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年代的告别
母校《校园美文集》刚刚付梓问世,还在读研一的小师妹就给我寄来了一本。匆匆地翻过几页,一种无奈涌上心头——我已经永远的和那个充满诗意的年代告别了。
也许人都有一种怀旧情结,常常对逝去的岁月冠以美妙的修饰。正如北大授教孔庆东先生用“纯真时代”形容他的高中岁月一样,我和同学习惯上把我们一起走过的大学时代称为“诗意年代”冠之以“诗意”不仅仅因为我们学的是中文,更在于那个年代的纯真、狂
和无畏。
初到母校时,我非常失落,常常用余秋雨先生的名言“在自卑中构织自尊”安慰自己。我曾经纯真的相信,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一切。那时,我唯一的希望就是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命运。早在很多同学都无动于衷的时候,我就非常认真的研究过浙大、北师大等名校的考题及招生办法。但是,因为自己是一个不甘束缚、理想信念并不坚定的人,无法用百倍的努力换取十倍于别人的成功,又迫于经济的压力,不得不放弃了那个纯真的幻想。
不知道是否每一个学过中文的人都有过文学梦,但可以肯定“铅字”对学中文的人都有着无可言说的
惑。在第一篇文章发表前,我已经收到了几十篇退稿。人的自信是有底线的,多次失败难免会意志动摇。朋友真诚的告诫我“文学的路是一条彩虹,走起来是很危险的”直到今天,我对这句话都深信不疑。但是,如果不想写就可以不写,就不会有那么多作家。虽然我一样有过文学梦,但我写东西并不是为了成为作家。“梦里走了许多路,起来还是在
上”我明白文学梦只是想想罢了。随着后来陆续有文章在报刊发表,我对铅字的膜拜再也不像从前。再后来读到贾平凹先生的一句话:“文字的东西不仅可以
芳千古,亦可以遗臭万年”回头审视自己写过的东西,才明白此言非虚。现在,参加工作已近一年的我,考研的事无从谈起,文学的梦渐去渐远。也许放弃曾经的理想,无条件的向现实妥协,就是成长所必须的代价。虽然纯真地相信和狂
的坚持都无可厚非,无畏也并不是因为无知,但是生存永远都是不可否认的第一要义。
告别了相伴16年的校园,也永远地告别了那个充满诗意的年代。再也不会纯真的相信理想终究会成为现实,再也不会狂
的坚持,再也不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再也不会因为一段
妙的文章拍案而起,再也不会独守青灯黄卷而乐此不疲。在
复一
的忙碌中,我渐渐相信了“存在即为合理”这种哲学悖论,相信这种哲学的结果就是再也不会有“不平则鸣”的冲动,犹然而生的是“而今识尽愁滋味,
说还休”的落魄。
重读那些和同学在学生时代写下的文章,我无法阻止自己停止对那个年代的回忆,只好在忙碌的间隙,写下这样一段文字来祭奠我们一起告别的那个诗意年代。
M.pINg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