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神隐记 下章
第三百四十五章:篡汉
 许都城中,魏王府一片仇怨惨雾。汉建安七年,公元二零三年,魏王曹薨。世子曹丕即位。大赦天下北地曹军俱皆举哀。

 消息传出,徐泗一带却是家家庆,户户庆贺。及至报道宫中,献帝得了消息,起初尚以为身在梦中,及见曹仁满面怒气,方才醒悟,连忙低头敛容,细声安慰。并下令让宫人做哀辞以祭之。曹仁方气哼哼的走了。

 献帝待得曹仁一退,已是满面掩饰不住的喜,急匆匆的往后来寻伏后。将曹已死的消息说了,夫妇二人抱头痛哭,都是感谢上天垂怜。

 献帝暗思曹一死,其下必定不安。自己的日子却是好过许多了,遂暗使人置办酒宴,便就宫中与伏后两个庆祝。

 他二人这般作法,却早被宫中细报于曹丕。曹丕大怒,便在魏王府上摔了杯子,怒道“孤父新丧,此贼竟敢于宫中饮宴,何太无礼耶?”却不想,休说其父所为,便是他此刻言语,又何尝有礼了。汉祚之衰,可堪一叹。

 左右见新王发怒,俱皆股栗。知晓此子,智狡不在其父之下,狠戾却犹在其父之上。这般发作之下,竟不知何人吃了瓜落,一时俱是无声。

 正自恼怒之际,下人来报,司马懿求见。曹丕点头就叫进来。原来,这司马懿虽是为曹所忌,但因其赞同曹称王,并怂恿曹称帝一事,使得曹大悦。遂使其任太子中庶子,向来辅佐曹丕。二人关系颇是相恰。曹虽是临死前郑重其事的嘱咐曹丕,却不知曹丕能得王位,却多是这司马懿出谋划策,又岂是其一句话能抹杀的。

 司马懿进的府中,躬身给曹丕施礼,言行之间。甚是恭敬,犹在当之上。曹丕心中快。伸手扯住道“仲达这是何故?孤能有今,全赖仲达谋略,何必如此见外。往后但便像前时一般,不需如此多礼。”

 司马懿正道“大王差矣。自顾君臣有道,自有上下之别,如何能因昔日之亲。而废本分之礼?若是如此,王上近侍其不是更亲于他人。今王上宽容念旧。若不识事体之辈,仰仗眷顾,傲对诸公,是为离析之祸也。愿王能矜持地位,勿要再做今之事。况懿即为王上之臣,为王谋划。乃是本分,又何来加功之言?愿王明察。”

 曹丕听的司马懿一番话,不怒反喜,哈哈大笑道“好好,仲达谋国之言。坦忠诚,孤心甚慰。”随即令人看座。

 司马懿谢过,拱手问道“适才见大王似是恼怒,却不知何故?臣虽不才,愿为王上解忧。”

 曹丕闻听司马懿问起。顿时又想起献帝所为。不由又是然道“仲达不提。孤几忘却。方才正为那边恼火。”说着。伸手一指皇宫方向。便将前事细细说之。说罢。犹自恨恨不休。

 司马懿眼睛微微眯起。想了想。低声道“王上毋恼。今汉运垂终。王上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之。权之称臣。天人之意也。虞、夏、殷、周不以谦让者。畏天知命也。然今之时。老王新丧。天下震动。军中人心不稳。当别寻蹊径以求之。汉帝轻狂。正是授之以柄也。王上当速发雷霆。应天顺人。进至大位。取汉而代之。此其时也。”

 曹丕闻言。面上喜浮动。这是转念一想。却迟疑道“孤父事汉多年。虽亦挟之。却未尝轻动。且孤初掌王位。辄就取之。恐为天下所议。若一旦群情汹汹。孤之兄弟尚在。实恐有不忍言之事。如此。为之奈何?”

 司马懿微微一笑。道“王上不需为此烦恼。这个凶名却不需王上去担。只需借着这个由头。使一人前往呵斥。恫吓之下。其行禅让之事。如此名正言顺。何人敢多做置评?”

 曹丕大喜。道“何人可往?”司马懿笑道“安乐乡侯、相国华歆。足堪大任。王上但使其前往。必得喜报。”

 曹丕大喜。即使人去请华歆。司马懿见曹丕答应。眼底不觉闪过一道光。只是瞬间隐去。曹丕却是不见。司马懿道“王上今召华子鱼说话。乃是机密事耳。当不应有外人在场。否则恐子鱼亦会多心矣。臣当先退。但侯王上好信。”曹丕点头。亲送司马懿至门口。再三相辞方回。

 不多时,华歆入见。曹丕上前扶住,就叫坐了。微微寻思,方才开口道“孤自继位,听闻多处有异物出现,甚是不解。向闻子鱼高士,可能为孤解惑乎?”说着,两眼来看住华歆。

 华歆本是个玲珑心肝,闻听曹丕之言已是明白,此际又见曹丕拿眼来看,如何不知该如何相对。当下离座跪倒,扑地拜道“大王大喜。此事臣正禀之。”

 曹丕眼见华歆作态,心中暗喜。面上却做疑惑道“孤何喜之有,子鱼且起来说话。”华歆却是不起,又是拜道“适才大王所言之异物,实是祥瑞也。昨人报石邑县凤凰来仪,临淄城麒麟出现,黄龙现于邺郡。臣于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相询,二人言道,种种瑞徵,乃魏当代汉之兆,可安排受禅之礼,令汉帝将天下让于魏王。臣闻之欣喜,才想来报,却得王上传唤。今得此讯,如何不喜?”

 曹丕闻言,假作作道“安有此事?某岂肯行悖逆之事,汝且回去,好好思量,再做道理。另外,孤闻陛下于宫中饮宴,于此时节,却不合时宜,汝等当谏之,莫使其行差有错才是。”说罢,已是拂袖回后面去了。

 华歆唯唯而应,退了出来,微一寻思,便径自来寻一班大臣,细细商议后,直来宫中面圣。

 献帝叫请入。众人进来站定,华歆早出,凑帝曰“今魏王登位以来,祥瑞四出。甘霖普降,民皆腾,俱言乃是魏王功感天地所致。臣等合议,汉祚已衰,当有魏代之,今特进宫凑禀,伏维陛下禅位。”众人俱皆点头。

 汉献帝闻听。呆愣半响。哪里料得自己昨方才庆幸离了魔掌,今却有更凄惨之事等着。眼见众人纷纷鼓噪。不由股栗。颤声道“相国此言差矣。想高祖提三尺剑,斩蛇起义,平秦灭楚,创造基业,世统相传,四百年矣。朕虽不才。初无过恶,安忍将祖宗大业,等闲弃了?汝百官还是再去计议一番可好。”

 献帝才说完,王朗出班道“陛下此言差矣。想汉已历四百年,前有天灾不断。后有黄巾、董卓之,兵祸连接,民不聊生。此皆为当亡之兆。况自古至今,又哪有不忘之国。陛下当应天顺人,早做避让,否则祸不远矣。”

 献帝惶惶,大哭而退。众人尽皆哂笑,浑没把宫当做回事。献帝回返后宫,哀哭不绝。

 第二。百官又聚大殿,呼唤献帝上朝。献帝惊惧不敢出。华歆等直入后宫,将献帝拽扯而出。献帝大哭,道“吾汉家向待众卿不薄,今缘何相之甚。”华歆叱道“天下之人,皆知陛下无人君之福,以致四方大!若非魏王在朝,弑陛下者,何止一人?陛下尚不知恩报德。直令天下人共伐陛下耶?”帝大惊。便起身躲避,华歆纵步向前。扯住龙袍,变而言曰:“许与不许,早发一言!”

 献帝大惧,眼见阶下兵戈林立,万念俱灰之下,只得颤声应允。王朗便唤符宝郎出,符宝郎祖弼应声而出。华歆就叫取出玉玺,祖弼叱道“玉玺乃天子之器,汝何人,竟敢多问。”华歆大怒,再三问,祖弼只是破口大骂。旁边恼的曹休火起,叫人进来,即时拖出去斩了。献帝眼见,几晕倒。

 众人即杀了祖弼,便来寻玉玺,却是遍寻不见,待问献帝。献帝如何肯说,只推说乃是祖弼掌管,自己并不知晓。众人眼见无奈,只得献帝写下禅位诏书,贲之来见曹丕。

 曹丕大喜,待要接过,旁边司马懿却道“今宜三拒,以彰德望。”曹丕从之,再三推拒,方始受了。

 即,发民夫建受禅台。不几台成,便就台上与献帝交接。封献帝山公,退至臣列。即大赦天下,改年号黄初,建国大魏。发献帝往封地去住,却暗使人半路化作强人,尽数杀了。

 消息传出,天下震惊。荀自在家中得闻,当夜往宫中方向跪拜,长叹道“吾不想今见此事耳。”言讫,气郁于,憋闷而死。

 曹丕即位,追封曹为武帝,大封众臣。唯独三弟曹植不到。曹丕大怒,发人去捉。回报东阿王府早空,王爷曹植已是不知去向。空余一座府邸和几个家人仆从。壁上尚留言道“誓不为篡逆之戚兮,愿蹈东海以去浊之。”笔迹淋漓,似是离去不久。

 曹丕大恨。唤人过来,即时发付各处捉拿。正自吩咐时,忽人报东川发来军报。曹丕接过看罢,不由大吃一惊。

 一次美好的旅行,竟变成了穿越的通途。面对陌生的环境,没有什么兴奋和雀跃,只有深埋心底地孤寂。他没想去无聊的改变什么历史,也没想当上帝去挽救谁。摆了现代社会的桎梏,他决定纵意而活。他嬉笑怒骂,游戏世间;他眼见不平,一怒拔剑。和王冼谈谈纨绔,与赵佶论论腐败。王公大臣,趋之若鹜,士子文人,常为座客。他洒不羁,豪侠任事,江湖豪杰群相蚁聚。依托跨越千年的见识,贯通南北,纵横天下,欺大辽,大金。西夏、灭倭国,在北宋地天空下,演绎出一段神奇的传说。  M.PinGgXs.COm
上章 三国神隐记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