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爱大于米文集 下章
为当代指引荒诞的人
 如果说卡夫卡是一个“为当代人指引痛苦的人”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加缪:“他是一个为当代人指引荒诞的人”在网络时代,追求时尚、讲究轻松的人们是用不着靠谈论加缪来造噱头的。更何况,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和存在主义文学的右翼代表(加缪到底是不是属于存在主义,争议很大,笔者这里倾向并采用西方评论界的观点),在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中,加缪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足够的尊敬。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和政治原因,他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那个更为亲近共产主义的萨特。

 那些精神领域的伟大智者,似乎在信息时代里渐行渐远了。加缪就是其中的一个。然而尽管这样,他们所留下的背影也足以让人怀念不已。就拿加缪来说吧,不管是在二战后还是在今的法国社会,他依然是一部分乃至很多法国青年精神上的导师,他的历史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在中国,现在有不少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知识分子也开始把更多关注给予这位法兰西的文学天才,地中海的杰出儿子。

 1)生平

 阿尔贝·加缪(Albert-camus),一九一三年十一月七出生于阿尔及利亚东部的蒙多维城。父亲为法国人,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阵亡,当时他还不到一岁。萨特在他著名的自传《我的文字生涯》里曾经这样揶揄自己的父亲:“生儿子?何乐而不为?养儿子?岂有此理!”在论述加缪生平的时候不能不提到这句话。因为他们两个都是很早就失去父亲的人。加缪的母亲祖籍西班牙,是个残疾人(失聪),带他移居阿尔及尔贫民区,跟外婆和几个舅舅生活在一起,生活极为艰难。加缪在热心教师热尔曼·路易的帮助下靠奖学金读完中学,期间热衷于踢足球,1933年起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在阿尔及尔大学攻读哲学,是校足球队的守门员。毕业后他最大的理想是进大学当一名哲学教师,可是由于患肺结核而导致的健康原因使他的理想破灭。这第一次重大的社会挫折给加缪的一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加缪积极参加了反对德国法西斯的地下抵抗运动。大战爆发时他任《共和晚报》主编,后在巴黎任《巴黎晚报》编辑部秘书。德军侵法后参加地下抗德组织,负责《战斗报》的出版工作。加缪从1932年起即发表作品,1942年因出版《局外人》而成名。他的小说《鼠疫》(1947)得到一致好评,但是《反抗者》(1951)一书由于宣扬“纯粹的反抗”、即反对革命暴力而导致了他和萨特的决裂。他主要的作品还有随笔《西叙福斯神话》(1942)、剧本《正义者》(1949)、小说《堕落》(1956)和短篇小说集《放和王国》(1957)等。加缪于195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金,不仅是法国最年轻的获得者,而且也是所有获得文学奖中第二个年轻的。1960年1月4死于车祸。加缪有过两次婚姻(在爱情方面,他更是逊于萨特,因为后者一直有个德·波伏瓦映衬)。第一次较为不幸。子虽然很漂亮,他自己也是很爱她的,可是她毒,又滥。所以婚姻很快结束了。加缪的第二次婚姻较为平淡,子卡特琳娜为他生了两个孩子。可加缪对她并不忠。在《鼠疫》一书的开篇中,加缪这样写道:“要了解一个城市,比较方便的途径不外乎打听那里的人们怎么干活,怎么相爱,又怎么死去…他们之间的男女关系不是短暂的纵一番,就是安于长期的夫妇生活。除了这两个极端外,很少有中间状态。”这也许就是他自己婚姻生活的写照吧。

 2)思想与作品

 加缪其实算不上是真正的哲学家,因为只有《西绪佛斯的神话》才可称得上是哲学著作,但那也不过是随笔而已,仅凭它,还远远不能建立加缪自己的哲学王国。加缪更多是通过其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社会和哲学思想的。

 加缪的作品并不多,成名作《局外人》是二十九岁时的作品,稍后是《西绪佛斯的神话》,然后是《鼠疫》和《堕落》。剧作有《误会》,《卡利古拉》和《正义者》。他最后的作品是未完成的自传《第一个人》。他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作品很少却获得极高荣誉的大作家之一。他所有的作品几乎都只有一个相同的主题,那就是:这个世界是荒诞的,以及人在面对荒诞时的态度。

 《局外人》是加缪的第一部作品。它用类似中国古代书法中的枯笔手法描绘了默尔索这样一个人物,对母亲的死他是于动无衷,对爱情也是可有可无(有体的接触就可以了),对事业也没有任何追求,即使是有了调到巴黎去工作的升迁机会,也以“巴黎太脏”而拒绝。在莫名其妙地成为杀人犯后,他甚至拒绝律师为他作辩护,在被处死以前,也拒绝向牧师忏悔。一句话,默尔索认为自己的幸福与这世界无关,因此没有必要向它们妥协,更没必要向荒诞妥协。这部只有五六万字的小说,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难以参透其全部含义的作品之一。但跟《尤利西斯》等小说不同的是,它其实一点也不晦涩难懂,相反言简意赅,用中国人惯用的话来评价(当然也决不是过高的,而是实事求是的),就是有诸子之风。

 《西绪佛斯的神话》是加缪的第二个作品,虽然是哲学随笔,而且也只有六七万字的篇幅,但它却奠定了他作为大作家的地位(《局外人》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只是个开始)。试想一下,世界上有哪个人能象加缪一样,用区区不到十二万字的两部作品就获得如此之高的荣誉呢?有很多研究者认为,《西绪佛斯的神话》和《局外人》其实是同一部作品,默尔索就是小说版的西绪佛斯,西绪佛斯就是哲学版的默尔索。在加缪笔下,人生就是:一、认识到荒诞的生存状态;二、做一个荒诞的英雄。默尔索是前者,西绪佛斯就是后者。这个古希腊神话中人物,因为有通的嫌疑,就被天神罚做苦役,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可是巨石一到山顶马上就要滚落下来,他就必须重新下山,再把巨石推上去,从此永无休止地做着这种重复而且没有结果的工作。毫无疑问,《西绪佛斯的神话》的起点是荒诞,终点也是荒诞,与《局外人》相比,更进一步的是加缪虽然认为人类的努力是无望的,但他毕竟肯定了努力的存在和反抗的存在。因此,不能就这样简单地认为加缪对人类的命运只是悲观的,至少他很有力地表现了积极的一面,尽管这点还远远不够。

 五年之后(1947年),加缪出版了被评论家认为是最成的作品:《鼠疫》。这是他唯一完成的长篇小说(1960年,他死后才发现的未完成自传《第一个人》从篇幅上而言可认为是长篇,但毕竟只是开了个头)。与他前面的那些作品一样,在《鼠疫》中,人,也被毫无例外地推到了荒诞的前面。与前两部作品不一样的是,这次荒诞的英雄不再是个体而是群体了。加缪(也许就是人类)终于意识到,反抗荒诞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医生里尔清醒地认识到鼠疫(荒诞)的本质,这一点跟默尔索和西绪佛斯是一脉相承的。与他们相比不同的是,里尔认为要进行有效的斗争,恢复正常的生活,而不是象默尔索那样任由自己“要去一个从此和我无关痛的世界”;知识分子塔鲁反对不战而降,因此积极投入了对鼠疫的斗争;新闻记者是从巴黎来的“局外人”鼠疫开始后,奥兰城被隔离,他几次想偷渡出城,回到巴黎,回到情人身边,但是没一次成功,后来有机会离开这个“没爱情只有死亡的城市”时,他却留了下来,因为他意识到,在荒诞前面,一个人的幸福是可的;连宗教在《鼠疫》里也有了它积极的一面。在《局外人》中,它是荒诞的帮凶,所以默尔索宁愿被绞死,而不愿忏悔。神甫帕纳卢一开始要求人们对鼠疫(荒诞)逆来顺受,认为这是上帝安排的命运,无法更改。这思想对于面对荒诞的大众还真的有很大的影响。可是一个小女孩的死动摇了他的宗教信仰,从而使他义无返顾地投入了反抗荒诞和同鼠疫作顽强斗争的行列中。《鼠疫》这小说确实是加缪所有作品的顶峰,也是他思想的顶峰。为什么?一、荒诞的英雄认识到了团体的力量,摈弃了独自对抗的陈腐观念;二、荒诞的帮凶也加入到了反抗荒诞的行列。用加缪自己的话来结束对《鼠疫》的评论也许是最合适的,他说:“如果从《局外人》到《鼠疫》有发展的话,那是在团结和参与其事的意义上实现的。”  m.pINgGxS.coM
上章 爱大于米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