 在扶桑,几乎所有的宋货都很好卖,丝绸、瓷器、茶叶、漆器、纸张、布匹、棉麻、香料、玉石乃至铁器、兵甲、皮、皮革等,都很好卖,而据小人所知,扶桑的珍珠、玳瑁、香木(指珍贵木材)、刀具等在大宋也很好卖,如此我等合作是大有可为的。至于量的方面,以我和田屋的实力,两个月的话,我们目前能买下的并不多,不过等我和田屋的规模大了以后,肯定能吃下更多的货物,这一点大人可以放心。

 这个不打紧,尽管自家的实力比起和田屋只怕还有不如,但林大官人是什么人啊,他怎么会说自己实力不足。既然我选择了和田屋,自然是有这方面的考虑的。初期我们可以小批量的贸易,但以后规模肯定会渐渐扩大。

 既然双方都有诚意而且有实力(可怜的日本人,被林大官人给忽悠了)合作,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跟和田家的人商议了一番,最后定下一年之内每两个月林靖文提供丝绸、茶叶、瓷器、漆器、纸张、布匹、香料、玉石若干,货到即付款。为了表示诚意,和田家连价钱都没还就把这次林靖文带来的兵器铠甲剩下的部分全部买下,而让他们大喜过望的是,虽然刀具差强人意,但宋朝铠甲可比扶桑的好得多的多,当即和田家就在贸易清单里加上了铠甲,至于弓弩,打死林靖文也不会卖给日本人,步人甲更是想都别想,何况以日本人瘦小的身板,估计他们也穿不起。

 当然,在林靖文表示由于自己的银子太多太占地方后,和田家也不介意帮了个小忙:将银子兑换成金子。林靖文暗乐,这下赚大了,日本银贵金,但中原却是金贵银,这中间的差价可不止一点两点,可惜的是这个年代的人还没有金融观念,不然哪轮得到他林大官人。

 签好契约之后,林靖文得了空才能好好地逛下古代的日本。

 日本的刀具居然比宋朝的好,这一点林靖文也是刚刚才见识到,不过仔细一想,日本的冶炼和铸造方法传自唐朝,唐朝的低碳钢、花纹钢和横刀技术那是出了名的牛,尤其是早已绝传的热淬火技术,直到二十一实际都没能重现出来,可想而知那是多么牛B的技术。想到这里,林靖文恨得牙,发誓以后一定要把这些技术都抢回来。不过现在嘛,他只能给自己和手下买些日本刀具了。

 进了刀具屋,没想到上来的不是预料中的铁匠或者伙计,而是一个身穿和服的女人。女人先来了个标准的式鞠躬,细声细气地客人。

 林靖文大感奇怪,日本人不会思想超前到这么早就想到用宾小姐吧,连忙拉住见怪不怪的小一郎问了起来:小一郎,这个女人是怎么回事?一个刀具屋怎么会用一个女人来客?不合常理呀。

 大人,这个女人应该是刀具屋老板的女奴,反正女奴平也只需要侍奉主人,其它时候就无事可做,有些老板就用女奴来接客人了。

 女奴?晕!林靖文真是要晕了,感情日本还是奴隶社会时代啊。不过心思也活泛起来,问道:那你知不知道哪里有女奴卖?

 小一郎一愣,马上答道:小的知道。卑民屋就有得卖,不但是女奴,男奴也有。大人可是想买些回去?奴隶干活都很勤快的,而且不用付工钱,对主人也很忠心,扶桑的大人们个个都有不少奴隶。

 嗯,等下去买一些。说完林靖文就没再想这个问题,中原的美女大把,他又不是急之徒,只是单纯的想买些不用给工钱的劳力而已。

 刀具的好坏林靖文鉴定不出来,不过他拿起一把刀跟护卫佩带的宋刀对砍,宋刀轻易地就被砍断了,唐刀果然名不虚传,比宋刀强上不止一筹,当然,这刀具屋里的刀都是品质优良的刀具,普通的日本刀估计跟宋刀也只是差不多。

 质量已经确定,林靖文不再犹豫,一口气就买了一百把,把刀具屋的老板给乐坏了。

 大人,您不买奴隶了吗?见林靖文出了刀具屋就直接往船上走,小一郎提醒道。

 买些个奴隶哪用得着我亲自去。有件事我想问你,小一郎,你可愿为我工作?林靖文停下脚步,突然问了这个问题。

 小一郎想都没想就回答道:小的愿意,只要大人能将小人母亲送回大宋,小的愿为大人效劳。

 好,等下你带些护卫去买些奴隶回来,要强壮的男奴一百人、女奴五十人,那些身体有病的不要给我买回来了,手缺足残的也不能要。事情办完后你就去把你娘亲接上船吧。

 是,谢大人,奴隶的事小的理会得。  M.PiNGgXs.coM
上章 大宋之安居乐业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