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流三国 下章
第二十四章 急逞洛阳
 公元211年,夏未秋初,张统领十万江东军北伐中原。

 东线徐州由于张辽击破夏侯渊于山其退回东郡,大将太史慈在张辽的保护之下,开始凿泗、波水,以入黄河。西线周瑜得到张的命令,兵出襄城,再次围攻颖川,的荀或不得动弹。而张自领中军,入侵武平,大将黄忠领一万先锋军火速前进,连战而捷。

 而此同时,马腾之子马超、马岱领五千西凉铁骑踏破萧关,开始入侵关中。同盟军韩遂在杨秋的建议之下改走陇上进军长安,与马腾相呼应。而蜀川刘备见张连战而胜,把曹的落荒而逃,盟军马腾又攻破萧关,直逞泾水。他不甘落后,想战分一杯美羹,兵出子谷午攻打蓝田,想趁机拿走关中之地。

 三路联军声势浩大,一路摧锋而进,所过之处,连战连胜。一时间关中、兖州相继告急。

 曹已忙的焦头烂耳,数度求计于贾诩,贾诩见曹把自己看的如此之重,隐隐中已成为他超级幕僚,才献计对曹道:“西凉兵善战,如若我军正面锋,只怕不能讨好。承相可从内部瓦解其斗志。马腾、韩遂虽亡齿寒,但多有矛盾,渐年来,已有不合,承相可以天子名义,派使者前去面见韩遂,赐其官职,赚于金银财宝,并不要他与马腾如何如何。这样一来,反会遭到马腾猜疑,与为韩遂与承相暗通私曲,渐而反目成仇。此一路无忧也。至于刘备,纵观其发迹生涯,无非站稳蜀川后,底气才开始慢慢硬朗。而川中正是他最大软肋。刘备平定刘璋并没有多久,蜀中难保会有不和之声,此时只要借机煽动异心之辈,又挑唆南边蛮夷。让其出兵建宁,刘备必然担心蜀川安危,而退回汉中。此一路可退矣。倒是张一路有些麻烦,但也是全没办法。”说到这时贾诩故意停了下来,微笑的观望曹

 曹其实也不太担心马腾与刘备,目前最大的劲敌仍然是张。他见贾诩说到点上却忽然停下来,不由心难受,连声追问道:“张此路如何是好?”

 贾诩皱眉沉思半刻才缓缓道:“由于夏侯将军意外失守山。让整个战局陷入前所未有的被动,张欺我北军不习水战,才准备凿钜野泽而准备从水路入侵黄河。而他此时举另两路大军境,明显是想压制承相主力部队,好让徐州从容布置战局。假如真的让张辽开水道则入黄河,只怕对于承相来说,形式会变的相当不妙。”

 曹见贾诩说了半天,还是没有说出有什么计谋,不由变的有些脸色不悦起来。

 贾诩之所以能在每个军阀势力下左右逢源,他的查言观本领本属一。见曹脸上有些不悦。自知不能再调其胃口,才缓缓开口道:“如今之计,无论如何要夺回山控制权。决对不能让张辽如此轻易开凿河水,不然的话这仗不用打了知道是什么结局。”

 曹郁闷无比道:“这一点我自然知道,但怎么才能拿回山呢?夏侯渊新败,士气正低,指望他拿回山,显然已经不现实。我本想亲举大军杀向徐州,但张忽然一改以前缩,兵出下蔡,直指武平,万一我离开这里又没有谁能挡地住他的进攻。左右为难啊。”

 贾诩从容笑道:“有人可助夏侯将军击退张辽,从新拿回山。”

 曹有些高兴的追问道:“我自是相信文和眼力,不知此人是谁?”

 贾诩道:“京兆尹司马防之子,中朗将司马朗之弟司马懿是也。”

 曹皱眉道:“司马懿?”

 贾诩淡淡道:“不错正是司马懿。”

 曹沉思半响,小眼闪着难测的光芒,半响才缓缓道:“此人不行。”

 贾诩有些不明道:“为何不行?此人多有谋略,年纪轻便深得兵法之道,下官一直以为司马懿早晚会成为承相的左右臂膀呢。”

 曹断然摇头道:“司马懿有才能不假,深得为官之道也是真。但他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野心,如果重用此人,等于逃离虎口又进狼窝,不得不防他一手。”

 贾诩若有所悟,一片默然。

 曹看也不看贾诩表情,道:“此事想来想去,还是得让荀攸去一趟山。文和以为如何?”

 贾诩平静道:“那就如承相所言。”

 曹叹口气,忽然问道:“张大兵境,我意想把都府迁移至邺城,不知文和意下如何?”

 贾诩道:“许昌如今面临刀剑之灾,的确已经无法做为都府,河北龙虎之地,又有山川灵气,的确是个好地方。”

 曹有点惊讶道:“难道文和也同意我迁都邺城吗?这样一来,兖州苦心经营数年,只怕要毁于一旦了。”

 贾诩道:“河南四战之地,本来就不适合做为都城所在,有了黄河一线,加上兖州为前线,邺城的确是不二选择。”

 曹深深看了他一眼,点头表示明白,然后不说什么,大踏步而出。

 贾诩恭送曹离去之后,这才望着他背影长叹一声,摇了摇头回去。

 公元211年八月底,荀攸领五万人马支援东线,与夏侯渊部队会和于东郡,开始商议如何拿回山之举。于此同时,张辽把大军调出山城外,从新布下防御阵地,以图阻挡夏侯渊地入侵,保护好太史慈开凿水道。

 九月初,夏侯渊听从荀攸之计炼造一批钩镰,加已训练,准备破张辽的铁甲连环马。

 十月,两军大规模会战于钜野泽。

 由于钜野泽多通水道,水网密集,土质又松软,张辽没有出动铁甲连环马应战。而曹兵的三千钩镰也无用武之地,两军混战数场,各有胜负。

 由于张辽并未急一时,所以夏侯渊略显急躁,多方骂阵。

 张辽听闻荀攸草草训练一批钩镰,准备来破铁甲连环马。不由当场哈哈大笑,死活不信。

 十月中旬,经不过夏侯渊多话骂战,张辽再一次出动铁甲连环马。

 而夏侯则亲自带领钩镰队上阵,准备一试威力。

 钩镰貌似戟与之间,但他不像戟头那样沉重,不方便转动,又不像那样只能单一而刺。钩镰假如配合独特的地式法。的确能对铁甲连环马照成巨大的伤害。但现在问题是夏侯渊训练士兵不过一旬,根本习不成多大的战斗力,士兵也把握不了钩镰,所以一时间难对连环马形成什么威胁。战场上不时出现一片滑稽的现象,不少曹军步兵在夏侯渊的带领下,学着地堂刀一样,专攻下盘,时而打滚,时而猫身。钩镰就算钩住马蹄,但却吃不紧部位。加上连战连败下对连环马的心里阴影。根本很难撼动连环马。所以看起来就像一大批士兵,亲自翻滚到铁骑马下,等着马蹄地践踏而过。踩成桨,血模糊。虽然偶有士兵用钩镰钩住马蹄,但连环马上士兵机灵地解开板扣,虽然十匹马失去了整齐冲锋能力,但依然没有照成多大的影响,照进前进而来。

 夏侯渊惨败而归,死伤士兵不计其数。

 夏侯渊落此一败,闭关不出,与荀攸连番商议计谋。

 于此同时,张主力军已经开始进武平城。

 武平做为兖州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之一。面临着多重战略送择。沿颖水而上源头,可取除留,并且控制黄河重要据点之一官渡;也可沿颖水支流西进,夹击颖川郡;也可走道肠县,与张辽显成呼应,进攻东郡。

 此地做为重镇之一,曹自然重兵把守。

 张亲自阵,令黄忠父子,凌统等一帮猛将轮番对武平发动攻势。

 曹将不敢出战。只能苦苦坚守。

 两军相持近两旬,张久攻不克,这时候许昌传来一条让张大喜消息,曹准备把都府南迁邺城了。张捉住这个天大良机,对武平发起一阵又一阵地猛攻,一时之间,焦县风雨飘摇,随时有支持不住的现象。

 而在这个消息之后没多久,西线的周瑜终于开始有所行动了。

 九底月,赵云领五万大军出颖上,走汝南,配合周瑜的意图开始进攻召陵,企图住荀或部队,转移他地注意力,让他不敢轻易对周瑜出兵。而周泰则留守两万人,坚守襄城。周瑜自己则秘密带领五万人马,翻三情,进军登封,直接把矛头直向洛

 登封守将于超自负武力,开城应战,结果不到三回合便被蒋钦一刺于马下,当场阵亡,守兵见主将阵亡,溃败退回城里,开始死守不战。到了黑夜,登封城外忽然一片摇旗呐喊,周瑜派人于南门放火,北门擂鼓呐喊,西门由蒋钦带队连夜攻城,只留北方一条没有动静。

 在身后一排排火箭的掩护下,江东军攻城部队已经准备完毕。

 少量的投石车利用杠杆与离心力原理,不停把巨大的石头砸向城墙上,伴随着惨叫声,时不时的发出一阵轰隆轰隆巨响,攻城部队的楼车已经架起,在一阵重步刀盾兵地保护下,驴马、撞车更是直冲城门下,不停的撞击城门,发出沉闷而又轰隆的声音。

 黑夜的战鼓响彻云霄,而照亮地火把如龙,士兵怒吼地喝杀声,不停弥漫城墙。

 蒋钦永远是江东军攻坚战的头号人物,他自己轻装上阵,嘴里咬住朴刀,身先士卒,抢在士兵前面开始攀登城墙。而士兵在他的激励之下,都勇敢地爬墙。蒋钦双手熟练无比地相互替,上伸的速度如鬼蛾一样惊人。上面的落石、沸水不停的翻滚下来,但这都被蒋钦敏捷的闪开。蒋钦飞速的踏上云梯,爬上城墙。墙上曹兵各种兵器马上堵了过来,把他刺翻离地。蒋钦一身上经历大少数百战,身上早已伤疤累累,但每一次他都这样勇猛上前,从没有退缩过。在蒋钦的带领下,登封小城哪里顶的住这样狂轰炸,加上主将白天阵亡,士兵们个个从北城门溜走。

 哪知周瑜极其狡猾,早早派了一枚人马埋伏在必经之路上,来一个捉一个来两个捉一双。

 登封城顶不住江东军疯狂进攻,一夜便已沦陷。

 二一早,周瑜只留少量人马守城,自己便带领主力部队继续北上洛

 三,大部队已经近洛水。

 洛一带风闻江东军杀来,一阵兵荒马,个个吓的,加上前阵日子传言曹即将撤离许昌,有钱地主子,早早大包小车向河北跑去。而平常百姓,风闻江东政权宽厚,士兵从来不杀百姓,个个在不安与期待之中等待命运的到来。

 当荀或得到周瑜杀向洛消息时,已经是第三天下午了,此时登封已破,宜守将连夜派人告紧而来。荀或有些无可奈何,自己又要看顾武平,又要保护颖川,哪里还有那么能力分担洛一带呢?此时就算派出援军,任凭他计谋通天,也不可能一时之间飞到洛,如今他只希望洛城守将能多顶数天,好等援兵而来。

 而洛守将王朗倒有两把刷子,把自己手中的两万士兵调动的井井有条,人尽所用。

 十月,周瑜开始沿洛水以北方向前进,意图绕过宜,准备进攻洛

 宜守将不知是计,以为周瑜真的趟水过河,急调五千兵马杀来,结果被周瑜三路伏兵杀的兵甲不留,宜不攻而破。

 周瑜进军宜,经过短暂休整之后,开始把矛头直指洛

 王朗自知四周无险可守,把大部分兵力都屯居在洛城里,其意图极为明显,就是一力死守。只要能支撑上十天,荀或的援军必然可以到达。而对踌躇满志的王朗来说,不要说十天,就算一百天他也有信心守住。  M.PinGgXs.COm
上章 风流三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