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下章
二七二章 对策
 二七二章对策

 就几天的功夫,淞沪战场的态势已经基本恢复到了上一世的模样,但是,双方的力量对比却大大不同。

 上一世,日本高层一开始并没有想要全面开战,他们只是想打局部战争,继续施行蚕食的策略,但正如侵入华北的军一样,仗打的太顺利了,领兵的将领便不断扩大战事,最终导致中之间的战争全面爆发。

 因此,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之后,一开始,军投入战场的部队只是海军陆战队,然后,随着战事扩大,又投入了两个师团,后来见打的不顺利,就又投入了三个师团,最后总共投入了八个师团六个旅团,三十万人,但这一世,韩立洪不用想也知道,军必定一开始就投入了重兵,其规模至少得是三四个师团的兵力。

 如果他估计的没错,军一上来就投入三四个师团,甚至是四五个师团的兵力,而守军这一方呢,因为蒋介石的轻忽和可恶,把原本准备入投入淞沪战场的军队调去了西安对付**。

 敌我双方的这种变化,就又导致了另一个结果,使得战事演变更加迅速,以致南京政府极可能来不及像上一世那么调重兵进入淞沪战场,所以,这次淞沪抗战的结果极可能不会像上一世那么惨,但会结束的更快。

 轻轻叹了口气,韩立洪道:“一方偷袭成功,一方猝不及防,结果不难料想。”

 宋哲元又问道:“那…我们怎么办?”

 韩立洪闭上了眼睛。

 他以为彻底改不了历史的走向,但没想到,还是没有,历史还是固执地按照原本的走向前进着。

 只是,南京大屠杀的惨剧还会发生吗?汪卫还会投敌,还会有那么多的国民军队投敌吗?

 他之所以手段异常酷烈,就是想以这种酷烈的手段给方方面面以警告,避免惨剧的发生。

 但,可能吗?小鬼子都是畜生,会不会反而变本加厉?

 半晌,韩立洪睁开眼睛,道:“军座,请阎锡山、韩复榘来京。”

 ――――

 阎锡山和韩复榘来的都极麻溜,接到电报就来了。这二位,现在全都麻爪了。

 阎锡山先到,因为给他发的电报早些。

 宋哲元亲自到机场接,然后,陪着阎锡山到了香山的双清别墅。

 客厅里只有韩立洪一个人,

 阎锡山不认识韩立洪,见客厅里只有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他有些不解。

 宋哲元给阎锡山介绍道:“百川兄,这位是韩立洪,他既是二十九军的情报处长,也是黑神军的大当家。”

 阎锡山一听,眼珠子差点没鼓出来,但随即,他就知道这是真的,因为宋哲元没必要在这种事上欺骗他。

 阎锡山是生意人,讲究个和气生财,长袖善舞,所以立即对韩立洪表达了十二万分的敬意。

 三人坐下后,谈了一下上海的形势,然后,阎锡山道:“大当家,你说这可咋好?”

 沉片刻,韩立洪道:“长城是守不住的,平津也将失陷,我想跟阎主席提个建议。”

 阎锡山一听,心里就是一哆嗦,他知道韩立洪说的都是事实,不是吓他,于是赶紧道:“大当家的,你说。”

 韩立洪道:“我想请阎主席把孟县、平定、昔、和顺、辽县、涉县五县由二十九军驻防。”

 这五县都是山西与河北的界县,韩立洪的意思是让宋哲元的二十九军替他守边。要是没事儿的时候,这自然不行,但现在,他求之不得。

 “可以,可以”阎锡山赶紧应道,然后又对宋哲元道:“那就有劳明轩了。”

 宋哲元笑了笑,没说话。

 韩立洪又道:“阎主席,一旦军占领河北,山西的处境就将极为艰难,所以为了挖掘最大的潜力,这五县得要把土地分给百姓。”

 太原是阎锡山的命子,只要保住太原没事儿比什么都重要,阎锡山一咬牙,道:“行”

 韩立洪道:“长治、晋城、运城三地交给**。”

 长治、晋城、运城是山西与河南的界地,但把三地交给**可跟交给二十九军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阎锡山不说话了。

 韩立洪道:“阎主席,待会儿韩主席就会到,我会建议韩主席把灵宝、陕县、孟津、济源等地交给**。”

 灵宝、陕县、孟津、济源等地是隔着太行山脉跟运城、晋城、长治等地界的地区。

 韩立洪又道:“阎主席,在这些偏僻苦寒之地,只有**有本事在短时间内把老百姓组织起来,使这一带成为铁墙铁壁。”

 顿了顿,韩立洪继续道:“阎主席,这样一来,晋绥军和中央军只要守住晋北大同一线就可以确保山西无忧。”

 迟疑了一下,阎锡山道:“这怕对蒋先生不好代。”

 沉默半晌,韩立洪道:“阎主席,只要黑神军在华北一天,即便太原失陷敌手,等到将来光复的那一天,太原还是阎主席的。”

 怦然心动,阎锡山道:“大当家的,我答应了,但是,我有个条件。”

 韩立洪道:“阎主席请说。”

 阎锡山道:“我要大当家的和周恩来周先生都到场,再由明轩兄做个见证。”

 点了点头,韩立洪道:“理该如此。”

 ――――

 下午两点,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到了。

 与韩复榘的会谈要比阎锡山痛快多了,韩立洪答应一旦山东失陷,会给予其庇护之后,韩复榘就赶忙答应了。

 山东无险可守,军不论是从南来,还是从北来,他都跑不了。

 韩复榘和蒋委员长结的那叫死仇,一旦地盘没了,要是落在蒋委员长手里,那就百分之百是落在后娘手里了。

 当然,除了这个,达成的协议还有山东的工矿企业,一旦上海失守,这边就立刻动手。

 ――――

 李瑞同现在可以直入书记处,**的巨头他想见谁就可以见谁,什么时候都可以。

 李瑞同打交道最多的还是总理,他办公的院子跟总理办公的院子距离还不到一百米。

 接到总部的电文,李瑞同把电文放在电文夹里,亲自去见总理。

 总理是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不论是敌是友,没有不被总理所折服的,李瑞同自然更不必说。

 李瑞同进来时,总理正在写东西,见李瑞同进来,他道:“瑞同来了,稍等一会儿,马上就完。”

 李瑞同赶紧道:“周先生,您忙。”

 等周恩来把笔放下,李瑞同道:“周先生,这是大当家给您的电文。”

 接过电文一看,总理的眼睛就亮了起来。

 ――――

 上海一开打,长城这边立刻就消停了,军全面停止了进攻。

 人们关注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上海。

 上海的战事很是出乎韩立洪的意料,军一上来就投入了四个师团的兵力,但战况竟然比上一世打的好多了。

 仔细研究过后,韩立洪这才明白其中的原因。

 国民的军队历来都是一的士兵,二的基层军官,三的高级指挥官,不入的该死统帅。

 这个模式,在淞沪抗战中体现的极为明显。

 国民从蒋介石开始,到那些高级指挥官,他们的脑子大都是一弦,就是跟德国人学,阵地战,寸土必争。

 如果火力占优势,或者说持平,这都没什么,但要是火力明显弱于敌人,那这就跟找死差不多,而国民军队一直依循的就是这种找死的模式。

 可以说,几次大会战的结果尽管大都是惨败,但也给日本人造成了极大的杀伤,不过,这不是蒋介石和那些饭桶将军的功劳,而是广大普通官兵舍死忘生,用血之躯拼搏出来的结果。

 江南河网纵横,极其不利于日本机械化大兵团作战,如果统帅稍稍稍稍稍明智一点点点点点,就不该局限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应该把战场扩大,把军引进河网纵横地带。

 上一世,蒋介石没这么做,他把大量部队都调到上海附近与军作战,几十万人拥挤在狭小的水网地带,使得士兵最多只能趴在一米深的战壕里任凭敌人飞机大炮轰炸。

 这方面,李宗仁在其回忆录描写的最为精准:淞沪战场离苏嘉路第一道国防线尚有百余华里。战场上人数既多,又无险可守。敌海、陆、空三军的火力可以尽量发挥,我军等于陷入一座大熔铁炉,任其焦炼。敌方炮火之猛,猛到我炮兵白无法发炮,而夜间又无法寻找目标,只是盲目轰击。所以淞沪之战,简直是以我们的血之躯来填入敌人的火海。每小时的死伤辄以千计,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抵抗外倭的历史上,鲜有前例。

 放着建好的国防工事不用,拿无数士兵的生命去血拼,犯这种低级错误,统帅就已经该死了,但比之其后发生的事儿,这又不算什么了。

 军从杭州湾登陆之后,淞沪会战已经注定失败,就在部队准备撤离的时候,我们伟大的蒋委员长却命令部队再坚守一个星期,以等待国际联盟开会讨论制裁日本政府的决议结果。

 这一道命令,让本可以有序的撤退演变成了空前的大溃败。

 当时的景象真是惨到了极点

 官兵们都怕被军抄了后路而争先后撤,几条窄小的公路挤满了几十万大军和成群结队逃难的老百姓。部队的建制全被打,官找不到兵,兵也不想找官,所有的人都不顾一切的向西奔跑,物资和东西弃之一地,伤兵们呻地躺在路旁,军的轰炸机在头上狂轰滥炸,地下的军在后面紧迫不舍,所有的后撤公路上是极度的混乱。

 到处都是瓦砾废墟、折断的电线杆、杂乱的电线…满目疮痕。路边溪塘里漂浮着数不清已被水浸泡多天肿大尸体,更凄惨的是路旁躺着哀叫的伤兵:“做做好事呵,补我一

 在撤退途中,经过了两道倾注无数财力人力物力修筑的国防工事,吴福线(苏州-福山)和锡澄线(无锡-澄江)。

 按照战前的作战计划,在上海地区进行一定的抵抗后要逐次地退到这两道国防工事内以作持久的防御战。

 但是,蒋介石置战前的作战计划于不顾,胡乱指挥,致使全军大溃败,所以,溃兵溃逃到这两道国防工事时,由于各部队的建制已被打,部队无法进行集结和调动,身后又有军紧紧地追赶,在这种情况下,大部队无法利用这两道国防工事进行有效的抵抗,极少数掩护断后的部队又找不到工事的门钥匙,因此,几十万大军只好纷杂拥挤着,穿越这两道耗费无数财力建成的工事径直奔西而逃。

 凡此种种,淞沪抗战,我军将士死伤四十余万,而军只要不到区区五万。

 仅此一战,蒋介石就死有余辜。

 这一世,因为军的大兵团突袭,而蒋介石又疏于防范,便差,避免了上一世的悲剧。

 战场被动扩大,大大地减少了我军将士的伤亡。

 这一方面是因为不用几十万人挤在狭小地带,更因河网纵横,使得军的机械化装备不容易发挥出应有的威力。

 再者,这次,两道国防工事充分得到了利用。

 上一世,淞沪抗战打了三个月,这次会打多久?

 ――――

 灯下,阎锡山仔细地翻看着一册文件。

 文件是黑神军送来的,内容是关于建设山西的纲要。

 阎锡山已经一连气看三遍了,他是越看越放不下。这份纲要真是太吸引他了,比他一向最看重的钱都更有吸引力。

 山西好,他阎某人就好。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而且,这简单的道理中还有朴素的感情,有他阎锡山对家乡的一份感情。

 如果真按照这份纲要建设山西,那山西之鼎盛,指可待,山西必将成为世中的世外桃源。

 阎锡山不得不叹服,韩立洪不仅在政治上军事上的能力出类拔萃,领袖群伦,搞经济那更是高手,跟人家一比,他狗不是。

 把纲要合上,放在桌面上,阎锡山闭上了眼睛,头靠在椅子背上沉思,他的右手放在了纲要上,手指轻轻地叩击着。

 韩立洪把一切都想到了,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黑神军太厉害了,如果果子了,黑神军会不会一脚把他踢开。

 如果换一个人,在他这一亩三分地,他不相信有人能做到这个,但对黑神军,他没有一点信心。

 照理说,黑神军和**,尤其是周恩来的口碑非常好,应该能信得过,但这种军国大事,口碑再好这心里还是没底。

 静坐了半个多小时,阎锡山突然睁开了眼睛,命令道:“来人。”

 侍从副官立刻推门进来,道:“主席。”

 阎锡山道:“叫人,开会。”

 这都大半夜了,突然开的哪门子会?当四梁八柱陆续到了之后,人人的脑门子上都画了个大大的问号。

 把纲要扔过去,阎锡山道:“你们看看这个。”

 一个个大致翻看过之后,人人脸上的睡意都一扫而空,眼珠子全都贼亮。

 在这份纲要中,唯一负面的东西就是土地政策。

 土地的所有权还是地主的,但失去了控制权,今后的土地收入不再由种地的农民缴纳,而由政府负责发放。

 发放的基准是最近五年的平均收入,然后以此分出等级。

 总的等级有两级,一是发放基准收入的五成,另一个是发放的钱超过基准收入。

 当然,这个是不能公开的,公开的等级标准只有一个,就是发放基准收入的五成。

 实际上,享受不到特权的那些地主也不亏,他们虽然在地租的收入上亏了点,但大建设一搞,工商贸易繁荣,补回这点损失是很容易的。

 在座的自然都是能享受到特权的,所以,人人赞成。

 阎锡山把自己的忧虑说了之后,省府参议高友堂道:“主席,即便不搞这些,如果他们信不过,该搞事儿不还是得搞事儿吗?”

 高友堂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阎锡山知道自己是关心则,要不他怎么会想不到这个。

 “而且,咱山西也不是泥捏的,何况还有那么多中央军,黑神军就是再厉害,要是敢搞事儿,山西就非大不可。”高友堂又道。

 实际上,阎锡山早已经决定了,不说别的,就是为了山西的安全,不让日本人攻进来,对凡是能加重山西分量的事情他都是求之不得的。

 山西的地位越重,黑神军、二十九军、**、甚至是中央军就越不可能放弃山西。

 一旦按照这份纲要建设山西,那就没说的,就是泼了命,也要把山西守住。

 这是最最根本的利益,相比这个,其他的任何事儿都是小事儿。

 众人商议了大半宿,最后,阎锡山警告道:“黑神军什么脾气,大家都知道,所以就别耍小聪明,整那些有的没的。黑神军虽然没提这个,但以他们行事的缜密,这种事儿绝不会忽略了。好处已经给了,再贪,那就是给脸不要脸了。到时候黑神军真要翻脸,俺也没有什么说话的余地了。”

 所谓有的没的,自然是多弄些地在自己的名下。这里全是聪明人,不用想,这种心思谁都有。

 顿了顿,阎锡山道:“黑神军眼里不沙子,即便他们现在不翻脸,可能也会记着这笔帐。”

 阎锡山这句话有威力,这些位谁都不想被黑神军这么给记着。要是被黑神军给惦记上,怕是天天晚上得做噩梦。  M.PiNGgXs.coM
上章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