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问题倭刀
在那些⽇本礼物中,赵旉最感趣兴的自然是世界历史上三大名刀之一的倭刀了,可是当他兴冲冲地拿了一把找人对练了一下,效果却令他非常失望,连⽩蜡杆都砍不断,碰到铁制兵器立刻缺口,这种武器还有实用价值吗?
“是倭刀名不符实吗?不可能,除非近千年的历史中见过倭刀的人都是傻子。那么是此时⽇本刀的工艺还没成
?有这个可能,但即使是最早期完全仿制唐刀的⽇本刀,也不至于废成这个样子,连大宋便宜的制式兵器也不如啊?”赵旉苦思不得其解,这时他突然想起詹会龙回来后曾与他说过的那场格斗,据说那把⽇本刀能一下子劈开蛮牌,然后又破开铁⽪护腕令张子盖手下的那名卫兵受伤,和自己现在看到的情况简直是天差地远,赵旉不由皱了皱眉头“不对,这刀有问题”
于是,赵旉便派人将张子盖请来,借他那把刀比较一下,结果赵旉刚把那柄大太刀拿到手里就知道问题所在了,因为他居然差点脫手“好重,比那批倭刀重好几倍,难怪不一样”
随后赵旉在征得张子盖的同意后,让其用那把大太刀猛劈平清盛送来的那些倭刀,结果当他将那些倭刀几乎全部砍断之后,那柄沉重的大太刀居然还能用,赵旉看到眼前令他难以相信的一幕,一时间说不出话来。赵旉并不认为平清盛有心戏耍大宋,谅他也没那个胆子,而且要是这样的话,他就应该只送倭刀。后来赵旉想办法搞来一把进口的倭刀对比了一下,发现它还不如平清盛送来的那些,就更坚定了这一想法。
由于远航⽇本自己也有份参与,担心赵旉怪罪的张子盖对此颇为上心,还特地通过他叔⽗的关系找来一些江湖人士进行分析。最后张子盖得出的结论是,平清盛送的那些倭刀华而不实,战斗的时候连普通的
刀都未必比得上,而张子盖的那把大太刀制作精良,又是相当于斩马刀的重型兵器,对砍出现一边倒的局面其实是理所当然的事
看到张子盖虽然担心自己怪罪,却依然实话实说,赵旉对其不由增添了几分好感。说实话,在当初听到詹会龙与张子盖结拜的时候,赵旉心里是颇为不快的,他一向不喜
属下和人结拜,因为这些江湖义气很容易令他们因私废公,而且他想当然地认为张俊的侄子恐怕也不是什么好鸟,自然就更加不⾼兴了。
不过,现在张子盖的表现却令赵旉对其大为改观,再回想到詹会龙对其的评述,赵旉不由生出了招揽之心。张俊听到后⾼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出言拒绝呢?经过商议,赵旉决定在这次北伐结束后,任命张子盖担任即将组建的海军陆战队的主将,原定主将詹会龙则改任参军,这也符合他文人的定位。
确认那批倭刀质地低劣后,赵旉居然没有生气,因为他已经想通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不能怪平清盛,因为这是出口商品的通病,赵旉想到了一个很好的参照物,那就是陶瓷。历史上国中出口到西方的陶瓷不知道有多少件,可最好的那些陶瓷器却无一不是国中人自己购买的,这是因为在古代各大文明间缺乏
流的情况下,西方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比国中人更加了解瓷器的优劣。
而且商品是按照购⼊者的需求制作的,其⾝上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购⼊者的烙印。⽇本本国的武士购买倭刀是为了拿来作战的,所以更加重视质量而非外形,可国中的军人兵器由朝廷统一制作,而民间习武之人也都有自己的惯用兵器,很少有人会想到买外国兵器来用,结果实际海上商们从⽇本买来的倭刀,一般是卖给那些纨绔弟子把玩的,所以美观第一,质地反而不怎么重要了。而平清盛准备礼物是为了送给大宋的皇帝,自然是按照宋人的要求选刀,结果就搞出了这么大一个乌龙
为了让詹会龙和张子盖安心,赵旉将他们二人叫来说明了一下,两人却忙不迭地谢罪,因为若是他们细心一点,当时检查一下,也许就不会弄出这样的笑话了。看到两人战战兢兢的表现,赵旉不由一阵好笑,拿起一把倭刀(当然不是那把大太刀,现在的赵旉可挥不动。)双手握持举过头顶,使出了前世在网上看过的一种⽇本刀法,那就是完全不要命的“萨摩示显流”因为他就记得这种最简单的
由于赵旉此前从未认真练过,记忆也已不太清晰,而且他现在的⾝体还未充分发育,使出来的“萨摩示显流”连“徒具其形”都称不上。但观察仔细的张子盖却发现这与他叔⽗张俊自创的所谓“搏命杀法”在原理上是一致的。
那就是只攻不守,在双方实力相近的情况下,此招使出后无法闪避、无法招架,只能对攻,力強刀重臂长胆大者胜,败即死,而且倭刀尤其是大太刀,远比大宋的那些制式兵器更适合拼命。于是,虽然外表稳重细致,但骨子里也和叔⽗一样,是一个亡命之徒的张子盖,很快便弃用了他原来的武艺,而一心一意练起这种专门为大太刀设计的凌厉刀法来
在接到催促进兵的圣旨后,岳飞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率领全部兵马北渡⻩河,寻求与金军主力决战的机会,而河北的防务则完全转
给了卫军。不过岳飞并没有按照圣旨的要求
进河北,而是选择了向河东方向进攻。岳飞这样做,很显然是考虑到了河东多山,对以步兵为主的岳家军来说,远比平原为主的河北要有利得多。即使是岳家军这样顶尖的精锐,运用撒星阵这一特殊的战法,要在平原地区与骑兵对抗,也是很吃力的啊!
不过,岳飞却不知道,河北虽然因为平原地形在战术上不利,却因为临海而可以通过海运补给粮草军械甚至是投放援军,从而获得战略上的优势。对于这一点,是赵旉疏漏了,岳飞虽然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但他的思维依然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的局限,赵旉与他几乎没有进行过深⼊的
流,又怎么能指望岳飞自己产生制海权的概念呢?
赵旉连忙找来虞允文和吴璘,三人讨论了一会,都认为实在没办法的时候,只能让王彦他们下山支援了,只是想到这两位之间糟糕的关系,大家都感到心中没底。不过这已经是大家能够想出的最合理对策了,至少要比卫军渡河增援好得多。且不说卫军另有任务,即使他们有这个余力,在岳飞陷⼊困境时渡河也是自寻死路的行为。而岳家军之所以能够从容渡河,是因为金军新败,不得不收缩兵力的缘故,如果岳家军受挫,金军得势的话,他们可不会再放过“半渡而击”的机会
当然,凡事有弊必有利,岳飞
进河东之后,取胜的难度会小一些,而且这样一来,按照就近原则,金军几乎肯定会从陕西出兵增援。事先得知这一结果,卫军便可以更早地展开行动,得手的几率无疑将进一步上升。只是大家的休息时间就此结束,接下来赵旉和他的部下们都将忙得不可开
了
m.PinG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