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好莱坞制作 下章
第203章 亲自上阵
 看到这些影评,肖恩·康纳利出了近一年来最为朗的笑容,而同在比弗利山庄的另一个人,笑的同样灿烂。

 “非常出色的影评。”花园中,汤姆·克鲁斯放下报纸,看着自己的公关“莱利斯,继续跟那个血鬼联系,我要他隔段时间就针对杜克·罗森伯格一次!”

 “这些是协议的一部分。”女公关点了点头“罗杰·艾伯特收钱做事的信誉还是有保证的。”

 想了想,莱利斯特意叮嘱“汤姆,你是站在幕前的大明星,没有必要跟一个躲在幕后的导演互相抹黑,这是非常不划算的事情,而且这次你们没有直接竞争关系,随便发表看法只会带来负面影响。”

 “我明白。”虽然想亲自做些什么,但汤姆·克鲁斯不是傻瓜,只要有人在身边提点,也能搞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只想看到杜克·罗森伯格倒霉,却不想连带着自己也倒霉。影评人如此大规模的差评,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不可能不关注,杜克只悠闲了一上午。

 就赶去了伯班克的独立工作室,工作室和制片发行方为此专门举行了一个碰头会。“你在这里等着。”将斯嘉丽·约翰逊带进自己的办公室,随手给她两本DC的漫画,杜克叮嘱“不要跑,否则晚上送你回家。”

 “你们是不是要商讨怎么对付那帮坏蛋?”斯嘉丽接过漫画,看着杜克。“你知道的还不少。”杜克笑了笑。“你是我的哥哥哎…”她皱起鼻子,用力挥了挥小拳头“我当然要关心你!杜克,打死那群坏蛋!”

 点了点头,杜克亲昵的了下小女孩的金发,转身出了办公室,走进旁边的会议室,这里已经坐了不少人,等代表华纳兄弟的杰夫·罗宾诺夫和代表福克斯的蒂姆·费舍尔到来后,一个简短的会议迅速召开。

 “影片的观众口碑,到现在的上座率,以及大约的票房数字,都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没有什么啰里啰嗦的长篇大论,会议直入主题,第一制片经理查尔斯·罗文率先开口“但《独立》的专业口碑,遇到了比较大的麻烦,职业影评人几乎都在抨击我们的影片,根据现在的统计,影评人综合评分目前只有3。8分!”

 罗文的话之后,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影评人口碑确实不是暑期档商业大作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过往的专业口碑只是起宣传鼓动作用。

 但谁也不能否认,包括罗杰·艾伯特在内的顶尖影评人,是能影响到一批观众的,这很可能对《独立》后面的票房走向产生一定的冲击。

 几个顶尖影评人抨击一部电影可能作用不大,毕竟还有其他影评人摇旗呐喊,如今所有的顶尖影评人联合发声,哪怕是最不待见他们的杜克,也不得不重视。“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

 坐在这里的人或者代表的公司,现在是利益共同体,蒂姆·费舍尔直接共享信息“有人在背后公关,针对的就是《独立》…”说到这里。

 他转头看了看这边“或者说是杜克。”杜克对他微微笑了笑,却没什么担心,双方的利益紧紧绑在一起,动他和《独立》。

 就是在动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的蛋糕。蒂姆·费舍尔和杰夫·罗宾诺夫也明白这一点,没有在这方面纠的意思,现在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如何应对,以便将影评人带来的负面声音降到最低。

 “我们的公关部门应该行动起来…”“警告那些影评人,必要时封杀他们的免票特权…”听到陆续有人提出的应对意见,杜克始终没有开口。

 或许论及专业,他远不如在座的很多人,但要说到对于低口碑高票房影片的见识,恐怕这里所有的人加在一起,都不如他一个人多。曾经的《独立》,就是超低专业口碑,超高票房的典型代表。

 而后的新世纪,这样的影片更是层出不穷,如果放在十年后,影评人的负面评价根本不用在乎。

 就算他们集体发声,单单是网络水军就能把他们淹死…现在这个网络还不发达,信息相对还不畅的时代,影评人的影响力肯定比未来要大得多。

 但杜克向华纳兄弟提及排除影评人参与试映时,其实就预计到了可能会有如今的局面,实际上也有一定的准备,方法放到未来,没有任何奇特的地方。

 不过在影评人声音还足够响亮的时候,绝不是其他导演敢随便做的。“影评人的抨击未必是件坏事。”在会议室又一次开始沉默的时候,杜克突然说话了“反而是我们可以炒作利用的地方!”

 不等众人说什么,他看向了身旁“查尔斯,有观众年龄段的统计吗?”“有一份‮夜午‬场和上午场的统计。”查尔斯·罗文在面前的文件里翻了翻,然后说道:“根据统计,《独立》的观众以15岁到35岁为主,其中17岁到25岁占据了观影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七!”

 “也就是说17岁到25岁的观众是《独立》的主观众!”杜克看了看四周,继续说道:“不知道大家了解这个年龄段的人的想法吗?我今年24岁,还处于这个阶段,我想我对现在的年轻人的还是比较了解的。”

 众人都看了过来,杜克也没有卖关子的想法,直接说道:“这是最为叛逆的一个阶段,不相信任何权威,总是会质疑权威的观点。这也是很好奇的一个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拥有尝试一切的冒险精神,往往还具备实施的决心…”

 “实际上,这也是影评人难以影响到的群体!”声音渐渐放缓,杜克的话却异常清晰响亮“影评人以专业的眼光对我们抨击!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直接回击,书迷缺少发出自己声音的渠道,为什么我们不让喜欢《独立》的书迷的声音出现在主媒体上呢?”

 ***华纳和福克斯不是单纯的电影公司,有足够广阔的媒体渠道,轻易就能向全美发出响亮的声音。

 而且《独立》总投资高达一亿多美元,‮夜午‬场的表现足够出色,显出了大卖的潜质,这种涉及到重大利益的项目,根本不用任何人催促,他们就会投入充足的资源。利用普通书迷来影响普通书迷。

 虽然传统媒体远没有网络媒体那般方便,却也比总是高高在上、又对大众极其不屑的专业影评人更加高效。

 毫无疑问,在杜克的推动下,这必然会变成一场《独立》与影评人的舆论纷争,尽管现在过于得罪影评人也有很多坏处,但在足够多的利益的驱使下,杜克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甚至。

 他准备在合适的时机,亲自上阵,就像曾经的爆炸贝那样,与影评人正面锋,从而吸引更多的眼球,为影片尽量多的贡献票房。同样,只要有足够多的利益作为鱼饵,华纳和福克斯一定会暂时站在他这一边。

 仅仅到了晚上,福克斯电视台家庭频道,就在一期现场互动节目上,用影院连线的方式,采访到了大量从影厅涌出来的普通书迷。在记者的镜头前,正处于肾上腺素飙升状态的书迷,毫不掩饰自己对《独立》的喜爱。  m.PinGgxs.COm
上章 好莱坞制作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