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谨言 下章
158第一百五十七章
 1914年下半年,注定是俄国熊倒霉日子。

 八月中旬到九月初坦能堡战役,俄军遭受了惨败。由于指挥系统紊乱,通信不畅,进入东普鲁士俄第一军和第二军协同作战上出现了问题,第一军取得一定战果之后突然停止进攻,导致随后进入东普鲁士第二军陷入险境,几乎被全歼。第一军也险些被截获了电报德军赶入马苏里亚恩湖沼泽地带,付出了两个师代价,其余人才得以逃脱。

 战斗中,俄军至少死伤了十二万人,战略物资损失是不计其数。

 指挥这场战役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被视为德国民族英雄,是为百年前条顿骑士团成功复仇。

 自坦能堡战役之后,俄军同德军对战西北战场上全线溃败,同奥匈帝国作战南加利西亚倒是进展不错,但德军打败进入东普鲁士俄军,马上派出第九军支援奥匈帝*队,战场上情况立刻发生了转变。俄军付出十五万人死伤之后,不得不向华沙方向撤退。

 随后几个月里,俄军同德军以及奥匈帝*队没有再进行大规模战役,一方面是俄军严重缺少战略物资,另一方面,则是德军已经意识到奥匈帝*队真正实力,奥匈军队若想进攻中取得成功,几乎全部需要德军帮助。

 同样是拖后腿,奥匈帝国要比两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靠谱也加厚道,至少奥匈军队只是单纯拖后腿,而意大利,拖后腿不说,还会回头来德国两刀。

 所以说,选择盟友,真很重要。

 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德军几乎都是靠一个国家力量挑战整个西方,永远别想指望他盟友。威廉二世和希特勒,同样是战争狂人,也是同样“孤家寡人”

 由于俄军欧洲东线战场上损失惨重,沙皇和国家杜马决定调派多力量进入欧洲,为此,远东地区稳定对沙俄帝国至关重要。

 以展长青为首华夏谈判代表眼光毒辣,看清了俄国外强中干,瞅准机会,谈判桌上表现得越来越强硬。从初划出额尔古纳河西岸纵深二十公里土地,到恢复清尼布楚和雅克萨条约之前华夏疆域,再到开始打从远东进入欧洲那条大铁路沿线车站主意,俄国谈判代表每天都像是坐火山堆上,不是被气得一佛出世就是二佛升天。

 不过,就算被气得鼻子冒烟,他也得硬着头皮谈下去。

 沙俄陆军已经卷入了欧洲泥潭,沙皇统治面临多方面压力,不能远东再起大争端。

 到了九月下旬,欧洲东线战场上不好消息频频传来,华夏北六省趁机再度向西伯利亚增兵,戍边军额尔古纳河西岸如入无人之境,那块被大兵扛着界碑也一天能挪三个地方。编第十六师配合编第十五师炮击赤塔,驻守赤塔俄军竟不战而逃,华夏军队顺势占领布里亚特等地,同时兵指阿穆尔州。

 占领了伊尔库茨克西伯利亚反抗组织担忧华夏军队进攻,托洛茨基再次派遣代表,要求基洛夫对华夏军队保持警惕,必要时可以采用武力。

 反抗组织内部却有不同意见,以喀山为首组织成员认为此时不应该轻易挑衅华夏军队。

 “敌人敌人就是朋友。”喀山已经深得基洛夫信任,他话比那个趾高气昂代表能打动基洛夫“我们可以尝试和华夏军队接触,我们需要武器和补给,说不定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

 “荒谬!”托洛茨基代表拍案而起“他们是敌人!一群黄皮猴子!”

 这个代表是典型斯拉夫人,高鼻深目,脾气暴躁,说话声大得就像是打雷。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这句话一出口就得罪了屋子里不少人。

 基洛夫所领导西伯利亚反抗组织,主要成员都是生活西伯利亚少数民族,其中有一多半都是黄种人。

 一句“黄皮猴子”让他们全都变了脸色。

 “谢里宁同志!”基洛夫表情严肃开口说道:“请注意你言辞!”

 谢里宁终究不是傻子,意识到自己口无遮拦犯了众怒,却拉不下脸来道歉,干脆坐回到椅子上一言不发。

 “喀山,你认为华夏军队会帮助我们吗?”

 “我不能保证。”喀山目光坦扫视屋内众人“但大家应该都清楚,再得不到补给,我们恐怕坚持不了一个月。”

 所有人都点头同意。

 现反抗组织已经发展到近四千人规模,成为一股不可小觑力量,基洛夫本人国内声望也越来越高,甚至有超过托洛茨基趋势,就连亡外弗拉基米尔也听到过他大名。

 勇敢基洛夫,为大家带来光明基洛夫,反抗残暴沙皇基洛夫!

 生活远东,备受迫俄国人越来越多聚集到他周围,战斗队伍不断扩大,其中还有部分曾经俄军中服过役老兵,他们大多生活困苦,吃不肚子,还要缴纳重税。基洛夫领导反抗组织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就这样,远东总督和西伯利亚边境军围剿下,反抗组织还是不断壮大。但壮大也带来了问题,那就是粮食,药品和武器。

 “没有补给,我们甚至无法继续留伊尔库茨克。”

 喀山话很实,恰恰是这份实,有了相当大煽-动力,这可比托洛茨基代表那满口大话有用得多了。

 “那么,举手表决吧。”

 基洛夫做了决定,场反抗组织主要成员开始举手表决,终以多于三分之二人同意与华夏人接触,通过了喀山提议。

 整个表决过程中,托洛茨基代表没有再发一语,看向喀山和基洛夫目光却隐隐带着不善。

 提议通过当天,反抗组织就选出以喀山为首一支小分队前往华夏军队临时驻扎布里亚特,他们带着武器,却没有粮食“我们是为大家寻求帮助,若是不能完成任务,就将粮食留给需要同志吧。”

 米尔夏主动要求随行,喀山却摇头,托洛茨基代表还这里,他离开,米尔夏必须留基洛夫身边,关注他们一举一动,以防生变。得到基洛夫信任不容易,找到如此光明正大同华夏军队接触机会加不容易。

 “你要留这里。”喀山对不到一年时间就长成大姑娘米尔夏说道:“必须留这里,明白吗?”

 米尔夏咬着嘴,终还是点了头。

 喀山一行人很顺利进入了布里亚特,这让除喀山之外人都觉得惊讶,尤其是看到居住布里亚特人之后,他们脸上惊讶之浓。

 华夏军队没有劫掠,没有杀戮,还以很实惠价格同这里人易食品和调料,换取皮和木材。

 这些华夏人还寻找矿石,若是有人能提供消息,将得到整整十卢布。

 现卢布还没有大幅度贬值,一卢布差不多能换一块半大洋,十卢布对这些生活西伯利亚人来说不是笔小数目,竟然只用来换一个消息?

 华夏军医士兵保护下走访附近村庄,免费为这里村民治疗疾病,遇到年纪小孩子,还会留下一些漂亮糖果。很,附近村庄孩子们都知道这些穿着褐色军装,手臂上佩戴着红十字大兵会给他们糖果和饼干,他们出现时很多孩子都会围上去。

 居住这附近人,从开始惊慌,到如今处之泰然,一些年轻单身姑娘,看到明显带有游牧民族血统大兵,还会热情上前攀谈,仿佛已经忘记了这些华夏人是不折不扣“侵略者”

 “喀山,这些华夏人…”

 “嘘。”

 喀山示意同伴不要开口,前面正有一队华夏士兵走过“我们先到村子里,想办法接触一下他们军医。”

 “好。”

 喀山忍不住又看了一眼从身旁走过华夏士兵,眼中闪过一抹热切和一抹激动,却很隐去。

 五天后,喀山一行人从布里亚特返回伊尔库茨克,队伍里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他们完成了此行任务,华夏人答应同他们易。

 “喀山,他们真答应不进攻伊尔库茨克?”

 “是。”喀山点头道:“他们还答应和我们换食物,武器方面会有所限制,但是也有二十支莫辛纳甘步和几百发子弹。”

 这些步哪来不言而喻。

 华夏军队使用步和机基洛夫也看到过,都是德制口径,这些明显是他们从沙俄军队手中缴获。

 若是两年前,这些北六省军队中还是“宝贝”但是现,就连兵蛋子用都是从主力部队换下来瑟步,这些老弹道稳,但后坐力太大,用起来实是不顺手。再加上口径问题,只能全都送进仓库。

 如今换给反抗组织,也是个不错选择。虽说不是一路人,但他们同沙皇不是一路人。

 “华夏人也提出了条件。”喀山继续说道:“他们有一批货物要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运往欧洲,他们要求火车行经伊尔库茨克时,我们不得阻拦。”

 “货物?”

 “是。”

 基洛夫虽然对这批“货物”很感兴趣,但从长远考虑,因此和华夏人恶并不划算。终,他同意了华夏人条件。

 就这样,华夏代表谈判桌上使手段,谈判桌下送钞票,从俄国谈判代表手里得到西伯利亚大铁路贯通欧洲段运输和使用权,又以食品和武器搞定了占据伊尔库茨克反抗组织。

 自此到一战结束,华夏商品将源源不断从俄国人修筑大铁路运往欧洲,打着中立国旗号,避开英国海上封锁和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用罐头,饼干,钢盔以及各种产品换来大把钞票。

 “没船也未必是坏事。”

 李谨言十分关注华俄谈判进程,当看到展部长把俄国人绕得晕头转向,一边咬牙切齿,一边不得不协议上签字时,笑得直拍桌子。

 “不过从铁路上运输,尼德和许二姐就不能继续留比利时了。”李谨言拿起萧有德搜集来关于西伯利亚大铁路所有资料,对照桌面上地图,终目光落了瑞士这个国家之上。

 为了保证货物不中途被截,还得有一定武力,或许该让兵工厂研究一下列车炮?

 至于沿线车站,问题也很容易解决,大不了损失一些,总是能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只要货物进了欧洲,就一切都好说。毕竟俄国同德国和奥匈帝国接壤,一手钱,一手货,怎么从东普鲁士运回柏林和维也纳,是这些耳曼人自己事。至于法国和英国,反正他们有船,自己来运就是了。

 李谨言放下资料,撇撇嘴,等到他手里有了船,俄国再起来,任谁吃了他,都得给他吐出来!

 十月中旬,欧洲西线战场上,盟军和德军奔向大海对称运动终于告一段落,从瑞士到比利时海岸线,绵延了六七百公里堑壕,铁丝网和各种工事,没有任何一方能从正面突破对方,也没人能成功包抄对方侧翼。虽说双方都不甘心,但条件所限,继续跑下去,要跑进英吉利海峡吗?

 德国总参谋部制定了一个计划,德国人不接受失败,他们发誓要英法联军防线上撕开一个口子,彻底击溃他们。

 这个攻击点,选比利时小镇伊普雷。

 若推选一战中倒霉城镇,伊普雷绝对榜上有名。

 一九一四年欧洲战场后一场大战,发生伊普雷,德国第一次发动毒气战,选伊普雷,毒气之王芥子气第一此战场上被使用,还是伊普雷。

 为什么受伤总是它?这句话绝对是对伊普雷真实写照。

 三个星期伊普雷战役,德军和英法联军均死伤惨重,德军大量年轻志愿者死了冲锋路上,英国第一批远征军几乎全军覆没。

 法*队也发挥了超乎想象战斗力,三个欧洲强国绞杀成一团,战场上满布硝烟,鲜血和尸体。

 华夏一战中保持中立,却派出了军事观察团,同行还有美国。或许是华夏药品,钢盔以及罐头等产品对战各国越来越重要,战双方对华夏和美*事观察团还算客气。

 军事观察团和战地记者每隔三天就会将欧洲战况发回国内。这些电报对华夏政府和军队同样重要。

 重炮,机,死冲锋路上士兵,战壕中拼死搏杀生命,洒鲜血,倒伏树木,黑色硝烟…

 这就是战场。

 十月下旬,伊普雷战役已经结束,德军和英法联军都无力短时间内发动另一场同等规模战役,纷纷挖掘战壕,泥泞战壕里舐伤口,积聚实力,等待下一次进攻。

 华夏与俄国谈判也终于有了结果。这份被后世称为《十月协定》条约,曾经被某些专家认定为《满洲里条约》补充,并言之凿凿声称,他们有绝对可靠证据,那就是协定签署前三天,楼少帅发给楼大总统一封电报。电报上内容与协定内容几乎没什么出入,这也是后世人认为这份协定实际上是楼逍利用武力和金钱背后推动原因。

 甚至有人猜测,此时楼逍已经秘密同德国结盟,因此才能迫使俄国答应华夏谈判条件。虽然没有证据,但持有此种观点人仍不少数。

 不管后世评价如何,都无法否认《十月协定》对华夏收回北方领土所起到重要作用。

 条约重要内容就是关于领土划分,虽然额尔古纳河沿岸仍没有明确,但尼布楚和雅克萨确认重归华夏,海兰泡,江东六十四屯也重划归华夏。

 华夏代表对于海参崴和伯力等地归属也提出了异议,鉴于华夏海军短腿,俄国虽然陆地上被揍得够呛,海上实力仍不容小觑,终展长青也没有这个问题上争执太久。

 展部长看着俄国谈判人员,脸上依旧带笑,笑意却未达眼底。

 属于华夏,早晚有一天会全部拿回来!

 《十月协定》签订后,俄国要求华夏军队立刻从赤塔等地撤军,华夏人答应得很干脆,楼大总统当天就下达了撤军命令,北六省军队也于隔陆续撤出布里亚特等地,只是他们前脚离开,喀山就带着反抗组织成员进入了该地,俄军想要重进驻?没有那么容易事!

 与此同时,华夏军队陆续开进了尼布楚和雅克萨等地,当军队进入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时,身后还跟着不少身上穿着孝衣华夏人。

 他们都是庚子俄难幸存者,孟二虎一身白衣,走到江边,扑通一声跪倒,头重重磕地上,久久没有抬起,其余人也同他一样跪倒,仿佛进行某种仪式,长久沉默之后,是一声仿如野兽般嘶吼:“爹,娘!二虎回来了!不孝子回来了!咱们军队回来了!您二老天上可以瞑目了!”

 随着这身嘶吼,哭声,喊声,多年怨愤,悲痛,终于有了宣之所。

 河对岸俄国人,看着这些赤红着眼睛华夏人,听着他们喊声和哭声,没有一个人出声,他们只是匆匆收拾行李转身离开,离开这片他们曾强占土地,很连背影都消失不见。

 随行记者,脸上着眼泪拍下了这一幕。

 镁光灯响起,历史画卷又添上了浓墨重彩一笔。

 十月二十三,占领义州第三师临时指挥部,走进了一个身份特殊客人,一个乔装改扮,带着朝鲜国王李熙亲笔信从汉城来到平壤宫廷内侍。

 “大韩帝国皇帝陛下…”

 内侍尖锐声音让室内人皱起了眉头,一个弹丸小国,三姓家奴,还大韩帝国,还皇帝陛下?

 长期生活宫廷里人擅长察言观,内侍很察觉到众人神色不愉,不敢多废话,将此行目简要说明,并从怀中取出了李熙亲笔信。

 第三师师长赵越看着信封上落款,请他们帮忙?

 这朝鲜国王还真有“意思”

 不过有了这封信,第三师打朝鲜,是不是就“师出有名”?

 想到这里,赵师长示意一旁副官将送信来内侍带下去,亲自去电报室给关北发了电报,随后将几个团长都叫到指挥室,原本少帅命令是义州站稳脚,如今有了这封信,进攻平壤都不是问题。

 至于事情出去,那个朝鲜国王会怎么样,不赵越考虑范围之内。当他不知道这个朝鲜国王打什么主意?既然把心思动到华夏人身上,那就得做好随时给出相应“报酬”准备。

 一点好处不给光想占便宜?做他秋大梦!

 况且,越是这个时候,日本人越不会动他,否则李熙一命呜呼,不坐实了他信上写一切?

 想到这里,赵师长嘿嘿冷笑两声,还真是瞌睡送枕头。

 关北城

 楼少帅接到第三师电报,想到多,他目光缓缓扫过那片狭长土地,随即下令,第三师进攻平壤!  m.pIngGxS.COm
上章 谨言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