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抱石暖玉文集 下章
“质疑韩寒”
 【质疑与打倒】

 在“愚人节”这个另类“灰色”的日子,韩寒发了一篇长微博。于是新微博一众极具煽情的“娱人”了一把。其实,一些人在笑了自己的同时,也“搞颠儿”了自己。先让我们抛却所谓的“质疑”单纯以文字欣赏心态来正确合理的对待《写给张国荣》。我们内心还能那样风刀霜剑的极尽解析、针砭吗?韩寒一点儿都不傻,况且不是还有一些人嘴里的“团队”吗?早在韩寒笃定祭出“光明、磊落”之,想来4。1该有、该来的一切都在可控、接受范围之内。

 如此吹求疵,这已经偏离了“文本分析”的正确质疑轨迹。在韩寒没有任何回应的情形下,这反倒成了质疑者的“诡辩”自说自话的“毒舌”非但没有让更多的信众聚集在“合理质疑”的大旗下。相反,解剖刀、显微镜似的说文解字,会让更多对文字的自然、随魅力而心生爱意的人们,更产生切齿的憎恶。文字无狱,成见有祟。你们对一个人的“质疑”竟演变成无孔不入的“恨”恨字当头,你们用偏见筑起一道阻碍文字自然美与率相惜的藩篱。

 我虽然很不喜欢麦田,但是不妨我对他一些观点的认同。“质疑一件事情,首先应该有最大的善意相信被质疑的人是诚实的,除非有明确的证据反驳之。这点与所有质疑韩寒的网友共勉。、“微博”就是麻醉剂,让人们在虚幻的“围观”中,丧失了对真正问题的感和行动力。”很多时候太多的人还没有厘清,我们是质疑韩寒的文字,还是韩寒这个人。我们是要倒掉韩寒前面“疑似代笔”之作,还是倒掉韩寒这一生、无论文字还是人格。诚然,文字飨人,就是拿出来供人消遣、品评的。可是,这样刮地三尺、“扒光、窥光、光”“三光”如若不成“正果”最终走光的也许是一些质疑者的人某种缺失与丑陋。

 新微博敏娟——“太多人在秀知识抖包袱,文字匠气十足,谁会愿意千篇一律的工业化产品?那些致力于找病句错别字来说明他水平差的人,只能说无知,不懂文字,还是回家算1加1更适合他们,因为这个有标准的答案,而且这个答案很适合他们。”

 平心而论,韩寒此长微博的文字是,清新、委婉、畅的。无论有无人把关、削正都不掩其情婉约韵味。不管韩寒之前作品是怎样的,当下敏娟这样的“韩粉”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能够以这样心态对待文字的人,才是用心在与作者融通的人,才方可以予人美好、授人思想。

 “我想起一个老和尚和小和尚的故事,老和尚在壶里倒水,但那壶是没有底的,水倒进去就走了,小和尚不解,老和尚说:水虽然走了,但水经过那个壶就不一样了。“范小青戏谑自己的记就很差,虽然喜欢阅读,但读了总是忘。但是她强调,虽然当时没有发现什么,但读书的好处是潜移默化、聚沙成塔般,"读书会改变你,有一天你会觉得‘你不一样’了。”

 相信,韩寒是读过不少书的。也相信,韩寒或有“学习障碍”但,我更加“质疑”韩寒是“草包”论断!我不是拿范小青老师的话来说事儿,或许不切题呢。我是想说,对于一个少年成名、三十才到的韩寒,一来要应付成名后正反的推力,还要侧重自身爱好。外加人生积淀的浅薄,率****俗世,真的对于一些“忘记”和“混乱”具不情由头可依。也许他不想自己成为风云在握的人,也许委实自己做不来。也许他只愿意在某一时、某一隅,甚至一个自己认为的时代,做一个站立头、踏而戏的“子”罢了。

 关于此番质疑,也许我们未深刻地解读它。“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天下之恶皆归焉。”这是说商纣王不会像古史中所描绘的那样残暴,是后人把天下的恶行都归之于其一身的缘故。”

 【摧毁和重建】

 新博客——土伦的硝烟“感的我当时对自己的潜意识王国里奇怪的思想有些无所适从,甚至是胆怯。眼里看到的和心里所想所感落差很大,那大概是我真正认识世界的开始,突然觉得自己之前的思想建筑渐渐瓦解,崩塌。心灵的防线被强力所突破,当我站在一片瓦砾的思想建筑面前,大变动之后的余音还在耳边。那种震撼是无声无息,不痕迹的。最巨大的变化来自宇宙,而个人最大的变化则来自心灵,前者在于威力的空前绝后,惊天动地,而后者却是悄无声息,但规模和影响却同样剧烈可怕,堪称思想上的宇宙大爆炸。它会凭借着强大的威力裹挟着一切,涤着一切。会给一个人以最大的变化,思想的大爆炸是周期的爆发,毫无征兆。它会不留情面的重新摧毁你之前苦心修复的思想建筑,给你无情的打击和历练。而在重建思想建筑的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历烈的思想斗争,想法会渐趋烈和极端,心中的苦闷无从发,自然会产生种种的奇思怪想,这种思想上的重建我觉得会持续很久,烈的战斗会在每一颗年轻的心里爆发,不过我们就在这无数的摧毁与重建中渐渐坚强起来。潜藏在内心冲突,会重塑一个人的思想建筑,这种冲突会在破坏中保留某些东西,然后和斗争中新产生的东西相融合,相适应,我想如何让新东西和就东西想融合,这中间的粘合剂大概就是自己坚强的意志吧。”

 很惭愧这样大段的引述,别人思想华劳动成果。而且对于我想表述,似是而非。纵观这段时间以来,新微博的见闻。有多少似是而非的信息,充斥着自己已经无法独立思考的大脑,让自己不断的树立、打碎着好恶。我常常的对空喊喊话,你们在摧毁这什么,有没有想过摧毁就是为了更好的重建?然而,在摧毁的同时,行为人已经把自己该坚守的道德底线做了“炸药”、随之毁灭,还拿什么来重建?难道让一地良知的碎片、道德的沉渣,被下一次背信泛滥的洪水卷进更大丧失的洪吗?!

 【从摒弃到有容】

 作家杜卫东——“我已经不写纪实了,但这并不妨碍继续关注世事的渐进与演变。我以为当下的中国最需要一种道德精神的重建。因为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同时,我们看到了太多的精神沦陷与信仰缺失。其实,人类有一种共通的、永恒的情感,它超越了地域、阶级、宗教和意识形态,那就是同情、悲悯、慈爱、善良、宽容、廉洁、真实、美好。而这些终极的价值标准的传递与彰显,恰恰是文化与生俱来的责任与使命,也是一个有道义感的作家的理想与追求。网络时代改变的是人们的阅读方式、沟通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但是改变不了我们所面临的人生基本问题与精神困惑。因此,这些思考不但无所谓过时,而且更加重要和必要。”

 作家范小青——“认为新兴的网络文学、青春文学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虽然快节奏的网络文学对语言文字的打磨和对文学品质的坚持还不好下定论,但这个现象向传统的作家提出了一个新命题:纯文学如何应对讲究包装、速度和经济效益的。这两者并非是背道而驰,而是可以寻找平衡点的。范小青坚持纯文学的阅读意义非凡。她和读者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经验,即使最小的感动也存于一个特殊的气场中,这种隽永的阅读经验能长久地存于记忆中。这样美好的阅读经验即使来自睡前的短暂阅读,也能被称为枕边的瑰宝,温暖人心。”

 网络时评人士石亮——“戒博10,316之后再回来看。因有些朋友私信我,稍作说明,我之前的文章已表明态度,未变。方舟子是大丈夫,关注其近10年,此公一贯有理性有守。对韩寒的真伪,民心已经转向,可参考天涯凯迪风起云涌,与揭周老虎的情况基本一致。但现在一些质疑派的“名利心”和“智商优越感”令我反思。”

 在此次质疑中,该深刻自省的还少吗?我想“浑水摸鱼”、一己私利的不在少数。真正理性、大义的质疑人士也还是有的。虽然方舟子的部分言行、做法值得商榷不能令人认同,但总体上他还是相对客观理性的。可是,毕竟也有太多的质疑于指责。在没有铁证“做实”之前,无度的指责不也形同“杀戮”吗?文章具体到每个段落的“文本背景”、甚至是句子、文字的广义、狭义,都苛求到毫发。这和“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有区别吗?“毁谤不止,令人难以生存,而遭毁灭;流言可畏,能颠倒是非,致人于死地。”我们将心比心,在心底我们就不会发出如此悲鸣般的慨叹吗?!

 现,我的行文没有条理、糟糟。可丝毫不影响我对文字的痴与热爱,和固有的洁癖。我想韩寒诸多不是,也是这样的吧。所以我们该有一份对作者最起码的尊重。这是对我们这个文字复杂、歧义多多且文明国度,更该正确触类旁通的一种敬畏。我反对那个,疑似“虚假韩寒”但我也毫不掩饰,我对目前还真实存在的韩寒,以及文字的热爱、直至崇敬。

 末了。还是以麦田的语录为是。(我对他抵触、成见,没有改变。)

 “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但你不要去怀疑他的真诚。”——方舟子对司马南语。这句话可以改动一下:你可以赞同他的观点,但你不要去轻信他的真诚。

 “韩寒事件验证了一点:微博是比BBS更“集权”的传播方式。BBS好歹还是“看帖”微博完全是“看人”相比大v,平头老百姓在微博太难冒头了。”、“新微博是一个名利场,名人表演,草看秀,以“人”为本的中心化;而天涯相对来说,是以“事”为本的中心化。两者都强化了媒体,前者尤甚。”麦田,如是说。

 《新微博》,戒你如梦!  M.PinGgXs.COm
上章 抱石暖玉文集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