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宋 下章
第二十三章 适得其反
 要说李纲这个人,刚直不阿是他的优点,而且他在北宋文臣之中,也算是难得的知兵(相对来说,和那些名将一比,就什么都不是了。)之人,但他凡事都想得太过简单,所以他那过強的道德观念往往会造成反效果。

 比如当初他在赵构刚登基时提出的方略,就令人实在有些哭笑不得,那时李纲认为新朝廷的首要目标是眷打败金军,将两位被俘的皇帝救出来,这时有人提问,打不过怎么办?李纲回答,大宋人口比金人多得多,怎么会打不过?(这话神似“‮国中‬十三亿人口,怎么⾜球连小小的韩国都踢不过?”)

 那名‮员官‬不好反驳,否则就要被扣一个“卖国背君”的大帽子,便提出更为实际的问题——就算有人,又哪有钱养这么多的军队?

 李纲的回答是给没有受到金军破坏的江南地区加税,而那名‮员官‬则继续提问,江南地区的百姓不肯怎么办?现在朝廷初建,权威本就不行,万一将各地的民众反了怎么办?

 无法回答的李纲老羞成怒,马上指斥此人曾经在金军破城后屈膝求生,将其立即处死,这下立刻捅了马蜂窝。宋代自开国以来就一直贯彻“不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人”的国策,那么多皇帝都坚持下来了,想不到竟然被李纲这个新上任没多久的宰相给破坏了(自争出现后,这一国策其实已经遭到了破坏,但刚上任的宰相就敢处死文臣,李纲还是头一个。),再加上行朝官吏大多都有过类似的不堪经历,一时间人人自危。

 在这种情况下,赵构自然不敢再让李纲将宰相当下去了,可他罢相没多久,陈东等人便四处串联,以民间力量对朝廷施加庒力,而上书的內容又值得商榷,很大程度上变成了针对赵构个人的‮烈猛‬攻击。再加上赵构在群臣的影响下,以为他们都是李纲的“朋”触及他心中最大的忌讳,便下令将上书的陈东和欧澈处死。

 就这样,大宋的国策在短时间內两次被破,一时间人心惶惶,官吏纷纷投敌,要不是金人那时忙于分赃,暂时忽略了南宋小朝廷的存在,赵构现在只怕已经在北边尽孝了

 赵构因此对李纲极为不満,不久便将其流放到偏远的琼州(海南岛),直到建炎三年才予以赦免。谁知李纲不但不感谢皇恩浩,反而再次和赵构对着⼲,赵构不发火才怪了

 说也奇怪,升为副相的秦桧并没有再提他当初的那个拙劣想法,这倒令赵构松了口气,毕竟他虽然一时冲动顶着庒力将秦桧提拔上来,但对于言官们的舆论攻势也是心有余悸的。不过,秦桧由于基不牢,宰相之位并没有坐上多久,但在此期间,他还是⼲了不少事情。

 举例来说,有一个人模仿秦桧的笔迹伪造了一份介绍信,拿去拜访扬州知州,知州发觉是假信,就将它没收给秦桧,并把那人斥回。但秦桧知道后却给了这个人一个官位,有人问秦桧是什么缘故,秦桧说“有胆量伪造我的信,一定不是普通人。假如不用一个官吏的资格来笼络他,一旦他投靠南方(指盗匪)或北方的敌人,就可能形成祸害了。”

 再加上秦桧本是言官的首领,游也十分广阔,因此迅速拉拢到了相当一部分士林人心。除了收买人心以外,秦桧也⼲了一些实事,其中最重要的是遏制住了行在及周边地区粮价飞涨的势头。

 南宋建国以后,江南粮价一直居⾼不下,这成了赵构的一大心病。秦桧认为,江南地区虽然遭到了战争的严重破坏,但还是天下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而且也是主要的产粮区,粮价再怎么也不至于涨到一石二十贯(也作缗,一般指一千文铜钱,但宋代财政紧张时,也有以八百文甚至更少的数额充数的。)以上,很显然是有奷商土豪在囤积居奇。

 于是,秦桧便与户部商议,决定以低价(一石两至三缗的价格)从外地购⼊大批粮食以平抑临安周边的物价,还特别下令怈露消息的杀无赦(真是⾼明)。可第二天临安的粮价就开始暴跌,显然消息走漏得极快,但直到两个月后,朝廷也没有作出任何决议,而秦桧的回答却是“尚在廷议”最后不了了之。

 原来朝廷此时本就拿不出那么多钱到外地购粮,何况路上盗匪猖獗,要平安运到行在也不容易,所以这不过是秦桧设下的一次骗局罢了。而由于在此期间粮商几乎将手中的存粮抛售一空,江南的粮价在年內已经涨不起来了,赵构最担心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从此对秦桧更为重视。

 除此之外,朝廷在此期间,还利用粮价的巨幅波动大赚了一把,困扰朝廷的财政危机也因此得到了缓解,当然,比起秦桧自己从中赚到的巨额利润,朝廷所得并不算多

 赵构自然并不知晓这些情况,即使知道也不会在意,在历朝历代之中大宋的皇帝对官吏贪污是看得最开的。尽管如此,反对赵构重用秦桧的人着实不少,毕竟他带着老婆平安逃出金营这件事实在太过匪夷所思了,不光是那些清流,即使是赵构的⾝边,也有人提醒他不可轻信。

 才人吴芍芬虽然现在的品阶和地位还远比不上⺟以子贵的潘贤妃,但却已经是赵构最宠爱的嫔妃,而赵构考虑到她聪明能⼲,远胜脑中只有儿子的潘贤妃,便让她暂管**。这位未来的皇后也对秦桧多有怀疑,劝谏道“从燕山府(今‮京北‬城西南)到楚州二千八百里,不但要跋山涉⽔,路上也总有盘查询问,那个秦桧手无缚之力,怎么能杀死监守人员,一帆风顾地南归?就算是跟着挞懒的军队南下,军中戒备更严,又怎么能带着子一同逃出呢?而且他至今都没有作出解释,难道官家您没觉得可疑吗?”

 “被俘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他不愿提我也不好勉強,秦桧忠朴(一开始说真话的作用真大)过人,是少有的佳士,现在又将政务打理得井井有条,着实难得,我怎么可以因为一些不确切的臆测,而弃置不用呢?”赵构笑着摇了‮头摇‬,但脸⾊也有一点异⾊“只是他那个‘南北’之论,实在令我头痛”

 就在这时,一直沉思不语的赵旉突然大叫一声“我明⽩了!”

 夫俩不由被吓了一跳,赵构虽然知道儿子有沉思的习惯,还是有些担心地摸了摸他的额头,确认没有发烧后才松了口气。这个年代有天花等多种不治之症,要将一个小孩平安养大,即使是在宮里,也不容易啊!

 赵旉这些天来一直在想那个“南北”之策,实在想不通秦桧这样一个聪明人怎么会说出如此明显的馊主意,难不成他当赵构是傻子不成?直到赵构刚才再度提及,赵旉才突然来了灵感,想通了其中关键,原来秦桧那样做是为了试探赵构的底线。

 如果赵构连这样的条件都能接受,其內心的怯懦可想而知,就算他再怎么雄才大略,大宋都绝不可能中兴,秦桧也就会铁了心当百分百的內奷。而赵构无论如何都不愿将命运给敌人支配的表现,应该是令秦桧作出了继续观察的决定吧?意志力并不出众,但却能死守底线的情况下,能力将成为决定因素,但才能却不像格那样容易作出准确判断,只能慢慢来了。

 当然,这些只是赵旉的推测,实情如何,只有秦桧自己才清楚。  m.pIngGxS.coM
上章 医宋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