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下章
第一百四十章 - 全面建设
 “炎族还是姜氏的宗族!”

 木驼带回来的这个消息让我略略有一点失望,但从后世的结局来看,倒也在情理之中。

 但因我的到来,历史发展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都有可能,就这件事来看,让黎族担任宗族也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啊!

 为什么最后还是炎族成为宗族呢?

 “姜氏经过数代发展,早已经不只是姜姓一族,以部族为姓或以居住地为姓的就有申族、吕族、许族、共族等许多部族,规模都不小于皋陶等部族,有的甚至接近少昊的规模。历代以来,在姜水河畔牛神山下祭祀祖神的都是姜氏炎族的一支,所以不论规模大小,都奉炎族为宗族。”

 “姜由虽然带回了炎族最大的一支,让炎族成为目前山上最大的姜氏部族,但各异姓部族始终都奉炎族为宗族,姜由也不好强让各部族承认黎族的宗族地位。”

 “但各族也都承认炎族选择黎族的族长作为宗主族的族长,也就是让姜由成为了山上最大的族长。”

 我不由骇然----姜氏部族究竟有多大?!

 “所有的部族都在同一座山上吗?”我问木驼。

 “不,姜氏后人分布极广,我协助姜由召开部族会议时,最远从两天的马程外接来了长老和族长,有的甚至是从大河北面赶过来的,走路走了十天!”

 “那姜由什么时候回来?”

 “他说他近期不回来了----石头城暂由太昊族长代领,后再来决定是返回神山还是留在太昊发展!”

 我不由得默然----看来这个炎帝是要换人了。

 那将来的蚩尤还会出现吗?

 “姜氏已经接受黎族种植黍了?”这是最关键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今后难免要起冲突。

 黎,就是黍加上一把农具。这个字的出现,代表农业社会已经有了代表部族,我不能允许这样的部族受到排挤或被消灭。

 “是地,长老会议已经一致同意,山地上的部族可以种黍,草原上的部族则主要是放牧。双方可以换产出,但不得发生争斗,否则各族共讨伐之!”

 我不失笑我现在所做的,将畜牧业和农业移出太昊城,建设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基地,是不是也基于相同的潜在因素呢?

 后世的城市,是商业、手工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行政、科技地中心,却不是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中心。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主体上都将远离中心城市,只与城市存在物质换关系。

 现在建设的这四万亩集中发展的耕地,还是在太昊城的羽翼下,但我有意将其建设成一个农业生产基地。将来和太昊城相对独立,并在长远的将来以此为模板。建设更远和更大的农业生产基地----农庄!

 多年以后,发展起来的农庄也许将会成为太昊地卫星城。

 但现在我需要的是足够的机动力量,让建设起来的农业和畜牧生产基地有足够地力量保护。

 “族长,我在大河北方看到了一个野马群!”木驼深知我心,立即告诉我这个好消息。

 “什么?在哪里?有多大?”我被这个消息打动了。

 “在姜氏最北方的那个部族外面,有好几百匹!但那些马比我们太昊地马要高大,正在往北跑,我们追不上。”木驼有些沮丧。

 高大?难道是从蒙古草原上过来的马?

 后世的南方,始终没有足够高大的马和北方的游牧民族相抗,而西亚的阿拉伯人则有更好的马匹。但在这个时代,他们应该还远没有完成对纯种阿拉伯马的选育工作吧。

 但最让我失望的是,这群马在大河北方。而且正在往北跑!

 汛已经到来,大河已经不是我们能渡得过去的了。现在只能默默等下去,到了今年冬天,我一定到大河之北,去看一看公孙氏地发展,并寻找这些“高大”的马!

 木驼的到来加速了我们地开垦工作进度,3月30,第二场雨过后,已经到了在新开的土地播种地日子。

 这一年,新旧土地加起来,光种子就耗了近60吨,挑选种子花了整个三月份近一个月的时间,而播种也花了17天!

 接下来骑兵们面对一个艰巨的任务:保证这些种子和农民的安全!

 600骑兵分成30个小队,轮出动,杀敢于靠近农业用地的野兽和野禽,我的要求是----不论大小,通杀!大的野兽会威胁到族人的安全,小的野兽和野禽则会刨食土中的种子,以及威胁到刚发出来的芽。

 参加完农业生产的族人它即投入到围绕新士地的基础建设中去,一方面是在##太昊城的新增土地上建设篱笆墙,以减少安全压力,二是投入到“农庄”的建设中。

 农庄的设计是以防御野兽为目的,所有的建筑都以砖砌或土夯筑成,在原来的草棚区基础上,建设起了砖砌的近千米围墙,由于只是防御野兽,墙体只砌了两层砖厚,2米2高,并在庄内建设了望塔,高度达到6米多,人在塔上可以看见绝大多数新开的土地情况。当然也能轻易地发现兽群。

 庄内搭建的临时草棚仍在发挥作用,建设大军就住在里面,随着一间间土坯房或砖房的落成,这些草棚也一间间拆掉。

 城内的几乎每一个部族都在新开的土地上有一份,所以也分别在农庄内建设起了自己的房子,实行“局部私有化”以后,我和长老团只需要制订并发布合理的政策,这些建设就会有各族去完成。

 公共建筑,如围墙或了望塔,则由我发布命令,各族共同出力建设完成。

 同时展开建设工作的还有靠近草地边沿的畜牧业基地,那里的建设内容要少得多,主要是大量的畜栏,还有供牧人居住的少量砖房。

 但为了改善牲畜的生存条件,让牲畜的死亡率大降低,我让族人建设了部分“窒内畜栏”----厩!

 在暴雨或下雪的时候,给这些牲畜提供一个屋檐,将大为降低牲畜致病的可能

 城外的建设快速展开,城内的建设也在规划。

 人口主要还是集中在城内,农庄和畜牧基地都不需要太多的人常住,所以当牲畜即将移出城时,我就得将原来占地极广的畜栏区重新规划了。

 人口居住区还没有显得太挤,规划的民用建筑区连40都没有用到,但从长远考虑,我不打算占用规划好的民用区进行公共建筑建设,农业大跃进以后,仓库的不足暴出来,所以在新的规划里,原来的畜栏区将用于建设晾晒场和粮仓!

 在没有水泥的情况下,晒场的材料我采用了全砖材!

 后世的广场,不也是有砖铺地面的么。

 但这一次,我要匠人们烧制一种特殊的砖----正方形的“地砖”!

 试了很多次,只要砖的面积超过30x30平方厘米,得到的基本上都是碎砖块,万x万厘米只能得到70左右的合格品,20x20里面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没有时间搞科研了,为了保证合格率,我要求匠人们都烧制20x20平方厘米的方砖,小点就小点吧,我又不是在建设天安门广场!

 5月中旬的时候,农庄和畜牧基地都已经建设完成,地里的粟苗也已经长到80厘米左右,今年虽然雨水比较多,草原上不时有积水,但我们的庄稼地和畜牧基地都在坡地上,没有受到殃及。

 各部族中,牲畜比较多的部族都在积极参加畜栏建设,特别是属于本族的那部分,建设完成后,就迫不及待地将牲畜赶到基地去了,草原上的青草正茂盛,一年中最长膘的就是这个季节,错过了就可惜了。

 畜栏移走后,我让族人们投入建设晒场的战斗中去。

 频繁的建设工作让我对族人的劳动热情都有点怀疑,但时间不等人,四个月之后就是秋收,只好再继续辛苦族人了。

 但长老们采取的办法让我的担忧不再出现----每个部族按人口多少划出一个范围,提供墙砖和地砖,让他们自行建设仓库和晒场,建设了就有得用,不建设就没有。

 看到地里长势喜人的粟苗,想到秋收后的困境,各部族族长和长老们“咬牙切齿”地、“以身作则”地投入到粮仓建设中。

 太昊的发展就在这一年进入了一个黄金阶段。

 大跃进的决策可能产生的种种弊端都没有超出我的预期,各项建设都进行得很顺利。以至于我甚至打算将下一年的工作重心转向其他方面,让太昊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就足够了。

 但进入六月以后,情况开始不妙起来。

 雨水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越来越大!

 草原上的积水一天比一天多,牲畜们只能在有限的坡地上活动,很多时间甚至只能呆在新建成的厩里。

 草原上的水势让我回忆起在太昊神山那年的滔滔洪水。

 那一年的洪水让我损失了近半的庄稼,从而推迟了太昊的农业发展进程。

 那么,今年的洪水会是什么样子的?  m.pINgGxS.coM
上章 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