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出击(上)
一九一八年三月十二⽇,华盛顿时间早上八点,一条炸爆
的报情,摆在了协约国各大老大的面前:印度洋舰队总司令许辉大将率领其主力,于昨天晚上八点左右离开了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正以十节的速度南下。舰队中不但包括了国中方面刚刚服役的五艘新型航⺟,而且还包括大量的运输船只,去向不明。
看着手中的报情,国美总统布林顿陷⼊了沉思。国中人这是什么意思?马达加斯加已经落⼊了他们的手中,而且,协约国在洲非的兵力
本就算不上雄厚,单单驻马达加斯加的那一个军的队部,就够协约国头痛老半天了,现在,他们出派了如此庞大的一支舰队,而且还护送着如此之多的队部,到底是为了什么?
为了洲非?没有必要派这么多队部吧。自打开战以来,德国在洲非的那一丁点殖民地,早就被协约国的几个老大分了个一⼲二净的,连个渣都没有留下来。西班牙等几个落没帝国识相得很,一看协约国气势汹汹的,连忙自愿自觉地让出了殖民地,呆在一边
伤口去了。自打开战以来,洲非基本上没有什么战事,而且,那里的土著居民,说老实话,连步
都不会用,顶多拿着几杆破大刀挥一番而已,
本就无法构成威胁,所以,协约国驻洲非的队部也就那么一丁点,勉強维持着那里的治安。他们最主要地任务。其实只不过是保护那里的资源,以便协约国各老大能够顺利在那里拼命地榨油⽔,支持欧洲的战争而已。可是,几个月前,国中人占领了马达加斯加,引起了协约国的一片恐慌,这说明,国中人准备对洲非动手了。值得幸运的是,真正阻击国中人前进的,不是他们协约国的队部。而且国中的盟友德国。估计国中与德国有着一些暗地里的协议吧,自占领了马达加斯加后,国中竟然再也没有前进过一步,这让协约国得以出派了一些队部增援。到现在。驻洲非的队部,总加起来也只不过是十万人左右,其中包括一个英军国,一个国美师,一个法国师和一个俄罗斯师。以及意大利象征
地出派来地一些队部而已。凭这些队部,想要挡住国中人,有点儿不太现实,他们协约国,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德国人⾝上了。这十万队部中,做为主力的英军国全部驻扎在莫桑比克,跟莫桑比克海峡对面的国中
队部相对峙,严防死守国中人的登陆。可是。一旦印度洋舰队南下,国中人就可以选择在任何一个地方登陆,驻莫桑比克地英军将毫无用武之地,而且。随时都有可能被国中人全歼。国美、俄罗斯、法国队部则是驻扎在东非沿海一带,以防国中人从红海一带登陆。偌大一个西非沿岸,几乎放了空营。而且,在协约国人的眼中,国中人应该不会从西非沿海登陆吧。那里离欧洲近。协约国联合舰队用不了几天就可以赶到。虽然联合舰队这一段时间来被国中人打得惨不忍睹的,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国中人应该不会如此冒险的。
正在犯愁地时候,布林顿又收到了英国首相布莱尔发来的电报。在电报中,布莱尔不但提及了正在南下的印度洋舰队主力,而且还指出,据他们英国得到的情况,印度洋舰队另五艘战国级航⺟组成的战斗群,也在今天早上离开了科伦坡,正以十节的速度向西
进,其目标明显得很,就是苏伊士运河。布林顿心下里一咯登,国中人开始大动手脚了。如果单单是在洲非南部登陆,用不着如此声势浩大的,只要几艘航⺟出动,在开普敦一带登陆,再加上马达加斯加那边队部的支持,英国人
本就挡不住。也就是说,国中人地目标并不是南部洲非,他们有着更大的志向。
把自己的分析发报给布莱尔之后,布莱尔也同意布林顿的判断。自打国中人在印度洋站稳了脚跟之后,苏伊士运河几乎等于双方共有地了,换句话说,谁也别想着大规模地使用,谁用了谁倒霉。因此,西部洲非就成了协约国最最繁忙的海上
通要道之一,跟美欧之间的航线同样繁忙,大批的原料和作战物质从洲非內陆运了出来,经由西非沿海,直接运到欧洲和国美本土,并转换成了武器装备,投⼊到世界各地的场战上去。可以说,没有了洲非物质地支持,协约国这场战争也不用打了,
本就无法再支撑一年以上。此次国中印度洋舰队大规模出征,很有可能,打地就是切断西非航线的主意。国中人真是毒啊,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想掐住协约国地脖子。
经过整整一天的协商和讨价还价,几个大国终于做出了痛苦的决定。原本呆在地中海一带,以苏伊士运河为屏障,与印度洋舰队遥遥对峙的联合舰队马上经由直布罗陀海峡赶往西非一带,保护那里的航线全安。至于保护苏伊士运河的任务,就
给驻扎在埃及、阿拉伯半岛等地的英法士兵了。同时,他们不得不忍痛从欧洲菗调出一部分兵力增援埃及及阿拉伯半岛,毕竟那里的队部实在是太少了,
本就噤不住国中人的烈猛打击啊。幸好,报情中说了,派往红海一带的航⺟编队中,并没有大量的登陆舰只和运输船只,也就是说,那支航⺟分队只不过起了佯攻作用而已。可是,国中人行军布阵,一向狡猾透顶,而且,
会见机行事,一旦他们发现埃及那里放了空营,肯定会充分利用的,从科伦坡派队部前往,也只不过几天的海程而已,简单得很。所以,为了赶时间,此次菗调的队部,全是正在围攻奥斯曼土耳其的协约国队部,以及正在德国南部作战的意大利队部,无形中减轻了同盟国不少的庒力。
M.piNg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