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冰凌凌文集 下章
醉意悠悠——醉翁亭游记
 到了江南有一个地方不可不去,那就是琅琊山。

 琅琊山是古人称之为兼有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碑、名、名林的“皖东八名胜境”之地。

 位于滁州西南的琅琊山,蔚然深秀,历来享有“蓬莱之后无别山”之美誉,其相距六朝古都南京只有48公里。相传,西晋伐吴,琅琊王司马伷率兵出涂中,曾在此住扎,琅山由此得名。

 山上有闻名遐迩的醉翁亭,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亭”根据记载,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欧修被贬为滁州太守,感怀时世,寄情山水。山中僧人智仙为他建亭饮酒赋诗,欧修自号“醉翁”并以此名亭,写下传世之作《醉翁亭记》。从此,文亭相丽,亭山相传,文中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也成为生活中常用经典名句,每当读起来都会使人浮想联翩。

 然而,琅琊山的美景和雅致在于它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幽深的意境,才能令人兴趣昂然。

 对醉翁亭的向往由来已久。醉翁的诗文酒香,对我,一直有着强有力的惑。

 年少时,每当背诵《醉翁亭记》,常常被欧修笔下的别有天的景致所打动。特别是“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每每在咏之时,眼前总会浮现青山如画,绿水长的美妙景象。于是,学着古人的样子摇头晃脑的背诵着,这样似乎能听泉声,聆鸟鸣,闻花香。因此,在我几十年的岁月里,依然憧憬着那份美景,憧憬着山水之乐,憧憬着醉酒之香,憧憬着醉翁那一首千古绝唱。

 正因为长久以来“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不时地拨动着我的心弦,上琅琊追欧公的念头越来越强烈。近几年,常常利用休假的大好时机游历了南方不少名胜古迹,但是,最让我梦寐以求的莫过于追寻欧修的足迹,追寻那九百多年前的为山为水为人为文。

 夏天,一个芳菲正浓的盛夏。总想赶在江南那溽暑蒸人的鬼天气到来之前领略琅琊山的沟壑幽深林木葱郁,仰慕并聆听闻名遐迩的醉翁亭在千年历史中的绝唱。因此,那年的暑期,刚刚放下手中书本教鞭的我,带着女儿下了江南。

 那时的江南早已过了梅雨季节,火辣辣的阳光肆无忌惮地洒着,四大火炉之一的南京异常闷热,似乎空气都在燃烧。从北方刚到南方,温度和度的不适应,浑身像是被厚厚的一层塑料膜包裹着,令人窒息的好象是在腾云驾雾。

 尽管气候恶劣,也没能阻止我们上琅琊的决心。于是,我们一行七人,分驾了两辆汽车,就这样从南京出发,一步步走向我向往的圣地——琅琊山醉翁亭。

 琅琊山,巍然独秀的山峦,清逸秀丽美不胜收。古朴典雅的山门牌坊上方,苏轼的“琅琊山”三个大字苍劲飘逸,那俊逸洒的笔锋更给林木叠翠的琅琊山增添了不少的神韵。

 入得山门来,沿着琅琊古道步行。宽阔的石板路蜿蜓于山,由低渐高,平坦而幽深。道路两旁,苍翠蓊郁的大树遮天蔽,浓荫幽静,满目苍翠,晴天遮,雨天挡雨。耳边不时地传来几声鸟儿清脆的鸣叫,给静谧的古道凭添了几分生气。

 阵阵清风吹过,林涛声声,墨滚滚,顿觉浑身清凉舒,好似清泉直落入了心头。再看身旁那葱郁的山峦,岚回雾绕,奇伟壮观,恍惚中进入了空灵境地,原本叽叽喳喳闹个不停的孩子们也屏住了呼吸,悄声细语生怕惊动了林中的生灵。

 在琅琊古道踏石而行,仿佛回到那遥远的岁月,木制车轮的“隆隆”声在耳边响起,仿佛听到欧公那快中又略带疑虑的步履,由远而近,潇洒悠闲的从我的身边走过,渐渐地消失了,消失在那古道的尽头。

 站在一座古老的石桥上翘首望去,只见上翘的亭角掩映在苍翠之中“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亭。

 醉翁亭依山傍水,幽雅而宁静。这里古树婆娑,亭台错落,青山如画,碧水潺。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已经没有了它往日的闹,亭栏亭拄斑驳着尽显出它的苍凉和无奈。亭的上方,古桐的匾额上,苏轼的“醉翁亭”三个大字依然飘逸拔,在亭前站了片刻,那屡屡吹过的微风中似乎飘洒着那千年的酒香和墨香。

 亭的旁边有一整块巨石,上边刻着圆底篆体“醉翁亭”三个大字,碑石顺山斜卧,有如欧公喝的烂醉后醉到之态。在它的后边,一块小的石块上篆刻着“二贤堂”这“二贤”我想是指欧修和他的学生苏轼,而“二贤堂”则是他们把盏对句的好地方啦。

 信步廊亭中,新塑的欧修立像,神态安详。面对欧公那洒飘逸的神韵,双手合十,轻轻地闭上了眼睛,耳畔似乎又响起了古朴幽雅的《太守》,有如“风轻暖好鸟语,夜静山响泉鸣”一阵清风吹过,浓醉的酒香和着墨香飘飘而来,我深深地了一口,让它在心腹之间涤开来,那馥郁清冽的奇香溢满了整个身体,似乎驱赶了骄灼热,心情由内而外的舒畅和凉爽起来。

 醉翁亭西侧有宝宋斋,斋内有两块石碑,正反两面镌刻着《醉翁亭记》全文,《醉翁亭记》初刻于庆历八年,因其字划今浅难以远传,后来由欧修门生、北宋大诗人苏东坡改书大字重刻,文章与书法相当益彰,后人称为“欧文苏字,珠联璧合”被视为宋代留下的稀世珍品。而就是这稀世珍宝,在十年浩劫中经历了种种磨难,石碑已经毁坏,碑文已经残缺,为了保护“欧文苏字”的《醉翁亭记》石刻,碑文用玻璃罩子罩了起来。

 怀着仰慕的心情在碑石旁徘徊许久,不知不觉,《醉翁亭记》又在心中回,情不自轻轻地口而出“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文中一连二十多个“也”字,贯穿上下,轻点细缀,恰到好处,背诵时有停有顿一气呵成朗朗上口,那结构上的气韵,文字上的清馨,我想,会像千年不绝的甘泉竞自沉落于我的心底,滋润着我的心田。

 现在的醉翁亭,已不再是一座孤单的凉亭。四面环山的亭园内有九院七亭,除了醉翁亭以外,还有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台,风格各异,互不雷同,人称“醉翁九景”这些建筑,具有江南园  M.PiNGgXs.COm
上章 冰凌凌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