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风流三国 下章
第十章 天生郭奉孝
 郭嘉捉住两人心志动摇时机,从怀中拿出书信,于边上刀斧手,那士兵又拿给笮融。

 两人脸色茫然,六神无主的接过书信,随既看了起来。

 渐渐的脸上现出惊讶,似是不信。

 笮融显然被张信中的话打动野心,只是仍十分谨慎道:“谁敢保证张的话是真是假,假如他也来个刘繇的过河拆桥,我兄弟两人更是死无葬身之地。”

 郭嘉很准确的很握住了他们的心态,从刘大人到现在直呼其名,笮融两人的心志已开始强烈动摇。只要在加把劲,事情就成了。

 郭嘉趁胜追击,朗声道:“主公言出必行,此事两位只要同意,必昭告天下,我主守信之人,岂可失信于天下?”

 两人又对望一眼,最后好似下了很大的决心,笮融沉声道:“好,我二人退回广陵自立,愿与张结为齿,如若刘繇派人来攻,徐州可要来兵支援,不然广陵定然不保。”

 郭嘉一瞬间眼里闪过一丝让人难以捉莫的神色,心中如释负重,只是丝毫没有得胜的喜悦,对他来说这事都在意料之中。当下点头道:“那是当然。”

 三人又聊会,郭嘉告辞而去。

 张和袁术盱眙又相持一些日子。

 这时,徐州传来一喜一忧的消息。喜的消息是袁军大将桥蕤,副将梁刚,带兵五万侵入徐州百里之内时,被高顺领兵大败于灵壁,桥蕤败走,梁刚战死。与劫粮失败的李丰聚残兵四万,屯于泗洲,进退两难。

 忧的是曹与吕布大战快近尾声,趁张出征扬州之际,腾出人手,调夏候渊领兵一万,屯于山,静观徐州之见。虽名为盟国,其野心昭然可见。还好高顺败李丰部队急时,要不然复候渊趁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

 原来曹自知张攻下盱眙,随时准备攻打寿,心里十分焦急和担心,因为自己深知道张就是未腾飞的巨龙,只要给他一定的空间发挥,那时腾空龙战三千里,将是自己扫平天下的最大障碍。想借机入侵徐州,又犯吕布未平。本想分兵一半令荀彧领兵对抗吕布,自己再战徐州。

 曹把事情说给谋事,荀彧苦谏道:“将军不可,昔日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深固本以制天下,进可强攻,退可坚守,虽然有难处,但终成大业。将军当首平兖州,况且河、济乃天下之要地,是亦昔之关中、河内。今吕布未平,袁绍虎据河北,如若此时取徐州,多留兵马则不足攻克,少留兵则吕布缓过气来,那时兖州又危。盱眙至徐州,快马不过十天,若徐州攻克不下,主公就如无之萍,何处可归?今陶谦已死,张威望甚高。徐州百姓,既已服张,必然助张死战。主公弃兖州而取徐州,是弃大而就小,去本而求末,以安而易危。就算兖州平定,当思进取河北,此皆帝王起家之地。愿主公三思。”

 曹脸色阴沉,心中不知何想,两小眼光闪闪,拂袖道:“张此人雄才大略,事事有先见之明,如若不趁其羽翼未丰除之,后会是一大祸患。”

 荀彧微笑自信道:“主公,照张发展路线,其取徐州为根基,后取盱眙寿,接着定然是下江东。自盘古开天以来,成霸业者由北至南而平天下居多,而由南至北统一的无有先例。北方虽战连年,但民风强悍,吃苦耐劳,反观南方之民,优柔寡断,不够坚毅耐苦,多贪图安逸之辈。再则华夏地理由西到东,高开低走,北方多平原和高原,南方则河网纵横。华夏分为三个部分,以关中和蜀为西翼,以山西,宛洛,荆州为中翼,以幽州,冀州和江东为东翼。一般是先占领西翼,再图中翼,对东翼起迫之势。而从中翼起兵的一般是先平定西翼,然后形成对东翼起迫之势。而从东翼起兵,也是先占西翼,而后向南迫。所以成霸业都无不采用由西向东,自北向南的方式来统一中原。由此可见,张先占徐州后图淮南,在战江东,此自取败招,无霸王之气。最多让其成一割地诸侯,不成气候。”

 曹得知荀彧大论,低头沉思,还是放心不下,最后腾出人马派兵一万,静观其变。

 张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聚集谋事,商议办法。

 程昱随张领兵出征的这些日子,人清瘦不说,皮肤也黑了不少,不过更显他的练,智慧两眼,更是深遂,只见他脑有成竹道:“曹是豺狼猛虎,主公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于对抗,权宜之计还是结好曹。吕布去后,曹最大的敌人绝不会是我们,而是袁绍,想来他也是十分清楚。只要主公派个能说会道的人痛诉历害,愿与他连手共破袁绍,他必在横量得失之间做出正确选择。观其只派夏候渊领兵一万屯于山,便可知其用意。”

 徐庶现在更像一名毕业的高材生,有很强的能力,却少了点经验。很多事情都是在田丰程昱发表后,才敢说出自己的意见,虽然和郭嘉一样年青,却少了他大气与自信。郭嘉生不拘,常兵出险着,胆大多变。而徐庶刚好相反,生忠厚,做事按步就班,稳字当头。

 不过在张帐下经过了这么多事情,信心也慢慢积累起来,此时也接程昱话后道:“程先生说的极是,曹世枭雄,自二十岁被举孝廉起,当上洛北部尉,随既改任顿丘令,然后被征召为议郎,表现出极擅长权谋、应变能力,黄巾之爆发后,曹任为骑都尉,征讨颍川黄巾。表现出很强的军事运作能力。不久又发生了董卓之,曹虽被表为骁骑校尉却连夜逃回陈留招募义兵起事。初平元年,十多位诸侯奉袁绍为盟主共伐董卓,曹代行奋武将军,董卓虎牢和汜水失守后,就火烧洛,协持皇帝逃往长安。曹独自发兵追赶,在荥被吕布大败。虽然如此,但比起那些为保实力,不思进取诸侯更心存百姓安危。不久诸侯联盟就各自解散,曹则领兵进驻河内,之后他攻打了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匈奴于夫罗,还打败青州黄巾百万人,收降30万人为青州兵。实力空前。接着曹又大败袁术,讨伐徐州,屠杀诸郡百姓,也许这是他自起兵来最大的败笔,后来被主公设计败走。同时张邈和陈宫结连吕布发动叛,兖州大都落入吕布之手,双方对垒数月后因饥荒罢兵。现在看来吕布已挡不住曹前进的脚步了。此人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绝对是世枭雄。”

 徐庶如数家珍,说起曹竟滔滔不决,长文一大堆,眼里闪过赞叹之,看来他也十分欣赏曹。

 张读过史书,对曹也是有一些了解,不过经徐庶说出来,感觉又有点不同。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谁喜欢自己的手下当自己的面称赞别人,不过还好自己心开阔,没在意这事。

 程昱也深有同感,叹息道:“曹必是主公扫平天下最大对手,此人十分大气,极有才华,无论政治,军事眼光都有独到之处,为人更是不拘一格,唯才是用,虽然残酷但并不暴,冷酷但并非无情,具略了成大事所有的条件。”

 张听的遍体身寒,不但徐庶如此推崇,程昱也赞叹不绝,自己对曹的认识又加深一层。为什么自己在曹手下的时候就感觉不出来呢?还好自己来自21世纪,要不然不要说打,光给这些跺跺脚天下就震动的重量级谋事说的没胆了。

 这时有探子进来报说袁术手下陈纪,张势领兵四处却掠附近乡里钱粮,坑杀百姓。

 程昱两眉跳动,脸有喜道:“袁术无粮了?”

 徐庶也兴奋道:“极有可能,今年淮南又是蝗灾遍地,袁术大军补给不济了。”

 张也大喜,暗思好你个袁术,做恶多端,这次看你还有什么仙招。随既嘿嘿道:“那我们只要闭门不出半旬,袁术不战自。”

 程昱和徐庶同声大笑应是。

 接着又商量了一些事情,决定快马一人去徐州,令陈珪出使曹言共讨袁绍之事。陈珪本体弱多病,不过在徐州的日子里,吃了一些杨蓉开的补方后,身体大有起,老当益壮。而且自己想到徐州攻防战的时候,陈珪父子能在把曹和吕布耍的围围转,可见他是出色的外家,有自己独到之处,姜还是老的辣嘛。

 接下来时间,张闭城不出。等待时机。

 却说袁术兵马十五万,费粮食浩大,淮南今年又蝗灾遍地,颗立无收,接济渐有不及。军士多有埋怨。袁术只好催军速战,但张就是闭门不出。同时袁术收到桥蕤、梁刚战败消息,想不到自己三路人连连受挫不得进,当场怒的脸色发青,随既下令准备强行攻打盱眙城,却不料在这个时候又有消息传言刘表大兵境,先头部队黄祖沿江而上,直皖城,吓的袁术坐立不安,不知真假。

 在粮草不足,后方谣言其军心之时,袁术无耐之下准备开始退兵。淮南兵将也是准备好行囊,随时后撤。

 张终于来破袁术最好时机,开始以两万丹兵为主力,六千轻骑兵为两翼,重盔连环马居中,三万步兵为副攻,倾巣而出,漫上遍野冲杀而来,只留徐庶和程昱领三千士兵守城。在这样的冲锋战中,徐州骑兵装备马蹬和环铁大刀后,优势尽显,冲锋能力比以前强上几倍,马上士兵更是能得心应手杀敌,加上两万丹兵素质之高,训练水高之先进,如水银泻般,铛不可挡。袁术士兵本就对袁术心有不满,加上被流言弄的个个兵无战心,思乡心切,连连战败后退,虽兵力有优势,却被打的只落花水,士气更是一落丈。如若不是纪灵和孙策各领部曲奋力死战,挡住徐州冲锋,袁术早已一战被擒。

 就在袁术战败后,内部矛盾终于发。部将陈纪不满袁术,自领部曲投降张。张勋因自已为袁术出生入死数年,到头来却对自己深有成见,领亲信逃窜合肥而去。部下四分五裂,唯有孙策和纪灵死战断后,快速退回寿

 兵力从开始的十五万,一下锐减只有数万,反的反,跑的跑,死的死,降的降。

 自此袁术败势已成,张知道如若不出意外,淮南之地,已落入囊中。一路追杀之间自己的部队如同滚雪球一样,人马越追越多。这样一来补给就出现了点难度,不过还好徐盛此人做事练,粮草押运的很不错,才没有出现粮食不足的事情。

 同一时间,笮融和薛礼自告奋勇,代刘繇伐徐到广陵时,忽然叛变,自领广陵太守。

 把刘繇气的当场吹胡子瞪眼,大骂两人反复无常。随既整备兵马,令大将张英领兵数万,强攻广陵。笮融得到消息后连夜派人求救张

 张经过众人商议,决定派张辽领兵一万支援广陵,并且给了秘密任务,到广陵后诛杀笮融,薛礼两人,接手广陵。

 又令太史慈、赵云领轻骑连追赶袁术,自己领大军随后就到。

 程昱出谋道:“桥蕤,李丰领残兵四万屯于泗州进退两难,又挡住我军补给之线,此时袁术大败,只要主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使人书信一封,可招降二人。”

 张随既派使者出使。

 徐庶又出谋道:“如若我军主力全部追杀袁术,刘繇出兵曲阿攻打盱眙,恐怕有危。”

 张深感有理,自己大军如若倾巣而出,刘繇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

 随既令徐庶领兵二万,藏霸、练荣为副回守屯住盱眙,待广陵平定后,两处一同出兵曲阿,攻打刘繇。

 接着自领五万步兵追击袁术。  M.pINggXS.coM
上章 风流三国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