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中华再起 下章
(8)人才
 那些强人有的精通政务,善长与朝廷打交道,有的精通刑名钱粮,利用微薄的财力,使湘军有优厚的粮饷可拿,战时可以保障后勤,也有的长于军事,幕府会议时多次纠正老曾的错误,有时弄的老曾都下不来台,而被誉为曾门第一人的李鸿章,更是力挽狂澜,以一人独撑危局,清朝若是在后三十年没有李鸿章,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钱泰吉、刘毓崧、罗汝怀,长于辞章,成名多年的大儒;左宗棠、李鸿章、钱应溥、刘蓉、郭嵩焘等人草拟咨、札、函、奏,管理文书档案,参与军事会议,张丞实、李兴锐、庞际云、孙长绂、吴汝纶、刘建德、厉云官等人负责刑名钱粮,审理案件,处置整顿地方政权,剿灭匪,恢复地方生产;李瀚章、张韶南、隋藏珠、王延长、李兴锐、李鸿裔、李作士等人负责粮台事务,负责科技、管理、制造、训练、教育、翻译、出版等工作的有徐寿、华蘅芳、徐建寅、吴家廉、龚芸棠、吴大廷、丁昌、冯焌光、李兴锐、陈兰彬、容闳等,另外,还有英国人傅兰雅、伟烈亚力,美国人林乐知、玛高温等外国人员。经办厘金的人员主要有黄冕、郭昆焘、恽世临、胡大任、李桓、李瀚章、范泰亨、孙长绂、刘于浔、王德固、万启琛、李宗羲、莫祥芝、金安清、蔡应嵩、丁昌等。

 …

 太华丽了,张华轩忍不住在心里哀叹。这些人中,有后来创办北洋的李鸿章,有抬棺西向的左宗棠,有贵为总督的李瀚章及做到兵部尚书的彭玉麟等人,曾剃头的幕府中,随便出来一个,都是当时一等一的人才,而且多是济世救时的超绝人才,郭嵩焘是中国第一任驻外大使,比魏源的隔靴搔更加进,也更加切合实际,算是中国真正幵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这些幕府人才中,除了有限几人,多半却是湖南人,也怪不得后世有人言,若要中国亡,除非湖南人死光!

 此时这些人才鬼才怪才多半名声未显,不过有不少已经加入曾国藩的幕府之中,而且湖南人比外省人更加容易抱成一团,极为团结,很难分化拉拢,想想把这些湖南佬弄到自己幕府来的难度,张华轩便是摇头苦笑。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曾左李湖,曾是不必想的,地位比张华轩强太多,李鸿章这时候正和侍郎吕贤基一起搞团练,与在安徽的太平军打恶仗,他在安徽办了五年团练,以战闻名于世,时人称他为“翰林变绿林”可见李鸿章早年用兵打仗的凶恶之状,在两年后收复庐州后,李鸿章才奉旨以道府用,又打了几场胜仗,才被加按察使衔,老李的升官之路好像很困难,张华轩也动过心思,不过李鸿章与曾国藩的情太好,两人书信来往不断,李鸿章在安徽混不下去时,第一选择便是投奔了曾国藩。

 竟无语凝噎…

 胡林翼也是按察使了,甭想了,左宗棠是唯一一个有机会的,此人现在在湖南巡抚幕中,混的幷不得意,为了展才能,遇事则与人恶吵,脾气坏到不能再坏,所以混的幷不得意,张华轩是道员时,想来以左宗棠的脾气幷不会买账,此时他已经加按察使,却是起了试一试的心思,已经拟就书信,命人送往湖南,看看左小亮是否原意千里跋涉,到淮安来给张华轩效力。

 除了左宗棠外,张华轩一面派人到北京考察官员,一面根据自己的记忆,四处撒网,看看能不能网罗到几个得力的人才。

 丁宝桢,今年刚中的进士,这个家伙凶悍野蛮,安德海的小命也敢要,母丧丁优在家招募乡勇,拼死战,算是文人中的狠角色,也是不甘不淡在翰林院混日子的主,张华轩已经写信招纳,此人已经复信,看来十有八九可成。

 阎敬铭,中进士已经近十年,仍然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戸部主事,此人为人刚毅严明,在清季以擅长理财闻名,在张华轩看来,也只是敢于任事不怕得罪人罢了,倒是此人的性格张华轩很喜欢,决意把他招来担任自己的军法官或是负责后勤财务。

 其余郭嵩焘、丁昌、王闿运等人,张华轩也是去信结纳,除了送上厚礼和安家费外,连路费都给这些宝贝们寄了过去,只是对他们是否愿意前来效力,张华轩殊无把握。

 想想后世有部电影中说人才难得,其实在十九世纪的中国,人才真的是要里淘沙,于千百人中,才可能得一人。张华轩请这些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人才,倒不是他有什么收罗历史名人的癖好,而是在历史巨变之中,敢身而出,最终留下姓名的,当属是当世一等一的人才,而那些默默无名的,除了少数运气不好的之外,可能多半都是庸碌无为之辈。

 如果是他自己培养人才也当然不是不可以,不过把一个半大小子培养到专任一方,怕是要十来年后了…

 人才难得,能得一个是一个,慢慢儿来不急。张华轩安慰着自己,他现在是春风得意马蹄急,应酬却比扬州一战前要少的多了,现下他是三品按察使大员,整个淮安府附近除了南河总督外,没有人的官儿比他做的大。南河总督负责河道与清江浦的安全,属于中央直辖,与他这个江苏按察使无关,所以山中无大王,猴子来称王,现下淮安地界是他最大,也自然不需要去敷衍别人。

 等到了六月底时,被他放回家分批休假的士兵全部回到营中,张华轩索搬出淮安城,到兵营里去住,又没过几天,朝廷兵部允准张华轩保举的部文下来,张华轩立刻大集三军,要对麾下将领大肆加官进爵!  M.PinGgXs.COm
上章 新中华再起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