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布语奢华文集 下章
那个年代,那些知青
 60年代末,波澜壮阔的上山下乡运动,冲击着每座城市、每所学校、每条街道、每个家庭,祖国改写了当时城里正值年轻人的命运,他们都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那股大,用自己滚烫的青春去追寻着那时的信仰,甚至现在都还坚信着。不管是心血来,还是无奈,给了他们终生都难以磨灭的回忆。对于我们这些农村孩子来说,却是一件幸事。如今我们仍然能感受到那个年代对城里人的陌生,让我们感到那个年代的质朴与纯粹。此时,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在我眼前显现出来。让我觉得他们是如此的亲切而从内心发出崇敬来。值得我去细细品味他们生活里的乐趣、快以及忧苦;给予过我们的向往和追寻。

 70年代初,我们刚刚启蒙上学了。

 我的启蒙老师是一对武汉下乡知青夫妇。那时候有27、28岁,有个五岁的女儿。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他们的女儿,也没有看见他们笑过。放学后,望着他们向后山走去,我时时想去看看他们住居的一小队,这个愿望至今都没有实现。只知道那个村子是我们大队中最贫穷的。

 男的,长得白净帅气,书生模样,姓潘,教我们的数学;女的,白胖的大圆脸,高高的个子,姓汪,教我们的语文。

 一到冬天,我们都坐在教室外,一边晒太阳,一边跟随汪老师朗读《泽东选集》中的《为人民服务》。她只负责我们读书的声音大不大,却从来不解释词语。所以有次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以我当时拥有的知识,怎么也不知道“泰山”是什么样的“山”;“鸿”是什么“”我以为“泰山”就是“山”的总称;“鸿”也许就是“”的总称。

 有一次读到“化悲痛为力量”时,结果全班女同学都不读,只有几个调皮的男同学故意高声大叫:“化悲(BI)痛为力量”!因为她的普通话及其不标准,以她的武汉腔调念出来就是骂人的了。

 潘老师上课,一走进教室,取下挂在墙上的三角尺或者丁字尺。在黑板上画出一棵大树,树上结着苹果或者梨子。他画的很快,我们总是安静地望着黑板,看他宽硕的背,时常觉得他是个画家,手里能生出各种各样的水果来。

 有天,他兴奋地画了满黑板的棉花,那朵朵棉花铺放在黑板上,让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开满了渴望!

 我们起先跟着他念数:“1、2、3、4、5…20、21、22…”我念到三十以上就接不上去,只听得比我大几岁的男同学,一直顺利地数着:“30、31、32…”心里着急起来,害怕他会点到我来念。同学们那天不知道怎么那样亢奋,那样认真地睁着眼睛齐刷刷地看着老师,看着黑板,一齐读到了100。这个情景一直让我没能忘怀。

 放学后,临到我们打扫卫生。大胆的同学照着他画的棉花临摹起来,舍不得擦掉。

 我们是从潘老师的身上知道:粉笔不仅仅可以写字,还可以画出很多好看的图画来。

 只有一次,我看见他戴着草帽,担着箩筐,荚米回来,路过教室外,沿着窄狭的小路向后山走去。我注视着他的背影,内心有一丝同情。想着:他毕竟不是农民,模样和行动比农民要差很远。他是不是一直就住在那个村子里呢?

 这些记忆很真切。

 我们读到三年级,就读的学校全部拆掉,搬到了新学校,潘老师在那一年回城了,留下他的

 汪老师不久搬到我们小队来了,住在湾头一位孤寡老婆婆家。会织布的老婆婆家只有比我年长五岁的外甥女和她同住。我们时常放学后,路过她的家门前,听见内面传来“咣当”“咣当”的织布声就马上跑去看。望着梭子灵活地来回,吃惊速度的快捷!也不知道梭子是如何飞快地在棉纱网下穿行的。但汪老师对这一切并不惊奇,似乎她已经熟悉了这位老婆婆的举动。

 有个星期天,我和伙伴又去看老婆婆织布,站立在旁边。正看得来劲。突然汪老师走过来牵扯了我一下,说:“你来!”我跟随她进到她的房间。门边靠墙有一张不太宽的;有一口木箱、柜子和洗脸架;一张桌子靠在窗前,上面有和妈妈一样的女人的梳妆匣。她却把镜子挂在墙上。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有人没有把镜子放在桌子上。

 她关上房门,在我面前下外衣。房子中央放着脚盆,她肯定是要洗澡了。她把开水瓶里的水倒进脚盆里,接着掉内衣,出她白皙的背颈,我没有看见她的正面,她只把背对着我,坐进脚盆里,对我说:“背,背。”她不太标准的普通话,我一时听不清。当我反应过来,拿起脚盆里的巾,很拘谨地从她白胖的颈部开始向下抹去。她似乎嫌我擦得不到位,就说:“你出去吧。”

 我乖乖地打开房门闩,关上门,走出去。我只觉得她怎么不怕丑,怎么随便叫我抹她的背呢?

 有时候,在家吃饭时,爸爸会聊起汪老师。说她,每次回武汉就不愿意再来;每次都要躲在蚊帐里哭红了双眼,她的爸爸妈妈跟着她一齐很难过。其实,她在家很娇气,她爸爸十分疼爱她。

 最后一次看见汪老师是她的爸爸来到我们大队。她爸爸应该接近60岁了,穿着很讲究,干部模样。过了几天,汪老师就不见了。那时我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

 进入高中,知青几乎都离开了农村,返城了。对于他们的一切就落入了我的记忆深处。  M.PiNGgXs.coM
上章 布语奢华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