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那时汉朝 下章
166
 ⽇期:2008-10-22 15:47:34

 

 第二十九章 苦闷的贾谊

 


 一、天才贾谊

 让我们就此搁下刘长,去看望一个长期陷于苦闷中的人。此人,正是汉初著名政论家及思想家贾谊先生。

 贾谊,洛人。生于公元前200年,才华盖世,当世无可匹敌,俗称天才。据《史记》载,贾谊年十八,背功一流,闻名于郡中。所谓背功,就是背书的功夫,书目则为诗书礼易之类。

 司马迁说,努力种田,不如遇上丰年;努力做官,不如遇上赏识你的⾼官。对此,相信贾谊是深有同感的。当他闻名于世时,立即引来当地⾼官的目光,此人正是河南郡守吴公。吴公听说贾谊有才,收其门下,倍加宠受。然而,刘恒刚当上皇帝之时,也想提拔有才的⾼官,他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天下第一,并且跟秦朝丞相李斯同出一邑,于是提拔他为廷尉。

 那时,吴公对刘恒说,我这里还有个才华出众,诸家百书无所不通的青年仔,您看能不能给他安排个职位。刘恒一听,这等买一送一的好生意,当然接下。于是刘恒把贾谊召来,升为博士。

 ⾝为博士的贾谊,从此有机会⼊朝参加议政。当时,他也才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于当朝最为年少。这样没什么不好的,凭什么议政的时候总是一帮老头子在那里指手划脚,抱⾜不前。青年人啊,就像早上的光,犹如晨光里的新鲜空气。对于长期泡于‮府政‬机关的⾼官来说,的确需要一种清新的光和空气冲冲这満朝的气。

 而贾谊,恰好満⾜了这部分人的期望。

 事实上,贾谊并没有辜负众人的期待。每当刘恒颁诏,诸老先生不能言者,贾谊都能对答如流,侃侃而谈。更让这帮老头子佩服的是,贾谊说出了他们想说却不能说的那部分。说⽩了,就是贾谊趁着年青气盛,敢说敢做,多了奋勇,少了顾忌。

 没有人说这是不好的习惯。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年青人嘛,就应该表现出年青人的个。如果贾谊装像一幅老态龙钟之举,那他就不是真正的贾谊,也不是什么鸟天才了。贾谊的才华不但受到众多⾼官的赞赏,更受到了刘恒的喜。于是,只一年之余,贾谊就在一片惊呼声中,被刘恒破格升为太中大夫。

 还是后生可畏啊。这可能是満朝大佬们对贾谊的最⾼评价。

 可畏的贾谊乘势而进,继续表现他过人之才华。于是,贾谊对刘恒说,汉朝都建立二十年余了,天下和洽,竟还使用前秦服饰和制度,实在不应该了,现在应该破旧立新,弄出汉朝人真正的风格来。

 有必要待一下,当初刘邦搞定天下的时候,不知是出于惰,还是心力不⾜,把秦朝那一套服装及官名等‮家国‬制度全都套在汉朝⾝上。秦朝只有一样东西是刘邦不能接受的,那就是秦仪。刘邦之所以拒绝它,是因为它繁锁。后来,叔孙通拍着膛说,‮国中‬是礼仪之邦,哪有‮家国‬是不讲究礼仪的。陛下你不要害怕礼仪,让我来把秦仪改造一下,肯定能适用您的。

 果然,经过叔孙通改造的秦仪,刘邦⾼兴地接受了。可是除此之外,汉朝⾼官穿的服装还是黑⾊为主⾊调,这是秦朝的颜⾊;汉朝的官名,也一字不改,全部沿袭了;还有秦朝以十月为岁首,也被汉朝沿用如今。

 贾谊认为,人可以偷赖,但不能赖到不管事的程度啊。现在是到了改正朔,易服⾊制度,定官名,兴礼乐的时候了。

 贾谊当然不是心⾎来嘲,或者是为出风头提出以上建议的。事实是,贾谊之所以提出以上数条,是有理论为基础的。这个理论,就是曾经被历朝历代皇帝认可的“五德之运”学说。

 曾经,秦始皇赢政同志就认为,周朝主火德,颜⾊尚⾚。而秦朝推翻周朝后,得的是⽔德,颜⾊尚黑。既然如此,那么秦朝就应该建立符合五德之运的‮家国‬制度。于是,秦始皇把周朝以正月为岁首改为十月为岁首;⾐服及旗帜通通为黑⾊;数字以六为纪,符节、法冠均为六寸,舆六尺,乘六马,六尺为步;最后连⻩河也不放过,改名为德⽔。

 现在呢,时代早变了。所以,贾谊认为,据五德学说,汉朝得土德,克了秦朝的⽔德。既然这样,汉朝也应该建立符合⽔德的一切规矩。土德颜⾊尚⻩,所以汉朝人不要再穿过时的黑⾐了,应该与时俱进改穿⻩⾊⾐服。还有,汉朝也不能以十月为岁首了,应该改为正月。汉朝的官名也不能用秦朝那一套了,应该改名。还有一个重要的,即数字不能以秦朝的六为主了。土德的吉祥数字是五,以前是六六大顺,现在应该改叫五⾕丰登,一切皆以五为单位。

 当然了,如果刘恒喜,可以把⻩河改土⽔。

 然而,当贾谊的报告传到刘恒那里时,刘恒把它搁下来了。更改岁庚的事情就⻩了,从此没了下文。可是不久,贾谊继续发表新的意见。很幸运的是,这个新的建议被刘恒采纳了;很不幸的是,贾谊因为此建议得罪了周等人,从此难跃一步。

 贾谊的建议是这样的:更改‮家国‬法令,遣送列侯回封国养老。

 对刘恒来说,贾谊此建议,他举双手同意。道理是明摆的,⾐服的颜⾊和官名,改或不改都无所谓,实用就好。刘恒本⾝就是一个节俭之人,也不想去追求这个嘲流。至于岁首哦,怎么改都是十二个月,也无所谓了。换句话说,对于这种浪费精力的烂事,不值得去那个心。

 但是‮家国‬法令就不一样了。秦朝的制度大家都是知道的,那是地球上最苛刻的法制。如果非用一句不厚道的话来骂,那就是简直没人。刘恒呢,读老子的《道德经》,他知道⽔能载船,亦能翻船的深刻道理。当然了,这个法令前几任主政的皇帝或皇后多少都改过些,但是远远不够。所以,刘恒必须改得彻底些,以达到医治本的作用。

 再且,遣送列侯回封国,简直就不是一般的符合刘恒口味。像周这帮人,就像一把悬在头顶上的达尔摩斯利剑,让人总是坐不安席,睡不成眠。正所谓一朝君来一朝臣,现在该是到了换⽔的时候了。

 于是,刘恒马上把贾谊此条建议变成现实,颁布出去。

 这下子,周和灌婴等人就跳起来了。怎么让他们不跳呢,刘恒此举热心踢列侯回封国,摆明就是想让他们这帮老家伙退休,从此提拔自己的人登台。这样的话,打江山的是他们,坐江山的刘恒,享受江山的却是一些莫名其妙的人。这简直就是欺负人!

 那怎么办?就这样被送回老家了?办法还是有的,那就是拖!能拖一天就是一天!大家都不回去,看你刘恒怎么整下去!

 于此同时,他们已经把此条建议的始作俑者贾谊恨到骨子里去了。贾谊,你给我记着!我想,这是周和灌婴等人最想对贾谊说的话了。  M.PiNGgXs.COm
上章 那时汉朝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