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70510ab文集 下章
为何写作
 近来,偶尔为之,浅显的文字便见诸报端。朋友们看见后,多有不解,打电话过来问我:“人已届而立,为何又要提笔写作,难道是为了一种事业。”不,不是为了一种事业,不是为了“出名”只因喜欢,只为了能够远离尘嚣和喧闹,在每一个如约而至的夜晚,心有所安,情有所寄托。当夜晚来临时,在安静的家中,认真读书,投入的写字,享受耕耘心田的乐趣。看着自己喜爱的文字谋句成篇,如涓涓的溪水宣在纸页上,内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今天,往昔的岁月被再次忆起,化作文字,倾吐在笔端。

 遥想幼年时,我呀呀学语,长至童年,我天真烂漫。依稀记得,青灰色的瓦房,笔直、壮的白杨树,悠长的林荫道,漫山遍野长满的白茅,以及山间星星点点放牧的棕山羊。——旧时代的荒凉与幼年的灰色记忆珍藏心底。还记得,自己心爱的玩具,低矮的校舍,可爱的小朋友,一起嬉戏的掼方宝、弹玻璃球游戏。过往的岁月,尘封已久的记忆呀,被轻轻吹散,被重新唤醒,充满了温馨与甜蜜。

 稍长些,我们上学,从小学学到大学,面临祖国的挑选,社会的需要,我们背负太多期盼和希望,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成才之梦。

 毕业了,我们工作,总以为可以松一口气吧,获得短暂的自由和解放,可是不行,社会的群体要求,个体生存的本能,注定你要为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付出更大的努力,你要为自己的目标飞翔,你需要他人和社会的认可,承认你是优秀的。漫长而复杂的生命过程,我们为他人而活,为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道理而活。终于有一天,那可贵的如我们眼睛一样的青春啊,消逝了。只留下感伤和无奈,就象散开的雾,抓不住,找不回了,有许多心事没有来得及诉说;有许多感情纠葛还没有解释清楚;有许多生活片断没有保存。一切便消逝了,只有黑白底片似记忆,搁在心底,再加上一把锁。总需要有一种溯及既往的工具,那么我选择紧握手中的笔。以自己的方式,用知的文字,娓娓写来,从容释放内心的情感。我不愿写就一部个人的心灵史,更不愿仅仅简单的临摹自己的个人立传。我像一首儿时的歌谣,熟悉的文字至今都不会忘记。我想写出青春的缱绻和不懈怠,有侧重有难度的小心翼翼地写出自己熟悉的生活和哪怕是不完整、有缺陷的内心世界。

 作家毕淑敏在一篇文章(从今天傍晚开始)写到:我不知道别人是因何而动笔写作的,在我,是因为一种孤独赶路的寂寞和对于人生的悲悯关爱。必须承认,我不具备作家独具魅力的范儿,也没有她那种深刻的孤独感,我想,我只是一面并不发光发热的镜子,真实甚至有点自私地反映着自己的想法,自我的肖像。虽然有时可能使生活倒置,但那也是生命之河淌的情的花。我不曾设想,我可以感动他人,或者引起他人共鸣。我只是静默地创造着自己的精神产品,假如有一天,他人(读者)喜爱我的文字,那只不过是一场生活的误会,或者是自己感动了自己。

 有一位并不知名的作者固执地认为:他平时喜欢写写文章,可是,能发表的却很少,所以他的天堂就是在一些报刊杂志上能常发表他的一些文章。这世界天堂是不存在的,只有更加理想的境界。未能发表文章也许只是因为我们学养不够、准备不足。假以时。我们辛勤劳作,终究可以使自己美梦成真,所以对于生活我们不应有太多指责,恰恰相反,我们应对生活常怀感激。是火热的生活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不断超越,带给了我们写作的灵感,让我们懂得如何表达,如何具有表现力的书写。

 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有多少人在从事着持续的写作活动。在不段书写着自己的生活和观念,通过写作散发着自己身体的气息,在各衣服下包裹着一颗悸动的心灵。面对他们,我想问一句:“今晚,您又写作了吗!”  M.PiNGgXs.coM
上章 20070510ab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