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阿胜文集 下章
古镇更声
 当我的脚步第四次来到这古风古韵的古镇,当我的双手又一次触摸到那美伦美奂的二佛石刻雕像,当我的目光又一次停留在这红墙碧瓦的古民居的时候,我的心灵被再次震撼。市外宣办组织的第六期通讯员笔会,使我再一次来到全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古镇之一的涞滩镇。

 我们进入涞滩时,已近黄昏时分,行在古老的街道上,灵气扑面而来。在这个离二佛很近的地方,似乎会有神灵轻绊你的步履,使你心境与这里的庄严溶为一体。古镇红墙碧瓦,错落有致,掩映在华蓥、渠江的青山秀水之间,我们信步在狭窄的街巷里,那整齐的青石板路,老式的店铺,高高的马头墙,以及那安放在街头那历经磨砺的石柱、石凳,一切都还是那样的亲切和熟悉,使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

 涞滩古镇是一座典型的山寨城堡式集镇,东临渠江,东、南、北三面均以悬岩为界,而在平缓的西面,则修筑了高7。6米,宽3米,长400米的城墙。

 老街的民居建筑大多都是石木结构的二层楼房,显得古朴、端庄。高高的马头墙,也因为那几颗飘动的墙头小草,而显得富有生机与活力。马头墙又叫封火墙,是为防火防盗而修建的。老墙上烟熏的旧痕,仿佛古瓮城额前的皱纹,出沧桑的痕迹;青古板上点点的滴印,犹如二佛寺飘渺的钟声,彰显着风霜的记忆。空气中腊、米酒、豆干的陈香,如远古飘飞的歌声在游,不知道收藏了多少流逝的瞬间,很容易勾起你对如烟往事的怀恋,更不知还能装点多少离人的梦境,平添出几许忧思和惆怅。

 古镇最牵情的地方,还是那悠远、绵长的更声。

 打更,这个如今似乎只在小说里出现的情景,依然活跃在涞滩古镇上,在为古镇人家值守着平安夜。

 更声因涞滩古镇而生生不息,源远长。

 涞滩人离不开更声,那是不仅仅一种文化情结,更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使然。涞滩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悠久,随朝时初具规模,唐宋时期便已繁华。特殊的居住环境,使涞滩镇的打更报时的作用与防火的作用并重。更声,这由一竹筒敲击出来的声音,它从远古走到现在,陪伴着涞滩人度岁月。涞滩打更曾一度中断,近年来,顺应群众的呼声,打更又恢复了起来。打更除了报晓时间外,还担起守护一方平安之任。

 涞滩曾经是渠江中游商埠重镇,主街商店林立,拥挤不堪,小巷曲折幽深,打更人自然就肩负起了治安与报时双重责任。要做好这样一个治安环境复杂的地方防火防盗工作,对于警力严重的派出所来说的确是个严峻的考验。涞滩派出所自恢复打更以来,就把打更作为构筑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的一道屏障来精心呵护,使打更队成了派出所的帮手。

 古代人把一夜分为五更,打更每晚要打4个更时,每个更时以两个小时计算,从10点至12点为第一更时,以此顺延下去,直至拂晓时分。

 打更人一路走,一路唱着防火防盗的词,看到有人忘了关门,便去提醒;看到有人鸭未归宿了,跑到街上,就替人赶回;看到喝醉酒的人躺倒在街巷,就招呼其家人来背回去;看到赌气的小孩子在街边睡着了,就把他送回家;看到火灾险情了,就一面紧急敲打通知大家,一面吆喝街民扑火;看到小偷、打架、吵架现象,便以不同的信号告知民警、调解干部来处理…打更人除了打更,还要搜寻黑夜以外的东西。

 可以说,更声已在当地人们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产生了非同小可的作用。打更人为此付出了辛苦和执着!但是,他们赢得了来自街民们的温情的关怀,街民们碰面了递给他们的总是笑脸和祝福。

 如今,清脆、响亮的更声依然在涞滩古镇高高的马头墙间回,而生活在古镇的人们,已习惯于枕着更声入眠。

 2004/11/20  m.PInGGxS.COm
上章 阿胜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