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的辩证思考
今天提倡做好事,做善事,提倡见义勇为。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要大力支持,要以身作则去身体力行。不过,我今天要写的有关恩怨的问题,意在提醒,当你做好事,做善事的时候,也要多想一想。因为,事情是复杂的,我们的头脑也得复杂一点。
恩怨,是一个词汇,其实,它所包含的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即恩德和仇怨两个概念。把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捏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词,给我一个不祥的预感,我隐约地感到,施恩之后相继而来的可能是怨。就是说,施恩者所得到的回报,不一定是恩,往往是怨。人往往是以怨报德。
过去我就听说过,有一个老太太被一个车撞倒在地,撞人的车逃逸了。后来的一个出租车赶上来做好事,将受伤的老太太拉到医院。可这老太太竟伤心病狂,她要抓一
救命稻草,一口咬定就是这个出租车给撞的,令他有口也难辩。
今天网上又有一个报道,说,一个张姓人家,资助一个中学生,让他得以读完初中。可后来他在北京的传销中被骗,损失数千元,无法弥补,于是为了钱,竟杀死了他恩人全家六口人,抢走了现金和存折。
为什么要专找恩人杀呢?原因很简单,恩人家,把他作为亲人相待,不加防范,所以他最熟悉,作案也最方便。类似的杀害恩人的事例,多有报道,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当然,一般的情况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还是无所谓的。历史上此种事也不少见。
三国时吴国的一个重要人物顾荣,吴国灭亡后到了晋朝为官。一次到别人家去做客,吃饭时,他发现端
的侍从好像很想吃
的样子。于是,就把自己的烤
给他吃。同桌的人笑他多事。他说:“怎么可以有人天天端着
,却不知道
的味道呢!”
这是件小事,微不足道。可是后来,在战
中,顾荣每到危急时,常有一陌生人前来相助,一问,原来就是当年吃顾荣送的烤
的那个人。
你看,这一点小恩惠也得到了回报。当然,做好事,不应想到回报。其实不想,也可能有回报。相反,如果一个人常做坏事,那可能就很不同了。一般,肯定会报应到头上来的。因为,害人者,人恒害之,这是必然的真理。
照理来说,做好事还不好吗?好,但是,这里并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即使是在一个家庭里,情况也是复杂的。如在像过去的大家庭里,有几房儿媳妇,媳妇做好事,就得小心。否则,招来的不一定是好结果,而可能是忌恨,可能是怨。
《淮南子》一书中提到:“人有嫁其女而教之者,曰:尔为善,善人疾之。”就是说,你做好事,别的想做好事的人就会忌妒你。
《世说新语》中也记载了大致相同的故事。
说,赵母嫁女,女临去,其母告诫说:“慎勿为好!”即,千万不要做好事。她女儿问,不做好事,可以做坏事吗?母亲说,好事都不可做,恶事就更不可做了。
这位赵母,很有名,也很有才。做过《列女传解》。她的“慎勿为好”言论,有人评价说:“此言虽鄙,可以命世人。”就是说,这话虽
俗,但可以警戒世人。因为,有人做好事,就有人妒忌你做好事。事情是复杂的,人的头脑也得想的周密全面些,不要遇事一味蛮干。
古人说:“君子送人以言,小人送人以财。”这话中有深意,很值得玩味。我也想到,人积财不是安全之道,送人以财更往往事与愿违,招来的常是以怨报德。就我自己来说,我不爱财,并视积财为险途。当然我也无财送人。如果在人遇事精神低
时,及时开导他,让其重振精神,走向正途,我看,这是对人最大的施恩,且不会招来不测。有恩于人,而无怨的烦恼,不是更可取的吗?
救人于危难虽可圈可点,但世路狭窄,人心叵测,当你决定要做好事的时候,难道不应多想想吗?
m.pINg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