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异时空新三国传奇 下章
第十八节 蒋振华兵发并州郡一
 第十八节 蒋振华兵发并州郡

 勇三军大破胡蛮寇

 揭过得子喜讯不提,吾亦开始思虑北伐一事。

 以前在大汉強盛时,众蛮邦还算规矩,时常进贡。虽偶有小患,边境还算平安。可自灵帝以来,朝政崩坏,索求甚苛。休说塞外,就是关內之民亦多有反叛者。但幸有朱隽,皇甫嵩等名将镇守边陲,威望卓著,诸胡不敢亡动,边境还算‮定安‬。但自⻩巾起义后,诸侯蜂起,互相征伐,大汉精兵损失殆尽,忙于內,无瑕北顾。塞外各族如匈奴、鲜卑、乌桓等⽇渐強大,异心渐起,遂起逐鹿中原之野心,屡屡⼊寇幽并之地。草原骑兵,迅速奔雷,攻如烈火,其势甚大,一时难拒。我若想平定北方,安心东出潼关与曹决战,必得无后顾之忧。否则我与曹相争,鲜卑等再趁火打劫而南下,不仅仅我会完蛋大吉,整个大汉亦极度危险。故我打算趁曹、袁绍相争于官渡的有利时机准备北伐,希望能够一举铲除心腹之患。

 考虑到塞外各族均是骑兵,自小马背上长大,勇悍善战,吃苦耐劳,汉军则多为耕地之民,不善骑,多有不敌。如若硬扛,必死伤惨重。即使能胜,也是惨胜,恐再无力东出南下争锋,故须设巧计破之。

 我知道大汉之前与塞外民族作战多奈兵器犀利,尤其是弩箭之強悍天下无双,以前武帝时李陵曾率五千步军战数万匈奴骑军数⽇不败,杀敌无数,靠的就是大汉先进的強弓硬弩。我军现虽装备大量弩箭,可单靠弩箭始终不妥。不由的细细思考起来,回顾了一遍‮国中‬的历史好像没有发现太好的办法,再想想西方‮家国‬的战例,忽的想起一法,不由得抚养大笑:该死的胡蛮,你们的未⽇到了,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在公元前四世纪晚期,约在公元前330年左右。西方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创立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其四大成名战役,如伊苏斯河战役等皆为以少胜多,且对方多骑兵时而取胜。其战法对吾今颇有借鉴之用。亚历山大布阵时主要以方阵敌。其在阵中布置的‮央中‬方阵全是用步兵编成,皆用重甲步兵,手握巨型长。一个步兵方阵可长达1024米,每米一人,宽亦有16人。如此一个‮央中‬完整重步兵方针可达16384人。左翼配以数量不等的轻步兵和轻骑兵,以便快速机动之用。而其右翼则是重骑兵方阵,马匹、战士皆披重甲,手持重型长,冲锋起来威力无用。亚历山大大帝作战时的思路是这样的:一般先令右翼重骑兵猛攻敌左翼,破敌左翼后再侧攻敌‮央中‬方阵。而亚历山大的‮央中‬方阵皆为手持长的重步兵,一般弓箭皆不能伤。快速进时,声势骇人,若敌‮央中‬方阵同为步兵往往很快便被击垮。敌用骑兵冲锋也不惧,其密密⿇⿇的长只会把近前的骑士串成一个个糖葫芦。惟有左翼才是亚历山大的弱点,因其全是轻步兵及轻骑兵,防御及进攻能力较弱,往往面对敌重型步骑兵冲锋时心有余而力不⾜。在亚历山大大帝经过的四大战役中,其左翼往往被敌击溃。只是依赖于山历山大大帝的卓越指挥能力,往往敌军右翼方阵未攻破或刚攻破亚历山大的左翼时,敌左翼方阵及‮央中‬方阵便被亚历山大右翼重骑兵方阵及‮央中‬方阵所灭。待等到亚历山大回过手来,虽敌右翼大胜亚历山大之左翼,但大局已定,往往也逃不过全军覆灭的下场。故亚历山大依此战术能创立一个著名的大帝国。

 我想这一战术我亦可以采用。我可以加以改进,使其更加完善。如:‮央中‬方阵可照亚历山大大帝之旧例,但是步兵方阵前设立弓、弩兵方阵和巨盾兵方阵。因为‮国中‬北方的少数民族骑兵和西方不太相同。西方骑兵少备弩弓,多只仗长冲锋作战;而‮国中‬北方骑兵往往全部装备马弓,利刃。因此,设立巨盾兵(不仅仅只有巨盾,其亦⾝配短刃和飞镖等近战利器)可抵挡‮国中‬北方草原骑兵強大的突击力和密密⿇⿇的箭雨。后撤时,也可弃巨盾作为障碍,阻敌骑兵快速推进。而弓弩兵方阵则是大汉和我的优势兵种,其连弩之法世界领先,‮国中‬一流(当然可能比不了诸葛亮的十发连弩,这一点我还是谦虚点的好),任何骑兵要穿过这一方阵恐怕都要付出‮大巨‬的代价。待敌骑冲破巨看兵阵和弓弩兵阵时,直接面对‮央中‬重步兵方阵时,如林的林亦可令敌骑束手无策也。我军右翼方阵可以照亚历山大之旧例,全用重骑兵配硬弩,突击敌阵时比起‮国中‬少数民族的轻骑兵威力大多了。况且其备有硬弩若敌远可之,敌若击其侧后,虽则转环不便但亦不致一时无还手之力。左翼的轻骑兵数量可大于右翼重骑兵方阵,且多配弓弩和马刀,应⾜可抵敌骑兵之冲击,中翼、右翼有事时还可以紧急机动增援,弥补‮央中‬、右翼方阵机动不⾜或转环不便的弱点。如此环环相扣,我看你们这些胡蛮还能翻出我的手掌心。

 思虑成,便召集各主要文武告之其作战构想以其借鉴的亚历山大四大战例。众将领、谋士从未听过如此匪夷所思的战例,偏偏听起来又是如此的有理,一时间集体脑袋短路,沉思良久。我见各人如坠云里雾里,我笑道:“诸公,汝等观我新创之阵法可否对敌作战耶?。”

 郭嘉此时好像方有些回过神来。苦笑道:“嘉以为学究天人,天下几无敌手。出谋划策如天马行空,常人难测,但尚有痕迹可寻。而主公之计谋往往如浩然宇宙般,无迹可寻。听之突兀非常,可细思之又是极为有理。我看吾军中主公可坐稳第一谋士、第一战将之位也,吾等都快变成应声虫了。”其他各位很有同感,纷纷点头。“是啊,是啊。主公你太不地道了,尚有这么多好的战法、计谋也不教给我们。”

 我亦苦笑道:“我自出山以来,除了初至川中时尚有余瑕与尔等在一起共研计谋、战策,其它时间经常是战事在⾝,天各一方。你们这些家伙也不地道,怎么怪得起我来了。”众人闻知我开骂,亦是感到好笑,笑成一团。我挥挥手,感慨道:“吾之计谋奈于吾年少时常年奔走塞外、异域见识较多而已。吾有一言相告诸位:行万里路胜比读万卷书耳。很多东西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尚要到实际中亲自体验才可获得。且人多各有所长,吾可能善于决策,出大体谋略。但是內政方面吾不如文若、公达、符皓等多也,出谋划策方面吾亦不如奉孝、文和多也,军事方面吾亲自指挥战事的能力亦不如⾼顺、子龙、太史慈、张辽等人耳,甚至武艺等我也不如典韦、孟起等。我主要胜在两个方面:其一我见识广博,善于学习、昅收他人之学识、经验、教训,故虽某一单方面可能不及汝等,但总体能力比汝等都要全面。其二吾心开阔,善于识人,善于用人耳,故所得人才诸侯中最丰,实乃如虎添翼。此亦旁人难及也。故吾能仗此二点纵横天下耳。”

 众将闻言,皆若有所思,各有所悟。拜谢道:“今⽇又蒙主公教诲,实是感也。”我挥挥手笑道:“吾来此世,实乃机缘巧合。但上‮安天‬排我来此,必吾留一些值得纪念的东西于世上。故吾和汝等起于微未,现未虽仍未成大业,但终算小有所成,何其幸也。我虽将自己所学传于世人,奈皆不得其时耳。我想,当我和诸公扫平天下,一统‮合六‬之后,吾必当设立‮家国‬最⾼学府,大学。亲自授其平生所学并著书传于后世,望能遗恩于子孙。”

 诸公闻言,憧憬非常,皆叹道:“但愿早见到那一⽇,那时吾等便可功成⾝退,笑傲于山林,留芳于百世。何其美哉。”

 我兜头泼了一盆冷⽔:“好了,诸位。只要吾等努力,终有这一⽇的,不过目前还是先完成北伐再说吧。奉孝你⾝体不好,要多多休息,少劳一些。文若、公达、文和、符皓你等要将我所说装备早作准备,战法预作演练,以期大胜胡蛮。”

 众人领命,由郭嘉分派众人去完成不题。于是在后面的数月中,四州到处都是热火朝天,赶制大战所需兵器,我亦不得空闲,时常需要亲自出谋划策,以策万全。几个月下来,累得要死。

 转眼就到六月底,我想了想,此时应是公元200年的时候吧。转眼间,到此世已过十年矣。此时曹正与袁绍相持于官渡,打吧,你们慢慢玩,不要着急。等我收拾了北方诸胡,除却‮华中‬民族的大患后,就轮到你们啦。

 现在北伐诸事已备,我遂命起大军二十万,其中所练长兵二万,弓弩手七千,巨盾兵三千,重装骑兵八千,轻装骑兵一万五千人。同时调赵云、张辽、马超、⾼顺、典韦、张绣、庞德、马岱等领兵出征,郭嘉、贾诩、田丰、荀攸为谋士。留荀或、张合守长安,⾼览仍守潼关。

 却说鲜卑、匈奴、乌桓等族闻知吾尽大军二十万,名将数十员,兵发草原,惊恐非常。此时匈奴诸部尚可称团结,而鲜卑诸部虽远比匈奴強大,但亦分化为数部,各自不服,时常互相攻伐。乌桓这些年来,则屡遭公孙瓒、袁绍打击亦是实力有所削弱。

 誓师前,我已令信使至塞北各部,通令:今征西大将军奉诏讨伐叛逆,誓要将其一举平。如即刻归降者既往不咎,首领可自到大将军军中相投,决不加害。如若不然,定当全族剿灭,以儆后人。故鲜卑、匈奴、乌桓畏吾军威者、仍心恋大汉者皆来归附。我厚加赏赐,命其归去,听吾调遣。然则不得与叛逆部落一人一马之援助,亦不得收留逃亡,如有捕获皆须送吾军前,否则严惩不殆。如此一来在吾兵威之下,未战就先有约十万骑的战力投诚。但我知道这些部族即使投诚,亦因⾎缘关系之故,即使令其助吾开战,亦不会尽力。这场大战,还得由我汉军亲自进行。

 我知这些北地民族于羌人有所不同,羌人大部皆直接置于大汉郡治其下,故须怀柔以待之。而北地诸少数民族皆只为附属,大汉并不直接统管,平时管理由已自行进行。只是须年年进贡称臣,有战事时亦须助大汉讨伐耳。此等民族皆无归属感,惟強者为尊。故大汉強盛时皆归附,如今大汉衰弱时大部皆叛。我早已下定决心,如果这些部族识趣还好,我必不会薄待,慢慢地用深厚的‮华中‬文化改造这些民族,使其真心归附,不再生二心。若不识趣,敢有反抗者必尽屠之,以绝后人反叛之念也。让其知晓:不是不报,时间未到;时间一到,全部都报。敢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而且要诛得⼲净、诛得彻底。  m.pIngGxS.cOm
上章 异时空新三国传奇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