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阿湄文集 下章
以生命为代价的教育
   一个朋友来我办公室闲聊,说起现在的教育,谈到孩子上大学的问题,我激动地用了“痛恨”这个词。朋友很诧异,一向温婉的女子突然金刚怒目,且是与自身不相干的事,大概让人一时难以接受。于是,一个故事——不,那真实的人和事,就从这里开始。

 那个人,我跟她同村,称她任四嫂。黑,高,胖,但并没有威势,脸上永远是温和敦厚的笑,总让我想起艾青的大堰河。勤恳,善良,体恤老人,疼顾小孩——包括别人家的老人和小孩,那心地也像大堰河,一村人没有不敬爱她的。好人有时是会得点好报的,眼看她小家庭渐美满起来,眼看她老土房改建成新瓦房,眼看她一双儿女赛着长大上学,村里人总会善意地顺口送两句好话给她,她就一脸的幸福与足。

 我的天里,喜欢选择温暖明亮的来记忆,所以她那种神情至今还宛然在目。

 那个时候我在乡中教学,是我们村开天辟地第一个教师,所以即使儿子不在我的班里,她也要时不时向我探问。我也就负了使命去问那个班的老师,答复是孩子学习非常优秀,刻苦勤奋,县一高绝对是稳拿。那时我们的小师范已经不吃香了,我就用肯定的语气祝贺她,孩子将来一定比我强。这答复在于她就是最高的希望了,她马上绽开满脸的笑,旋即又有点忧心的样子。

 我也没在意,只一心复习想带资上学,一年后如愿以偿地离开了。

 再回老家的时候,听说她的儿子已经进县一高,上高二了,学习成绩依旧不错。任四嫂的笑也依旧,但带着点疲惫,一问才知是刚从野人沟回来。

 野人沟,荒僻少人烟,山上一方大石,石上一个巨大的脚印,据说是野人留下的,故名。那里很远,得走十几里山路,但富含石棉矿,不少人自购炸药雷管,用双手加铁锹和羊镐,生生挖出个山掘矿。简易山太多,山体也不是很坚实的那种,所以塌人亡的事时有发生。任四嫂夫俩起先也这样做,在亲眼目睹别人家的灾难后就放弃了。任四哥撤回,只剩任四嫂在别人的山外翻拣残渣,称之为溜石棉。我初二的时候也干过这个,口号是自立自强,但只干了三,就被全家人合谋哄回去了。溜石棉的细节已经忘掉,只记得天未亮就起,朦胧的晨光里,‮腿双‬抬啊抬,一路高升,走得饥肠如鼓;返程时小腿肚直搐,一路下坡似乎比来时还难走,暮色里羊肠小路绕啊绕,家好像远在天边之遥。记得第一天返程时,我就在路边哭了一场,回家没敢说,只是小小年纪感慨了一番活着真难之类。

 任四嫂却是经年累月如此!我心下大为不忍,握住她的手,怪她何必这么苦着自己。她叹了口气,给我算两个孩子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资料费等等。旁边有邻人经过,大声说:累也高兴呀,俩孩子都争气!世上的母亲皆如此,辛劳马上被甩在一边,任四嫂又是一脸幸福的足。

 隔一年又回去时,她的儿子已上大学,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女儿,却辍学了。大学的学费原来那样高呀,正规考上也得五千块呀,再加上生活费那些杂七杂八,一年一万也包不圆呀!村人们一见我就狠狠惊叹了一番,末了都是一句话:咱农村人上不起啊!任四嫂看见我倒没说那么多,只叹道:老哩没本事,对不住闺女呀!我只得安慰她:没事没事,儿子大学一毕业就啥都有了。

 儿子四年大学下来,任四嫂整个人瘦了两圈,脸上的皮又松又皱。她的丈夫,佝偻下去,头发白了起来。她的女儿,在南方一家工厂打工,所有的工资都送进了哥哥的学校。她家那三间瓦房,木柴围成的院墙,在邻居们平房和楼房的映衬下,破旧得像老电影了。

 大学毕业证总算拿到手了,那孩子捧着证书大哭一场,是为举家的艰辛,也是为前途的无望。农村孩子,哪有什么门路呢?奔波一番之后,还是卷起铺盖到南方打工。他的母亲哭,妹妹也哭:供你一场,不也还是打工么?何苦来着?

 那次回老家,我躲着没敢见任四嫂,心里只觉得,曾经的安慰似乎变成了欺骗。

 两年后回去不怕见她了,是听说她终究还是有了些喜事:儿子已经结婚,是自己在外简易举行的婚礼;儿媳妇异常贤惠,这次回来生小孩,正坐月子呢。任四嫂脸上的笑,让我心里踏实,亦如自己有喜事般欢喜不尽。她反复地说:儿媳妇是有工作哩人,家里太穷,咋招待呢,你说咋招待呢?老家的人心善,责任感重,若家里有坐月子的媳妇,婆婆尤其要兢兢业业,深恐照顾不周,以致媳妇落下啥病,或婴儿遭遇啥灾。我理解她的心情,便轻声安慰说:儿媳妇又不计较,有啥吃啥嘛!她说:那咋能行?然后还是那句话:儿媳妇是有工作哩人,家里太穷,咋招待呢?反复地说,眼也红了,仿佛要哭的样子。

 待她走后,家里人告诉我,任四嫂的神经似乎有点问题了,很小的事也焦灼不安,哭哭笑笑。但没人敢跟她儿子说,那孩子在外够难的,谁忍心呢!我怵然呆住了。

 但那孩子终究还是知道了,请了假急急赶回来,带上母亲就走,决心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治好母亲的病。小夫俩只租得起一间屋,便孝顺地打地铺,让孙子和上。也不知大城市的医院治病是否有效,只听说那小小的屋子令任四嫂很憋闷,走出去又不习惯街上的喧闹,终至于害怕,哭哭笑笑的频率竟一更甚一。再后来,大白天她一个人攀上窗子,要往下跳,吓得儿媳妇不敢上班,专门陪着她。后来的后来,她儿子回来把任四哥接去,也住那间出租屋。一家人相互扶持,在那陌生的城市里讨生活。

 沉疴难医,多年的积劳成疾,加上抑郁焦虑,儿子大学毕业的结果更是重重一击,死亡大概是很早就注定了的,一切只是在延缓这个过程。也许,早在我向任四嫂表示祝贺的时候,结局就开始书写了?也许更早,在她给孩子做新书包牵着他的小手送进学校的时候?在她心怀对幸福的憧憬从一个村子嫁进另一个村子的时候?在她人生的最初作为小生命顺从地出生在茅草房里的时候?在她的父亲母亲祖祖辈辈降生在农村这片土地上的时候?一切都不得而知。我只知道她死在2009年小年之后的某一个夜里,只知道清晨家人发现时她的身体已经僵硬,只知道儿子用骨灰盒盛了她送回她生前心心念念的老家,只知道怕火车上犯忌讳儿子用大衣一层一层裹了她抱在怀里,只知道进了县境那孩子才敢披麻戴孝放响头一挂鞭,寒风呼啸中不管不顾地号啕大哭:妈——咱回来了——

 可是,为什么要回来?回来这片土地上?天风浩,长歌当哭,长歌当哭啊,为这个生育我们养育我们为我们受尽苦楚的地方…  M.piNggXS.coM
上章 阿湄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