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国董卓大传 下章
第二十六章 劫持献帝(下)
 汉初平六年四月二十九,冀幽两州形势基本稳定,康鹏以二弟董崇镇守邺城,留口丰、张辽、徐晃和庞德等人辅助,康鹏与贾诩、吕布、赵云、徐荣和马忠等人率领四万兵返回大后方长安,从邺城到长安,虽然大军走壶关路最为安全快捷,但康鹏却选择了己经被曹军烧成一片废墟的河内路线,杀气腾腾的扑向洛,去找康鹏的小舅子汉献帝算帐。

 自康鹏率领董卓军退出洛之后,洛便沦为一块三不管地带,康鹏用洛为缓冲,避免与中原诸侯正面冲突,而中原诸侯惧怕董卓军的优势兵力,不敢把势力延伸进洛在平原上与西凉铁骑正面战,洛暂时免于战火数年,不过有利就有弊,洛虽然没被战火过多波及,但洛经济在之前被康鹏搞得一塌糊涂,完全崩溃,又被蓬发展的雍并凉三州商人坑蒙拐骗走大量人口,加之当年跟着康鹏离开的大量贫苦百姓,失去人力优势,又丧失了诸侯领地赋税收入的洛不可避免的衰败下去,几乎己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五月中旬,康鹏一行平安抵达洛,现在的洛,经过董卓军多次洗掠人口之后,己由人多地少变为地广人稀,数十里难见人烟,昔日肥沃的良口中长满杂草,城墙破落坍塌严重,全然没有了当年大汉首都的气象,甚至比不上现在的雍州第三大城市抚风,洛的情况之糟糕,可见一斑。

 杀气腾腾的康鹏在距离洛还有十余里时,探马就流星来报,洛四门紧闭,太仆朱携和新任工部侍郎王子服等人手捧圣旨立于东门城楼之上。康鹏闻报冷笑“不想让孤进城,想让孤绕道回长安,又怕孤动起刀兵,还派与孤关系不错的朱携传旨,打得真好的如意算盘。”

 一路上,康鹏早己严令暗月组查清了朝廷为什么敢违抗自己的原因,原来在今年年初颇受康鹏尊敬的老臣太傅马郸病逝后,朝廷那点可怜的权力就落到了与康鹏不共戴天的执金吾董承手上,董承立即提拔了一批忠心于汉室的年青臣子重用,其中包括议朗吴硕、工部侍郎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和昭信将军吴子兰等人,官虽然都不大,却都是对专权跋扈的康鹏恨之入骨的人,恰逢刘各假惺惺的使人来朝进表,几个人便鼓动献帝尊刘贬董,将刘各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封为皇叔,大大抬高刘备的身份,让刘备可以名正言顺的和康鹏做对。几人又对康鹏与马台宣战的事大为不满,认为要以王道臣服马台国,而非暴力征服,还妒恨诸国国使朝见康鹏,才有了董承传旨否认康鹏决议的事。

 正如康鹏所料,康鹏一行开至洛城墙上时,被朝廷推到最前线的太仆朱携硬着头皮叫道:“圣上有旨,康王董卓跪接。”城下康鹏站在王车上,冷笑着不肯动弹,朱携见康鹏的模样,偷偷擦一把冷汗,又叫道:“圣上宣旨,请康王殿下跪接。”朱携也是无可奈何,马郸临死之前,曾经老泪纵横的拉住前来探望的汉献帝嘱咐,希望汉献帝把朝廷权力与康鹏关系良好的朱携,有朱携从中斡旋,大汉朝廷才有一线苟延残的时间,汉献帝也当场答应,谁知道马郸刚闭眼,尸体还没凉透,汉献帝立即食言,将执金吾董承提拔为太傅,把朱携官降一级回家读书思过,董承坚决站在康鹏的对立面,导致现在董卓军兵临城下的结果,朝廷这才想起被罢官贬职的朱携,又把朱携拉出来和康鹏涉。

 城上城下众目睽睽中,康鹏大模大样的坐下,敲起腿冷冷说道:“有什么旨意说吧,孤听着。”城上工部侍郎王子服大怒,抢上前正要说话,朱携一把拉住他,轻声说道:“没看到下面的几万大军吗?他一句话,洛城就得被踏成齑粉。”王子服看看下面四万杀气腾腾的董卓军,刚才的血气立即抛在九宵云外,咽气退下。

 “奉天承运,皇上昭。”朱携展开圣旨念道:“康王董卓远征国贼袁绍,大破之,朕心甚慰,赐康王董卓玉壁十对,封董卓之弟董崇幽州刺史,平原侯,董卓属下一应酌功嘉奖。康王董卓前所奏高句丽、三韩与马台等国封赏惩戒,一应照准。国事繁忙,董卓不必进京谢恩,可自行先返长安。钦此。”

 朱携放下圣旨,恳求道:“康王殿下,现在你该满意了吧?请看在老夫与过世的马太傅面上,放了董大人,这就回长安去吧,老夫将来一定登门磕谢。”

 “孤本来就是打算回长安。”康鹏冷冷说道:“只是洛现在破败凋零,大汉还有曹和刘备两个国贼兴风作,让万岁住在洛,孤不放心,孤要接万岁一起到长安去,孤也好夜叩见。”

 “什么?”朱携大吃一惊,忙拱手道:“大王不可,洛乃是国都,大汉宗庙皇陵皆在洛,圣上移驾,动摇国本,万万不可。”

 康鹏不想和朱携废话,肥手一摆,十余名董卓军工兵抬起几个火药桶冲向城门,迅速将火药桶安放在洛城门前,又排好导火线,城上朱携和王子服等人大急,连叫道:“大王,你想作什么?”“董卓,你想谋反吗?”

 “轰隆”一声巨响,年久失修的洛城门化为碎片,王子服早吓得,亡命逃进城去,只有朱携冲下城楼,壮着胆子拦住康鹏的车驾,大哭道:“大王,老夫知道这次是万岁和董承不对,可你也不能劫持圣驾,这只能给你留下千古骂名。”

 “奉先,铁孙,你们带兵去包围皇宫,不需逃走一人。”康鹏先命令吕布和徐荣去包围皇宫,这才拉起朱携的手道:“孤自有分寸,不会伤害圣上的,不要哭了,与孤去给马太傅上三柱香,可怜他年近八旬,仍然为国事操劳,与孤的女婿李懦一样,都是为国家活活累死的。”

 郑重的给马郸的灵位上香叩拜之后,康鹏请马郸的家人迁居长安居住,马郸一家人含泪答应,康鹏又请朱携一家迁居长安,朱携大哭,不答应也不拒绝。这时军士来报,董卓军刚将皇宫包围,冯斌、冯国太监兄弟就联合了一帮太监,手执利刃将躲在深宫中的汉献帝押出宫门,想交给董卓军献功,吕布和徐荣都怕承担劫持圣驾的罪名不敢定夺,想让康鹏拿主意。

 “子龙,你带人去请百官家眷收拾行装同赴长安,愿走者走,不愿走者自便,不得胁迫。”在朱携的哭骂冯太监兄弟声中,康鹏下发一连串命令“还有,号召民间百姓同去长安,也由百姓自愿,准备车马,我们傍晚就起程。”

 赵云答应而去,康鹏这才与朱携赶往皇宫,待到宫前,皇宫中己经哭声震天,宫门前成一团,远远就可以看到冯太监兄弟耀武扬威押着汉献帝在宫门前叫喊什么,见康鹏车来,冯国立即连滚带爬的冲到康鹏面前跪下,双手捧上一个锦盒,谄媚道:“奴才冯国叩见大王,献上大汉传国玉玺,请大王笑纳。”

 康鹏接过那锦盒,打开一看,见是一枚方圆四寸的五龙钮玉玺,旁缺一角,以黄金补上,上有八个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康鹏认出,这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卞和玉,又叫金镶玉,历经沧桑,美玉颜色不改,仍然光华照人,己是皇帝的象征之一。

 康鹏捧起玉玺那一刻,冯太监兄弟带头磕头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接着贾诩、吕布、徐荣、马忠和李懦当年提拔的朝廷官员先后跪下,三跪九叩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然后是董卓军士兵纷纷跪下,都是大呼康鹏为帝,而忠于朝廷的汉臣和汉献帝具都面如土色,心中都说,董卓篡位这一天,终于来了。

 康鹏肥手迅疾一挥,喊声立止,康鹏大笑道:“汝等将孤往火坑推?”康鹏大步上前,将玉玺双手递还汉献帝,朗声道:“圣上,传国玉玺乃是国之重宝,请圣上郑重保管。”汉献帝胆战心惊的接回玉玺,心中奇怪,董魔王不是成天想做皇帝吗?怎么传国玉玺拿到又不想要?又还于我?

 “初平元年,洛郊区。”康鹏大声说道:“孤曾经折箭对天发誓,孤忠心为国为民,决不起反叛之念,倘若董卓称帝背主,有如断箭!誓言在耳,孤只愿作汉臣,绝不起篡逆之念,汝等不要再迫于孤。”当年发下那个誓后,康鹏就后悔说话说得太绝,现在报应终于来了,康鹏己经手握大半国土,却迫于誓言,必须继续打尊汉攮夷的招牌。

 “当不了赵匡胤,就学周文王吧。”康鹏心中苦笑道。

 初平六年四月三十,康鹏封闭洛皇宫各宫各殿,又留徐荣镇守洛后,亲率董卓军挟持汉朝最后一名皇帝汉献帝与宫中妃娥太监迁移长安,洛文武百官随军同行,部分洛百姓也主动同往,一路之上,康鹏对汉献帝及百官衣食无缺,酒供给丰盛,但汉献帝与不少官员仍然啼哭不止,只是惧怕康鹏,不敢不行。

 康鹏强迫汉献帝迁都的消息传开,天下震惊,各地士林名士或有放声大哭者,或有撞墙投水自尽者,也有千里迢迢赶往长安为汉室尽忠者,董卓军内部也出现少许裂痕,少许忠于汉室的董卓军文武对康鹏这个举动大为不满,从此生出异心。

 最为高兴的人莫过于刘备与诸葛亮…高兴到刘备每大哭不止,咒骂董老大不绝,为了安慰刘备,诸葛玄、诸葛亮和糜竺、糜芳乘机劝刘备自领汝南王,以免汉室香火断绝的隐患,刘备大哭拒绝数次之后,终于勉为其难的答应,自封汝南王,自加九锡,只等康鹏篡位或者等康鹏一刀把汉献帝宰了,再或者曹称帝,刘各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进位称帝,承继汉室香火。而诸葛玄和诸葛亮叔侄则派出细作到青州散播谣言,造谣说汉献帝己经被康鹏杀害,希望曹被谣言鼓惑后贸然称帝,当这个出头鸟。

 刘备在徐州一边装哭一边窃喜,还一边搞小动作,而在青州的曹听到这个消息后当场晕厥,醒来后大哭泣血,发自内心的伤痛汉室衰微如斯,当诸葛亮派人散播献帝己死的谣言传到曹耳朵中后,曹也曾惊疑不定,暗自期盼康鹏千万别头脑发热杀害献帝篡位,到那时候,曹也只能被迫称帝对抗,加上做梦都想当皇帝的刘备,中华大地可真要分裂为三个国家了。好在深知刘备为人有所提防,康鹏派人给曹送来亲笔书信,言明自己誓死不愿称帝的决心,也表示自己决不杀害献帝,希望曹不能冲动,不要把大一统的中国分裂,曹心中方安。

 看完康鹏的亲笔书信,曹对郭嘉长叹道:“董贼纵有万般不是,但他与孤一样,确实是真心维护我华夏一统,不肯分裂华夏,凭此一点,他就比那个成天想裂土称帝的伪君子刘备强上一截。”

 郭嘉默默无语,良久方才叹道:“如果我们与他不是敌人,一定会是好朋友。”

 拥有血诏的曹与握有献帝的康鹏之间的对决,己经变成一场君子之战,双方都想消灭对方,但双方都心照不宣的不愿分裂中国,不愿同胞手足互为敌国,都是宁可共同打出汉室旗帜,也不愿各自称帝将中国分裂为几个国家,可以说,曹和康鹏在华夏大一统的原则问题上是真正的盟友,现在唯一希望华夏分裂的,只有那从头至尾想当皇帝、那怕是当一个偏安一方的皇帝的人…刘备。

 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董老大遇刺》,多行不义必自毙,康鹏劫持献帝的报应来了…  M.PinGgXs.COm
上章 三国董卓大传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