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帝王使命
帝王使命
刘备得到消息的时候,曹
已经开始准备渡过⻩河,临时调令陈宮领十五万大军在河內和曹
决一死战。
刘备在心中一声悲叹,昔⽇被自己打到只有半州两郡之地的曹
竟然还能翻⾝,甚至领着十五万大军渡过⻩河。
他一直认为⻩河天险,尤其在拒绝通商之后,对⻩河的设防很是看重,但如今兵力不如从前了,周瑜又在洛
领着近二十万的大军虎视眈眈,
本没有考虑到刘协敢在
流弯口处強渡。
蒲州处正处于⻩土⾼原和中原平原地区的分界处,⻩河猛然降下,河流极为湍急,而曹
选择的渡口则在蒲州南六十里处,正好是刘备⻩河设防和⻩河急流的临界处,夏侯渊和郭嘉带着两万骑军先过,曹仁和李典后渡,他们守住蒲坂,为曹
大部人马和夏侯惇、満宠的庒粮军渡河争取时间。
刘备看了看报情,得知周瑜也在整顿军队,准备攻打箕关,他知道自己已经立独难知,便让孙乾前往信都向诸葛亮求援。
刘辩问诸葛亮道:“丞相认为可否支援,寡人恐刘备一去,朝廷独木难支!”
诸葛亮道:“楚王连得青、兖两州和洛
,按常理和他的个
,应该是会停止战事,如今派曹
出兵攻打刘备,不过是为了消耗曹
的兵力,
借刘备之手除之,故圣上无需担心!”
沮授一直赞成与南方通商,以缓和局势,乃乘机道:“臣有异议,楚王任曹
为征北大将军,其兵多降为驻防军,且曹
亦全族迁⼊襄
,实为诚心投奔,楚王有奇才,焉能以寻常人判之,臣私以为楚王虽
弱曹
,然并无灭其之意,故洛
周瑜必然会出兵,届时刘备两面被困,必不久矣,所谓
亡齿寒,若刘备败,则朝廷亦为困顿!”
诸葛亮道:“可朝廷南北亦为困顿,如何能出兵支援刘备?”
沮授道:“当初若与南方通商,今必无此事,可与刘备一同和南方通商,虽南方商胜,然可缓兵战,朝廷尚可休整!”
诸葛亮叱道:“若不与南方通商,或可有一搏,若与之通商,则必亡矣!”
沮授正要再辩,刘辩乃道:“如今北方乏粮,若不与南方贸易换粮,则百姓无粮过冬,朕又如何能心忍!”
诸葛亮道:“臣已经和南方提出以马匹换粮,若南方答应,其必获利良多,然南方拒绝,可见必另有所图!”
刘辩问诸葛亮道:“若楚王以此为由向朕动兵,那朕军中无粮,岂能抵抗,依朕之见,就请丞相和北方通商吧!”
复又与诸葛亮道:“朕知丞相一心
重振正室,恐楚王更強,故不愿通商,然万事当以民为先,此事无需再议。”
诸葛亮无可奈何,只能让杨琦准备前往襄
,再和刘协商谈通商之事,但有个条件就是停止对刘备动兵,他心中很清楚,若是刘备一灭,北方朝廷只以两州相抗,势如孤立。
刘协还没有得到这个消息,他正在积极为四大学府筹建蓄金(可以理解为基金),并同意在往年的基础上,将襄
、⽔镜、江南、重庆四大国学府的年投⼊金增加到三亿钱,而州学府的投⼊提升到一亿钱,郡学的年投⼊为四千万钱。
加上襄
军院和襄
工院不低于四大国学府的年投⼊,还有预备军和县学的投⼊,大汉在教育方面每年将至少投⼊二十亿钱。
目前南汉每年税收总额在一百八十亿钱以上,每年都能保持百分之十以上的递增,教育支出占家国年收⼊的一成以上,军费年开支占年总税收四成以上,每年要向襄
银庄还借款及利息三十亿左右。
农业补贴、学子津贴、工匠津贴和侯爵津贴每年⾼达二十六亿钱,加上赈灾等临时支出,治略府每年能够盈余的大约有二十亿左右,皇帝內务署每年则能够纳钱十亿左右,换句话说,刘协这个大汉皇帝每年手中也就三十亿钱可以灵活调用。
但这并不是什么值得恐惧的事情,相比后世年年⾚字的那些府政,刘协自己还是很満意的,何况国全大规模扩建的粮仓都仍然处于
和状态,而襄
银庄也是一个稳定的央中金融机构,近三百万斤的⻩金储备令他毫无忧虑。
当然,就目前的货币发放量来看,⻩金储备还是很不充⾜的,要想进一步使国民富有,就必须更大规模的昅纳境外⻩金,增加货币发行量,简单的说,只要货币价值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增加货币发行,就会使百姓拥有更多货币,则相应得可以理解为其个人财富增加。
更简单的办法就是提⾼楚钱市值,使百姓手中的货币可以购买更多物品,这也是百姓个人财富增加的办法,但这样的办法不是非常合适,而且仍然需要大量⻩金作为支撑。
在⻩金储备的问题上,刘协将自己的视线从北方移向了⾝毒、安息、贵霜三个帝国,甚至是更远的罗马。
这些都是⻩金大国,比国中拥有更多的⻩金,只有从他们手中得到⾜够的⻩金,大汉国民人均财富的增长才会有了稳定的基础。
贸易和战争同时并进,无疑是昅纳财富的最佳捷径,但刘协不愿意用汉军前往,商军们会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在刘协捐赠⽔镜学府和颖川学府各捐助六千万钱后,南汉的名流大族们也纷纷效仿,大额捐助各大学府,刘协也让陈群发御告,号召天下各望族名流富绅捐助各地学府、道观,而道观的了捐助后,要将钱用到实处,要用钱研究医术、救治百姓、宣讲道义、捐助贫困。
现在的南方需要救赈的人口并不多,但刘协认为有必要让富人们培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赚的多也要回报苍生,道教张鲁为此专门想了一些敬言,譬如“捐纳从善,逝归仙境”之类。
刘协还调用不多的活钱让军机院和襄
工院负责建设襄
地理博览馆,让杨修依照玄机阁的沙盘,用大理石雕刻各地的缩略图,设五厅六十四室,除了统帅府专用的密厅外,其余都允许军院和各学府学子、员官参观。
地理博览馆的占地面积四十余亩,分六年完工,调动工匠五千余名,短工三万余人,地址设在城南区,要求治略府首拨三亿钱,之后每年再拨付一亿三千万钱。
这个博览馆的建设对刘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此后随着中亚、太平洋、东亚、远东地形的勘探发展,博览馆有了二期建设,整个博览馆的建设总周期长达三百余年,刘协只是开了一个源流。
襄
地理博览馆将在数千年时间內,不停地让大汉上层社会体会到世界的广博,体会到⽔土保养的重要,体会天地谐和之道的重要
。
同时期开工的还有襄
文物博览馆、襄
书典博览馆、襄
家百博览馆。
襄
文物博览馆被刘协用来保留大汉历代文物,此后商军在世界各地得到的珍贵文物也将一一储存在这里。
襄
大汉书典博览馆是刘协用来保存大汉历史各代原版和刻版书籍文献的地方,刘协希望未来后代的大汉学者可以在这里寻找、研究整个世界文明发展的踪迹,对此他在后世深感厌恶,他不希望未来后人为了研究西夏文明还需要去和俄罗斯、英国等历史強国去商谈给与国中学者查阅资料的机会,本来属于国中的资料被強盗们运走后,国中的学者却只能恳求強盗的子孙给与一些机会让他们查阅这些资料,为他们研究祖先和华夏文明打开一道窗口。
如果可以的话,強盗就让大汉的先祖们来做吧,让俄罗斯和英国人的学者们来哀求后世的国中执政者吧。
襄
家百博览馆定位在植物和动物标本的存储上,由于科技问题,这个时候的家百博览馆更像是植物园和动物园,地理位置也放到了景山和荆山之间。
四个博览馆都是为了给学者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现历史和世界的真相,在纷杂的世界表象中寻找着自然之道,所有的规律和定律都是自然之道,而这些道就隐蔵在⾝边。
现在的大汉学者更多都集中在研究经典史籍,但刘协知道自己有希望将他们导领向自然科学,突破口就在“道”这个词汇上,老子的“道。”
老子为国中文明打开了一盏明灯,但国中学者却在历代执政者尊儒的口号中忽略了那盏明灯,实际上,遵循着老子的手势,国中学者本来可以更快的寻找到世界的真相,但历史却开了一个大玩笑,最先发现宇宙存在定律的文明却最终没有发掘那些定律,将寻找真相的机会让给了欧洲文明。
从地圆说到天体运行论,从进化论到分子生物学,从万有引力到量子力学,这些人类历史上的三次自然科学炸爆期都和国中的知识分子没有任何关系,后代的国中人只能聊表安慰的将所有自豪牵系在四大发明上,这是刘协不能承受的痛苦,也是所有国中人不能承受的痛苦。
和大多数人说的相反,刘协不认为国中是哲学家的故乡,是自然科学者的坟墓,科学和哲学是相互引导的,自然可以出现老子这样的朴素主义哲学家,自然科学就应该可以在早期的国中发展出独特的枝叶。
刘协不打算告诉他们真相的基础,但他愿意为学者们发现真相而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他开始让襄
工院制造更大的鹰眼,一个三步长的大型鹰眼,⾜够学者们望到月亮上的陨石坑。
为学者们提供最优越的生存条件,可以让他们跟随商队四处漂泊,可以让他们在四大博览馆中找到无数的表象,而真相就是隐蔵在无数表象后的共同点。
刘协期待着和罗马的碰撞,用希腊人的知识体系给学者们一个友善的提醒,他唯一还可以做的就是亲自培养一些精英学者,他孜孜不倦的寻找着可以值得培养的人才,他希望自己不仅给大汉留下一个稳定的疆域,更希望留下数十颗闪亮的火种,从数学学者到生物学学者,从植物学者到物理学者,他要在自己离开之前,留下很多值得大汉后代真正自豪且愿意追随的先知们。
当历史划过两千年,今天的科学家在自己论文和演讲结尾时,还会情不自噤用上一句,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之类的话,以此表达自己对世界真相追随先贤的心声,而国中的科学家从来没有在结尾说过一句,老子曾经说过之类的话,那是因为值得我们自豪的人,通常并不值得我们继续追随。
或许,这才是一个五千年文明后裔心中永久的痛。
在刘协的心中,建设一个帝国到底有多重要,他感觉不到,他也很清楚,即使他今天打到了罗马,建立这个世界上曾经最辉煌的帝国,但那也只是历史中的一缕浮
,最终沦为民族的包袱和好莱坞电影取之不尽的题材。
让民族懂得寻找科学的真相才是刘协真正希望去做的,遵循着“道”的思想,治理出一个版图有限却能持久昌盛,永远屹立不倒的文明国度才是刘协的目标,治理⽔土,保护自然,让大汉的子民理解与自然谐和相处之道,学会在自然之道中壮大才是刘协的梦想。
一个強大的家国并不伟大,但能在強大的同时,呈现最自然、最美丽的风景线和人文精神的家国才是伟大的。
当曹
还在北方鏖战,当郭嘉陷⼊了陈宮的包围中,第一次感觉到和陈宮的对决也有危险的时候;在诸葛亮还在精心计算如何稳固北方,使北方在多年后重夺南方之地,统一大汉的时候;在司马懿还在犹豫是否再次提出辞呈,从此走向商军之路,为家族和自己展开更大的空间的时候;在刘协的幕僚们开始思考向海外扩展,在周瑜和徐庶思索如何尽快统一北方的时候;在荀彧和蒋琬仔细思索如何使大汉更加富強,百姓更加安乐的时候;刘协悄悄地将自己的精力转向一个崭新的方向,并开始思考自己的使命,他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绝不仅仅就是统一大汉这么简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和位置,刘协非常清楚自己毫无疑问地站在一个巨人的肩膀上,而巨人将随着自己的手势走上喜马拉雅山一般的⾼
m.pINg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