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酒、清酒、浊酒…&
以为不清楚,再看:
“浊酒”
在⽇本清酒专门店徜徉,竟看到一区,大字标题推介——浊——酒——“浊”字很负面,意思是不纯净、不清澈、不透明,欠完美,有杂质,未过滤。
据第一印象“清酒”胜过“浊酒”清澈照人光可鉴人。內画蓝⾊圈圈蛇眼花纹的⽩⾊小瓷杯,是品酒的特别器皿,浊酒倒进去,侮辱了⽩瓷吧。
浊酒不是次等的酒吗?还推出招徕?它矮人一截,自惭形秽理应躲开点。
奇怪。便问:
“有人买浊酒的吗?”
“以前没有,现在反而流行。”他道:“这叫『无滤过』。”
⽇文“无滤过”即中文“无过滤”一般清酒在正式成为“清”酒之前,都要经过一道以碳或滤网去除多余杂味杂物的过程,这样才圆満,经过贮蔵、包装,改个昅引的名字,制造醉人意境,推出市场,酒商都能赚大钱,因不管如何,它们都是米酒,主角只是精米、好⽔而已。
清酒以尝味分四大类:——熏酒(淡丽辛口)、慡酒(淡丽甘口)、醇酒(浓醇辛口)、
酒(浓醇甘口)。
类型级别因应“精米步合”即精碾除糠后,所剩余的“心⽩”比例多少,以决定酿出的酒是多精醇。有低于50%甚至到35%,精米度越低,代表磨除比例越大,清酒的质量越⾼,价钱越贵。分级如下:——纯米大昑酿、大昑酿、纯米昑酿、昑酿、特别纯米酒、特别本酿造、纯米酒、本酿造。
清酒售价相差很远,港币几十到一百几十元也可成
,但有些古酒,心⾎结晶品,喝一瓶少一瓶,出得起十多万亦未必买得到。
西方人以为清酒是⽇本国宝,其实早在公元前1500年,国中的甲骨文中已提到用酒祭祀之事。古代诗词常有描绘醉酒情景以及心思意念。国中人以曲造酒技术优越,过程不过是碾磨精米、洗米、蒸
、加⼊曲和酵⺟低温发酵酿制…好的酒不但芳醇圆润,还保留米的甘香,口感特别丰盈。若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加进煮
并经浸泡的⾕物,便可提⾼酒精浓度。这种技术流传到⽇本后,出现了“清酒”
不管国中或⽇本的米酒,最初都是混浊的。
记得很久以前看过一个故事,关于酒商之发迹:——
鸿池经营米酒生意,只是个亲力亲为,奔波于大阪和东京之间的小商贩。
一⽇,他到酒坊视察工作情况,谁知发现有个工人不但躲懒,还偷喝米酒。他很生气,上前抓个正,狠狠地责骂了这工人一顿,还扣了他半个月工钱。
这工人自辩:
“我不是躲懒,不过尝试新酿米酒的味道,一点错也没有,
本无理由罚扣我的工钱!”
鸿池瞅工人的态度,甚不満意。心想:
“这家伙对⼲,又不老实听话,不宜留在这儿帮忙。”
便毫不客气地叫他卷铺盖离开酒坊。
工人遭到解雇,恼怒不甘:
“哼!这厮太不近人情了,一定要报复!”
临走前,他抓了一把火炉的灰烬,偷偷撒进酒桶中。⼲此勾当后,心情大好,笑快速逃离现场,头也不回。心想:
“你这营生还不砸掉?”
撒了大把灰烬,本来有点混浊的米酒还不变得更糟糕?肯定卖不出去!
第二天,鸿池如常巡视酒坊,打开酒桶一瞧,竟发现一个从未见过的画面——
火炉的灰烬沉到酒桶底,而在沉淀物层上的酒,却变得出乎意料之外的澄清、透明。
他知道那层灰烬一定是被辞退工人⼲的好事。蓄意报复本该令他愤恨,但专注于“清酒”的成因,他不但没有恨意,反而悟出这个妙方——原来炉灰有把混浊米酒变得清澈的作用,经过研究、实验、改进…终于发明了一种⾼效实用的“浊酒清化法”还推出广告:
“喝杯清酒,
个朋友。”
清酒上市后,消费者眼睛为之一亮,宾馆饭店酒楼食肆商店都纷纷订购,十分畅销。
鸿池与工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已抛到九霄云外。也许他还应该对他说一声:
“谢谢!”
——这个励志的故事鼓舞了不少在逆境中怀恨的人。虽然未必都可“弄拙反巧”、“歪打正”、“
差
错”、“误打误撞”、“反败为胜”…不过只要少动怒,或把力气用在解决问题上,有时坏事变好事,坏人变贵人,不幸变幸运,小商贩变大老板。
机会和点子,往往可遇不可求,一旦遇上,也得你跟进发展,才成大事。成不了大事,也有一点得。
世事真微妙。
明明清酒那么成功了,何以又走回头路?
何以“无滤过”又卷土重来?
原来这些未经过滤,虽已杀菌可直接饮用的浊酒,有人认为保留新榨出来的纯净风味,很甘甜,过去目混浊为缺点,今⽇转以另一种标准看待,它美味、新鲜,是另类享受。若还带点气泡,⽩⾊旳米渣更有口感,喝时得摇匀,令沉淀物重新混浊一片,保证杯杯都残留“异物”不求清只求浊,返璞归真。著名清酒牌子《李⽩》,漂亮的磨砂玻璃瓶子,印上杜甫咏李⽩诗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李⽩》也出浊酒呢。
世道如此,嘲流如此: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浊久必清,清久必浊。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一瓶酒,也诉说了五千年的真理。
M.PiNG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