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流水、乌篷船
去年,在浙江省
校学习期间,曾参加了“乌镇之旅”一
游。回来后,与一个也去过乌镇的朋友,谈起对江南水乡的感受,朋友说,正准备写一篇名叫《素笺淡墨里的乌镇》,不久,朋友真的就写出来,发到红袖,一读之下,惊叹其描写之细腻温婉,于是不敢再写。近
,翻看当时的照片,不免心
,于是,便把当时的印象记下来,以作
后回忆的一种凭证。
“轿从前门进,船从家中过”人们习惯把居住在水乡的人称为“枕河有家”而乌镇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便是那充满灵
的小桥、
水、乌篷船。
小桥,是江南水乡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到了水乡,不体会、领略小桥的风味,便不算真正到过水乡。乌镇的小桥,多为石拱桥,小巧玲珑。据说旧时的乌镇有120座桥,称得上百步一桥。行走在古朴典雅的乌镇,映入眼帘的,除了一湾湾波光
漾的绿水,一幢幢幽深古朴的宅院,便是一座座精致古朴的石桥。青石桥上,那深深浅浅的点点足迹,任岁月飘逝,时光飞逝,不见了往日的倩影芳踪,只留下空空的情怀,守望着亘古的憧憬,展示着水乡的情韵,讲述着水乡乌镇的传奇故事…
徜徉在古老的石桥上,当你尽情地感受烟雨江南,梦里水乡的意境,享受乌镇的静谧、平和的氛围时,留下一种远离城市的喧嚣,掠去浮躁的清
,才能真正领略乌镇这个水和人类共生共荣、和谐相处的世外桃源的妙处。
“水隔一溪依依人影,塘开三里济济行踪。”走在乌镇的古桥上,
诵着清丽的桥联,天光云影中,乌镇固有的自然本
中所透析出的那种古典美,不用多言,一下子就让人们感受和体味个够。
所谓水乡,其灵魂在水。乌镇的水,绿中带青,清波微漾处,人影、屋影、鱼影、鸟影、船影,溶入其中,显得更为妩媚,更为灵
。水声轻喧中,使水的世界充满了玄妙的低
浅唱。有谁知道,
情天真的水,历经岁月的侵蚀,暗藏了多少柔若无骨的思念。水拍船舷,发出柔软
润的话语,在天人合一的绝佳景
中,拨亮了异乡客璀璨的憧憬,水漫过他们的思绪,血
般的奔跑,于是,关于水乡的一些零散的记忆,将被带到很遥远的地方,并被陌生人口口相传,使水乡变得更为神秘而悠长。
水乡的水会唱歌,其中有无数人文底蕴浓深厚的故事。船浆轻
,跃起和水珠都是灵
无限。你看,小雨初晴,谁家妹子韵味十足的脚步,跳过青石铺就的小路,清纯的妹子,让岸上的玲珑少年痴
一生不醒。雨巷里,行走着水一样的、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妹子,水妖一样的身段,使大街小巷的,充满诗情与画意。水道通衢,一群鱼畅游在生活的里里外外,傍水而建的老屋,似水的梦清纯浪漫。小桥
水人家,水乡清丽得像古词,每一条小巷都押着韵脚,如纱的晨雾中,想象长上了翅膀,任意地飞翔…
当薄云浅淡时,听水声涟漪,如少女的心迹,款款诉说着心曲,紫
的律动,默默地走着自己。往事的疏影绿过之后,波光深处转换韵脚,便是一种轻****水的知音。纵然柔水如情,掬起一汪水,却是星映长河,侧耳细听,总能感受到血脉的
涤,灵魂以蝶羽轻轻划向你心的彼岸…
曾经多次读过周作人的《乌篷船》,叶文玲的《乌篷摇梦到
江》,后来又被陈少华那首《九九女儿红》中那句“摇起了乌篷船,情总是那样浓”所感染,对江南水乡的乌篷船充满了向往。乌篷船是水乡乌镇的一大特色。于我的印象中,乌篷船总是载满了童谣。旧时,陆路交通不便,水乡人外出,总以水路为主,因而乌篷船便成为对外交往的主要工具。据说,文学巨匠茅盾,当年就是坐着乌篷船离开乌镇,离开桐乡的。
乌篷船来来往往,带回水乡人需要的东西,也带走水乡人的一个个梦想。只是,早年留在船舱里的那些传说,不知道会不会因为年代的久远而
了?现在的夜间,已经没有了渔火,但那位摇橹的女孩儿,却依然哼着渔歌。乌篷船远去了,岸边抛莲子的少年,却还在为谁望眼
穿?那惆怅的怀想,早已酿成了一支美丽的歌。他已经在执着的守望中,凝固成了一座丰碑。而他守望中执着的呼唤,以及许多远去的东西,都在人们的缅怀中变得生动。我分明从他忧郁的眼神里,看到一种疼爱不够的美丽,那怕有些凋萎,有些沧桑,也看得见其中绵延不绝的风韵。
乌篷船的记忆,经过季节的洗礼,凋谢得不留痕迹。我却从宁静得透明的空气里,看到篷顶上鸟儿,抖落依稀的残梦。当夕阳洗过黄昏时,阳光撒落在树影间,远处的鸟巢盛满了如烟的往事,我看见河水、老屋、少年、乌篷船的影子,在漫天飞舞。
风轻轻吹来,水乡婉约成了一曲灵动的歌,我走过水乡这最美丽的一段经历,在我的记忆深处,也将凝固成一幅永恒的风景,一种美丽的回忆。
m.pIng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