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 教学改革
人口增长只是时间问题,和元方的策略不同,他是*武力在短时间以内集中大量的人口,我却在想办法让本部族人口自然繁衍。相比之下,我的方法效率要低得多了。
有一个事情却是眼下就得开始着手的,就是人口的素质问题。太昊的少年儿童越来越多,我可不希望将来城中满是壮硕的愚民。
太昊教育法已经实施数年,城中8岁到15岁的孩子全部都已经进入太昊学校,现在这间学校实施的八年义务教育规模已经达到3000多在校生,太昊学校教师都已经有上百人,分别为学生提供太昊文字、算术、历法、医学、陶艺、建筑、铜艺、律法等知识,按后世的一般教学规律,前四年还是以文字和基本的算术为主,后四年则允许学生选修感兴趣的知识。随着太昊的迅速发展,现有的教学内容已经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
所以我打算对太昊学校的教材进行一些改编,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么,为了太昊的百年大计,是时候关注一下太昊的教育事业了。
首先是对太昊算术的改编。
目前太昊算术只有加减两种算法,通过梓烨的传播,已经有少量的教师和学生掌握了乘法,但在运用上远达不到纯
,只有
算司里为数不多的几名“会计”学着用这个算法,已经有些经验了。新版的太昊教材里,除了增加乘除法以外,引进了分数和小数的概念,我还要求增加简单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知识,以及求未知数和列方程的基本方法。
说白了,这也就是对后世小学数学的要求。只是对于太昊族人来说,相对以前的教学内容来讲,这样的东西已经显得很难了。我在认真编写教材,一边在想,若是这样的教材颁布出来,梓烨会不会觉得自己并没有学够?不过她的
算司以后应该不会缺人手了吧!希望通过教学内容的改进,能让梓烨从繁重的工作中解
出来。
在陶艺、建筑教材中,我加入了投影法绘图。在后世尽管我没有系统学习过建筑这个专业,但采用机械上的三维投影方法,也基本上能够解决对陶、铜制品以及对建筑的结构表达问题。为此我还带领太昊学校的教师和匠作区的工匠,制作了一套包括三角板、丁字尺和圆规在内的绘图工具,并交给匠人们大量仿制。不过其中这圆规就显得有些
糙罢了。
在医学教材中,我把记得起来的人体解剖学和显微学方面的知识作了一些介绍,包括细菌和病毒,以及疾病的成因及预防。在书中倡导“良医治未病”介绍了一些预防医学的常识。
在历法教材中,我加入一些天文知识,包括对地球的认识,以及和太阳、月亮的关系。毫不犹豫地介绍了后世的天文成果,不过,对于太昊族人来说,理解
心说都不算是最难地,要真正理解太阳系和银河系。就有一定难度了。相信到了后世,关于太昊族长如何得知这一知识的争论应该会持续很长时间吧。我也没有确实的证据去说明我的理论,只好假定作为太昊族长。是“生而知之”者。
改编教材的同时,我还考虑到另一个问题:教材的印刷。
以前的教材都是用手抄本,这也是太昊学生的重要功课之一。高年级学生抄出来的教材,就成为低年级学生的重要学习工具。甚至通过家长们的努力,把零散的纸张
在一起,已经有了“书”的概念。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书,让我大为感概:“汗牛充栋”、“学富五车”这些成语将来是一定不会再有了,甚至“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名句也不会再出现,因为我的推动,历史已经永远地迈过了大规模使用竹简的阶段。
最为精致,也最标准的是太昊律法教材,全部律法都是从宗庙的青铜版上直接拓印下来的。这东西在其他城中都有一到两份,在太昊城中却做到了每名学生一份,不能不说有点奢侈,却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教材的统一
和权威
,大小规格也都严格地保持了一致,再经过律法教师装订,虽然仍不如后世的教材,却已经比各位家长制作的精美多了,甚至还由个别书法比较好的教师题写了统一的封面。
可以说,这样的教材已经达到了后世“雕版印刷”的初级标准。
但现在我要做的,却是迈过雕版的阶段,直接进入活字印刷时代,由“太昊出版社”印制,并集中发行标准版的”太昊教材”!这将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由活字印刷,并装订成本的“书”!
纸张是没有问题的,但我要求匠作区的铜匠为我打造一批专门的切纸刀,把纸张切割成大小一致的模样,大约是缸纸大小。
同时为了解决活字题,我向土鲁预订了一批铜活字,这东西虽然比木活字或泥活字贵多了,却也比它们更牢固可*,不易损坏。当然,为了应急,我也准备用少量的泥活字弥补部分铜活字的不足。
教材的改造是一项周期比较长的工作,除了我得埋头编写教材内容以外,还得指导匠人们制作铜活字、绘图工具以及印刷设备,同时还得花大量的时间培训太昊学校的教师。大量的新知识不仅在编写时颇费了我一番功夫,培训教师时也让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实际上这项工作完全结束已经是太昊12年底的事情了。
其他的工作也不能耽误。
太昊12年三月,
播到来。
这一次我没有急着播下稻种,根据我的观察,太昊城外的温度还不够高。所以这个阶段我只是让族人准备好了一千亩稻田,早早地在田里泡满了水,如同一个个小小的方形湖,在太昊城外形成了一片“湖光山
”的人工景象。
同时,今年的粟地只播种了10万亩粟,其他的地休耕
m.pINg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