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笛岩
人们对
总有某种难解的情结。或许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生活在
之中,或许是我们的生命起源于
深处,也或许,
中有某种
人的神秘和未知,对我们有着不可抗拒的引力…总之,可以有很多的猜测。到了桂林,若不去
芦笛岩,无论如何是一处败笔。
芦笛岩名声响亮,在桂林山水名片上占有重要位置。在桂林,可玩的地方很多。品山,山青;阅水,水秀。桂林山水甲天下,早已是公认。山水之于风景,是普遍的元素,何处风景无山水?偏偏桂林,在独步风景的山水之外,还有奇
可赏——真是预想之外的美事。也正是预想之外,才给人感觉的冲击。
从桂林市区出发,沿桃花江西行,几公里的路,便是芦笛岩。景区并无特别之处,任何一个拙劣的画家,几笔就可以点染而出。有山,并不高;有树,没有活力;山石
之处,在太阳下闪着寒光。也许我们来得不是时候,才看到如此伤感的风景——此刻已是冬天,寒风吹得正紧。若不是阳光的明
和良好的心情,的确,这样的风景是令人失望的。不过,以冬日的心境来看,树长在山岩上,草长在石
中,把个山绣成了一幅画——苍黛的底
,铁青的树
,缤纷的叶
,枯黄的草
,淡淡的雾
,无论怎样看,也都是可人的秀
。加之桃花江
水汤汤,蓝天上悠悠白云,整个的画活了起来。心情,也在阳光下有了丝丝暖意。
口很精致,像高手的工笔画。很多名人显要来过,在门口闪耀着。夹在队列中,我的脚步突然变得沉重。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不知道是名人使芦笛岩更有名,还是显要使之更显要?名人们创造历史的纪念地我去过一些,感觉是敬仰或崇高。如果名人们玩过的地方也值得炫耀,我就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了。
踏过无数人的足迹,走进深
。
一阵暖
。外面太冷,
里就显得暖意融融。导游的声音甜美得像摄魂的梦,不由得不随着她的“三分自然像,七分靠想像,越看越像”的
导,去赏玩
中她说是什么就像什么的美景。
深240米,本是70万年前地下水溶蚀的杰作。时光悠悠,水去
存。千万年来,山上雨水浸蚀、切割、溶解,形成了大量的石笋、石
、石柱、石幔、石花、石针、石瀑,琳琅满目,奇丽多姿,玲珑剔透,组成了狮岭朝霞、红罗宝帐、盘龙宝塔、原始森林、水晶宫、花果山等自然景观,再加上人们的精心雕琢,灯光的五彩斑斓,游程虽短,却一步一景,一景一幻,令人目不暇接,惊喜连连,说是人间仙境,说是福地
天,说是“大自然的艺术之宫”任何赞誉之词,都不为过。
冬天,没有雨的浸下,无法听到滴水的天籁。
中很静,只有导游温柔的声音,暖暖地融在
润的空气中,穿透人的灵魂。走在曲折的石阶上,走向幽深不知处。不敢高声语,看头上倒悬的利剑,仿佛随时都可能折断,直
下来。突然一低头,竟发现走在万丈深渊边,这万丈深渊,竟没有护栏,一惊,差点叫出声来——仔细一看,原来是倒影。石径边有一湾静水,倒映着
中的光与影,仿佛深渊一般。利用水的倒映和光影的效果,主人在水晶宫之一角,展现出了桂林城美轮美奂的景象,令人十分震撼。
芦笛岩确实太精美了,精美得堪称艺术。从艺术的角度,无论是从形状、质地、
泽、层次、布局去看,也无论是从光影、象形、会意、想像、联想去品,都给人极致的感官颠覆和艺术享受。精美归于精美,但之于岩
,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少了点什么呢?
我去过九寨黄龙。黄龙也有溶
,直上直下,灯光
离,美得像梦。安县的寻龙山下有一处寻龙
,蜿蜒曲折几公里,也非常之美。
一旦经过人的开发,便成旅游胜地,人一多,
就有了人
,有了商气,从而失去了野
,没有了灵
。加之导游的
导,在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剥去了游人的想象和再创造,变得索然无味。罗江白马关有一处长
,至今没有开发,去探险的人不少,我就去钻过几次,带着手电,点着蜡炬,在无尽的黑暗之中,探寻无尽的神秘,每一次都给人无尽的心跳和新奇。
还有,
一经开发,囿于人的思维所限,大多雷同。没有个性的东西,谁还会去第二次?
芦笛岩。
M.piNgg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