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开办实业
从粥场回来,侯大勇一路在想,粥场只能解一时之困,不是长久之策,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必须要让老百姓有饭吃、有事做,正所谓:有恒产才有恒心。郑州地处中央腹地,荒地不如其它地方多,这么多的难民无法安置,要做到有恒产谈何容易。
郑州虽是相对富裕的州,但大部分费用都花在军费上,郑州共有驻军六千人,每天花费极大。五代制度多承唐制,安史之
发生以前,唐朝的军队大致包括
军、边军、地方武装(如团结兵)等。前两种虽任务有别,但都是职业兵,后一种则具有民兵
质,其中
军、边军属于中央军,是国家武装的主力,安史之
前,这些武装的费用大部分由中央支付。
在平定安史之
的过程中,军队的
质发生了变化,中央军队逐步转变成为地方军队,转变开端于节度使兵制的形成,完成于两税三分的确立,至于平叛过程中刚刚组建的军队,组建之初即已具有了浓厚的地方色彩。
随着军队地方化的完成,军队成为由当地人组成的驻守于当地,并由当地赋税供养的地方军队。在郑州六千人的军队,成为巨大的销钱机器,郑州的税收大部分用在这上面,而税收以农税为主,造成农民负担极重,生活贫困。
当时军器价值相当昂贵的,在大周显德元年时期,一枝弩,钱一贯五百文,一张弓,钱七百至八百文。一副全装甲价值三十八贯二百文,一副马甲四十贯一百文,一张弓二贯八百文,一把提刀三贯三百文,一枝弓箭,七十四文,一枝弩箭六十五文,造弓一万张,需要牛筋六千七百四十五斤,牛角一万一千只。米价,平均米价是在每石五百文左右浮动,绢价,每匹五百文至一千文之间,马价,每匹三十至五十贯,名马达到七十、八十贯乃至一百贯。由上述数字可以看出,盔甲装备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其余的装备也绝对不便宜,一把提刀至少能换一石米或者一匹绢。战马的价值更高。
侯大勇仔细盘算价格清单,深感当时兵器之贵,突然灵机一动,为何不开设几个铁器铺,把有体力、有技术的难民安置到里面,不仅可解决难民问题,还可以增加收入,等产量提高后,还可以做武器生意,这可是利润丰厚的好事。如此一来,可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
侯大勇在沧州时,曾为窦田画了风箱样式,提高了冶炼温度,窦田等工匠原本技艺高超,有了风箱后,如虎添翼,应是可以造出超强的武器。只要富巩把沧州的资金、人员带来,就可以开办铁匠铺。
侯大勇把铁匠铺分成三种,一是郑州官府出钱出力的铁匠铺,主要制造大周制式兵器,用作装备军队所用;二是由侯大勇私人出钱,以他人名义建起的铁匠铺,主要经营铁制农具,
足当地的农业需要;三是由侯大勇出钱修建精品店,集中一些技艺高超的工匠,用最先进的设备,造出一些精品,比如锋利无比的宝剑、宝刀,
制的生活用品等,价格要高,数量要少,仅供上层人物消费,作为身份的标志。同时,此精品店还要为侯大勇制作用来装备亲卫部队的特殊武器。
侯大勇理好思路后,叫来录事参军事梁守恒,把扩大官营铁匠铺生产规模的计划说出来,看如何在实际中操作。
梁守恒想了想,道:“现在郑州官府有铁匠铺三个,主要生产军队的刀、剑、箭等兵器,还能生产
弩、云梯等大型武器,军中所需基本够了。”
听梁守恒话中意思,侯大勇知道他对扩大生产没有兴趣,主要原因是没有利益作为强大的驱动力。
当时,军用武器属于违
品,不能买卖,多生产武器,除了加重负担外,没有任何好处。侯大勇决定把郑州打造成武器制作基地,争取中央订单,同时,可用官方渠道向其它军队卖武器,这就是侯大勇作为官商的优势。
侯大勇道:“事在人为,多生产武器,可以利用规模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成本降低后,可用较低的价格卖给其他各军,只要价钱足够低,完全可以取代其它军队的自给自足,成为专供武器装备的铁匠铺,到时,银两滚滚而来,挡都挡不住。”
侯大勇说得前景一片美好,而梁守恒一头雾水,不知防御使在说些什么。侯大勇见到梁守恒的表情,知道是对牛弹琴,于是不和他说了,以后事实会给他最好的教育。下令道:“给你三十天的时间,要想办法把铁匠铺的规模扩大,需要人则到难民中去招。”
虽然梁守恒对侯大勇扩大规模的想法不能理解,但是防御使下了令,梁守恒还是显现出良好的才干,很快,从难民中挑选了近一百名身强力壮的男子,到铁匠铺做工,把三个铁匠铺规模扩大了一倍以上。按照侯大勇的要求,每天难民收入不低于三十文,还要管一顿饭。
这一来,意味着有一百个家庭暂时不会被饿死,但是这仍是杯水车薪,大部分难民仍需要粥棚来救济。
扩大了官营铁匠铺规模后,侯大勇也为私人铁匠铺选好了地方,以富巩的名义买下城内一块地,在难民中找了一些人进行基础工程,同进,在郑州广招工匠。只等富巩一到,就购置相应设备和原材料,正式开工。
当基础设施基本做完的时侯,富巩、窦田、郭宝义、
兰秋菊等一行人来到了郑州。依侯大勇安排,富巩把沧州的农庄、店铺等事务交给欧
誉管理,另外指定了一人记帐,
兰秋菊从密室里取出了一半财物,交给富巩。富巩见两女拿出许多钱财,才知道侯大勇原来是个深藏不
的大富翁,难怪敢在黑雕军身上大手大脚花钱。
富巩到后,侯大勇把铁匠铺的规划告诉富巩,让他立即着手去办,技术上的事情直接由窦田、郭宝义负责。
待完铁匠铺的事情,安顿好沧州来人。已是下午时分,侯大勇吩咐有事找录事参军事梁守恒,非有紧急军情,不许任何人来打扰,然后,回到了官衙后面的院子里。
院子并不大,环境不错,几棵古树树冠很大,院子都在树荫下,幽静、凉快。
兰秋菊已在院子里等候,侯大勇进来,两女连忙行礼。侯大勇走后,两女盼星星盼月亮,在梦中无数次和侯大勇相聚,一行人到郑州郊外后,两女就开始激动,虽尽量克制,不表现出来,但两人似乎都能听到对方 “扑通、扑通”的心跳声。见到侯大勇,两女反而不知说什么好,行过礼,眼圈全红了。
三人面对面站着,侯大勇见两女都瘦了,但成
了许多。
兰抬头看着自己,而秋菊则低着头。
侯大勇见两女不说话,笑道:“半年没吃到你们做的饭菜,快点做给我吃,我可饿坏了。”
兰见侯大勇胡子没有理干净,头发也有点
,就道:“阿郎头发
了,奴家帮阿郎理理。”
“
兰烧水,我要洗个澡,好久没洗了,身上已酸酸的。”
“今天早上让人买了一些菜,秋菊要做两个拿手好菜,我们三人好好喝一杯。”
侯大勇吩咐做事,两女连忙分头去做。侯大勇本想来个热烈的拥抱,见两女娇羞,可能不习惯这种热烈的方式,就把拥抱的念头打消了,改用更为含蓄的方法。半年没有接触女人,侯大勇体内荷尔蒙狂增,昨夜想到两女要来,翻来覆去没有睡好。
兰去烧水,见澡房里有一个新的大木桶,不
心神一
。
秋菊到厨房做饭。侯大勇知秋菊腼腆,到院子后,一直没有说话,见她进了厨房,就跟了进去。
八月初,天气已热,秋菊站在灶台,正在查看有什么菜,没有察觉侯大勇进来了。侯大勇从背后轻轻抱住了秋菊,秋菊全身一震,手中的菜落了一地,轻声道:“阿郎,可想死我了。”
侯大勇搂抱住秋菊,紧贴着秋菊的后背,用嘴
轻吻秋菊雪白的脖颈。秋菊头往后仰,靠着侯大勇。侯大勇双手抚摸秋菊的小腹,然后上下滑动,当碰到秋菊的
部时,秋菊“啊”了一声。侯大勇把手伸进秋菊的衣服,抚到双峰,用手指轻
头,秋菊站立不稳,全身靠住侯大勇。侯大勇也把持不住,硬硬地顶住了秋菊。
秋菊回过身,抱住了侯大勇,泪水满面。侯大勇抱起秋菊,直接到了房间。侯大勇把秋菊放在
上,此时秋菊衣衫已
,双
时隐时现,侯大勇亲吻
尖,同时,用手把秋菊的衣服慢慢褪了下去,秋菊玲珑的身体全
了出来。侯大勇从上到下用亲吻秋菊。忽然,秋菊翻身起来,迅速
掉侯大勇的衣服,两人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兰烧好了洗澡水,当走到房间时,听到里面秋菊的呻
声,脸色一红,想退回澡房,可迈不出步子,听了一会,回到澡房。来到木桶边,把手伸到水里,无意识地揽动,等着侯大勇过来。
云雨之后,侯大勇和秋菊躺在
上休息。侯大勇平躺着,秋菊把头枕在侯大勇手臂上,满目含情看着侯大勇。休息一会,秋菊
起身为侯大勇端茶,刚撑起身,不料侯大勇伸手一拉,秋菊又倒在侯大勇怀中。侯大勇抱着秋菊,抚摸其细腻的皮肤,秋菊眼光慢慢又开始
离。
秋菊出去端茶,见
兰烧好了水,还在等侯大勇,想到自己大白天如此荒唐,不
羞红了脸,端茶进屋,轻声道:“
兰早把水烧好了。”
兰把水重新烧好,才等到侯大勇进来。见到侯大勇,
兰象一个受委屈的孩子,似嗔似怨,楚楚动人。侯大勇亲了亲
兰,进了木桶,温水一泡,实在舒服,道:“还是你和秋菊好,杜刚、陈猛都是粗心汉子,哪会照顾人。”
“谁是杜刚、陈猛?”
听到此问,侯大勇才想到两名小校的名字是自己在去德州的路上,为他俩取的,
兰却不知道,就把一路上有趣的事讲给
兰听。
兰一边听故事,一边帮着侯大勇洗头,
肩膀,侯大勇头靠在木桶上,享受着
兰的按摩,心情彻底放松,不知不觉中竟睡着了。
兰见侯大勇在木桶中睡着,想必是近段时间累坏了,就拿起盆子,为木桶里续上温水,守在侯大勇身边。
侯大勇醒来时,见
兰正在续水,便握住
兰的手,取下木盆,道:“到桶里来吧。”
兰红着脸,去掉衣衫,也进到木桶。
兰比秋菊更为丰
,也更为主动,双脚把侯大勇环住,贴着侯大勇。侯大勇用手托住了
兰的圆润的
股,紧紧搂住了她。
正在精心做菜的秋菊,听到间隔两个房间的澡房传来一声长长的呻
,分神间,手被烫了一下,急忙定下神,专心做菜。秋菊因地取材,用骨头汤、猪
丝和菜叶做料,制作一道荞麦拨面。侯大勇洗罢澡来,揭来大碗,见里面拨面洁白无暇,条细如丝,清香扑鼻,食欲大开,连吃两碗还意犹未尽。
(第二章完)
m.PInG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