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下章
第六节-第十节
 第二卷世豪雄篇第四章破釜沉舟第六节

 大黑勒住战马,回头向大营望去。

 大纛在阳光下风飘舞,猎猎作响。

 徐荣、颜良、高顺等诸将驻马于辕门之外,军候张宇、什长哑巴,还有百名朝夕相处的战友站在远处的坡地上,站在黑豹战旗下,目送自己离去。

 大黑想起自己这几年来的戎马生涯,想起无数死去的袍泽,想起从此再也看不到这面大纛,看不到这面威猛的黑豹战旗,看不到这些和善的上官和可亲的兄弟,心里一阵战栗,泪水止不住了下来。

 大黑猛地滚下战马,跪倒在地,面对大营,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大人们,兄弟们,你们多多保重。”

 哑巴伸手抹了一下泪水模糊的眼睛,突然回身抢过掌旗兵手上的黑豹战旗,把它高高举了起来,用尽全身的力气挥动着,吼叫着“大黑,好好活下去,活下去…”

 士卒们高举武器,纵声狂呼“大黑,活下去…”

 大黑心神震颤,泪水顿时泉涌而出。他泪眼婆娑,最后看了一眼在空中飞舞的黑豹大旗,最后看了一眼放声狂呼的兄弟。

 “驾…”大黑一鞭下。

 战马长嘶一声,驮着泣不成声的大黑,驮着对未来的希望,向天地尽头飞奔而去。

 大黑回家了,冀州安宁了,大将军带着北疆大军控制了冀州,控制了整个河北之地。这个消息象猛烈的风暴一般,霎时席卷了整个军营。

 快了,我们要回家了,很快就要回家了。

 北疆军上上下下都沉浸在即将返回家园的兴奋和快乐中。

 大帐内,诸将坐在一起,三言两语地议论着冀州的事。

 司马周山把李弘的军令翻来覆去看了几遍,言又止。颜良看出他有话想说“孟森,你想说什么?大将军这份军令里,难道还藏着什么秘密?”

 “军令里能有什么秘密?”周山笑道“不过,从大将军这份军令里,似乎能看出大将军对当前形势的判断以及他对处理当前形势所持的态度。”

 徐荣注意地看了他一下,赞赏地点点头“周大人接着说。”

 颜良从周山手上拿过李弘的军令,又仔细看了一遍,寥寥几十个字,什么名堂也看不出来。士人就是花花肠子多,明明一件简单的事,给他这么一说,变得复杂无比了。什么玩意。颜良暗暗地骂了几句,脸上出一丝鄙夷之

 “我想,大将军可能已经相信董卓被杀了。”周山神情凝重地说道“诸位大人请想一想,如果董卓被杀,天子和朝廷重返洛,大将军以十万雄兵坐镇河北,威慑中原,今天下烽烟四起的局还能延续多久?董卓死了,袁绍、袁术、刘表这些人还有什么理由对抗天子和朝廷?天子主政,各地州郡遵从朝廷,战火渐止,叛逆渐平。大汉将迅速恢复稳定,千千万万的生灵将免遭涂炭。”周山看看帐内诸将,一脸的尊崇“大将军的仁义,令人拜服。我相信大将军必能辅你天子,重振我大汉天威。”接着他激动地挥挥手,大声说道“社稷安宁在即,大汉振兴在即啊。”

 颜良十分诧异地看着周山,举起了李弘的军令“你看了半天,就得出这么个结论?”

 “对。”周山说道“从大黑这件事来看,大将军的意图非常明显,他要以最快的速度稳定社稷,让天下芸芸苍休养生息。”

 “如果董卓伏诛的消息得到证实,北疆军将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关中保护天子,同时,北疆军的另外一部分将再次进驻洛,以确保关东不失。”周山站起来,指着大帐一侧的地图,兴奋地说道“只要天子和朝廷回到洛,社稷稳定之也就快了。”

 “你认为大将军也是这么想的?”颜良冷笑,大手指着他连点数下“我看你是读书读多了,把脑子读坏了。如果袁绍、袁术这些州郡大都象你这么想,大汉怎么会成今天这个样子?冀州牧韩馥怎么会被自杀?袁绍、袁术、刘表这些人怎么会互相残杀?你把眼睛睁大一点,把脑袋拿到太阳下去晒晒,如果天下有这么好的事,我颜良睡觉都笑醒了。”

 “子善…”徐荣沉着脸,十分不满地望着他“不要这么说话。周大人的这种猜测,还有非常有道理的。现在朝廷由大将军主掌国事,从拯救大汉社稷和天下苍生出发,大将军极有可能改变策略。怎么,你想不停地打仗,把大汉打完了为止?”

 颜良嗤之以鼻“这小子弹琴不错,画画也不错,但就是太幼稚,书都读到脚肚子里去了。”

 周山大怒,刚想反相讥,巡值士卒飞马来报“弘农城的张济派出信使,要见大人。”

 颜良顺势指着周山说道:“司马大人,你代我去见见那位信使,看看他说什么。”

 周山气乎乎地甩手走出大帐。

 徐荣带着一百铁骑飞驰出营。

 张济的信使带来了一份信,说要到陕城大营当面交给龙骧将军徐荣。徐荣当时就在大帐,他当即拆开了书信。张济在信中邀约徐荣到弘农城下一晤。

 徐荣迫切想知道长安到底发生了什么,董卓是否还活着。他毫不犹豫,满口答应。颜良和众将急忙阻止,徐荣笑道,我和这些西凉将领曾经并肩杀敌,彼此之间私颇深,不会有任何危险,你们放心吧。

 在弘农城外三里处,有一座小山。当徐荣赶到这里时,他吃惊地发现拆来相会的不仅有张济,还有李傕和贾诩。三人皆着丧服,神情悲痛。

 徐荣坐在马上,心里一阵窒息,脸色变得非常难看。董卓死了,真的死了。这位戎马一生,曾经纵横西疆,叱咤风云的悍将,在生命的最后三年里,一手挑起了大汉倾覆的灾祸,把大汉推进了败亡的深渊。侥幸的是,就在大汉即将轰然倒塌之际,他死了。长安诸陵的祖先们终于愤怒了,显灵了,把这位大汉最可怕的祸害诛杀了。

 徐荣抬头看看蓝天,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他没有感到一丝一毫的喜悦,相反,巨大的悲哀和痛苦在这霎间充满了他的心灵。为什么?难道这一切都是董卓的错?大汉的今天都是董卓造成的?徐荣找不到答案,无法知道答案。

 徐荣挥手让亲卫退下,独自一人了上去。

 李傕、张济和贾诩三人站在徐荣对面。千言万语,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董越赶到华城求援,王方惊骇不已,急报牛辅和段煨。这个时候,他们不知道董卓的生死,心急如焚,一批批斥候冲出华,向长安城和郿坞方向打探消息。

 段煨和鲍鸿第二天上午就率军渡过渭水河,赶到了华。然而,他们不是来支援的,他们突然向华城发起了攻击。

 董越和王方猝不及防,城池转眼就丢了。两人带着亲卫逃到潼关,据险死守。

 屯兵桃林要的牛辅和李傕诸将接到董越的急报,当时就傻了。牛辅匆忙集结了一万人马,以最快的速度向潼关而去,准备急赴长安城救援。

 段煨和鲍鸿的大军攻击潼关受阻,接着又遭到牛辅的反击,只好撤回华

 牛辅、董越率军杀向华。这时朝廷圣旨送到大军,天子诏告天下,汉贼董卓伏诛,北军诸将立即回京述职。

 董卓被杀的消息在华城军民如雷般的吼声中顿时传遍了北军上下,将士们人心惶惶,军心大。牛辅无奈,下令撤军潼关。董越悲愤至极,大骂牛辅,甚至拔刀相向,要牛辅挥军攻击,直杀长安。

 牛辅和王方都认为现在长安情况不明,而关西的北疆军又步步进,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先摸清长安的虚实,然后联系武关的胡轸和郿坞的董旻,相约三路同攻长安,为董卓报仇。

 就在诸将争吵不休的时候,朝廷圣旨再到。郿坞已被攻克,董氏宗族尽数被诛,驻守武关的胡轸也已归顺朝廷,天子下旨赦免西凉诸将,并督促他们立即杀了董越和牛辅,否则,以谋反罪论处。

 牛辅大惊,和王方秘密商议。王方建议牛辅杀了董越,拿董越的头换自己的性命。牛辅随即捕杀董越,把人头送到了长安,但长安拒绝赦免牛辅。

 此事立即被李傕知道了。李傕大怒,飞马赶到潼关,怒斥牛辅。你个白痴,朝廷这种低劣的离间计你都看不出来?朝廷能放过你,能放过我们这些追随董大人二十多年的部下?不要再干这种蠢事了,立即集结人马,杀向长安。

 杀向长安是容易,但几万大军一旦入关,关西的北疆军衔尾追来,跟着自己杀进关中,那大家统统完蛋。更重要的是,杀向长安,也就是公然叛,向天子和朝廷举起战刀,将来就算自己打下了长安,替董卓报了仇,但天子怎么处置?朝廷还要不要?骠骑大将军如果趁机杀进关中,自己这些人的性命还是旦夕不保,危如累卵。如何才能做到既能替董卓报仇,又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牛辅,李傕彷徨无计,急速赶回桃林要寨,召集诸将议事。

 “稚然,你们怎么办?”徐荣握着李傕的手,关切地问道“天子是否下旨赦免了你们?”

 李傕摇摇头,苦笑道:“子烈,如果张温杀了李弘,你说长公主会下旨赦免你吗?就算长公主赦免了你,你敢回晋吗?你敢离开你的军队吗?”

 徐荣心里一惊,默然无语。

 “谁杀了董大人?这事背后的主谋是谁?具体情况你们是否清楚?”

 李傕点点头“这事是司徒王允大人一手策划的,皇甫嵩、吕布、段煨都参加了。听说皇甫嵩还从外借调了三千羌骑。”

 “羌骑?”徐荣眉头一皱,吃惊地问道“你确定?”

 “我确定。”李傕说道“我怀疑这事晋也有人参予了,否则大漠上的羌骑怎么会南下?皇甫嵩凭什么说服羌人帮助他击杀董大人?今天他们可以杀董大人,明天他们就可以杀大将军。”李傕激动地说道“子烈,这些人卑鄙无,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什么社稷、苍生,在他们眼里,还不如一条狗,一只蚂蚁。”

 徐荣冲着他摆摆手“我很难相信,董大人竟然被王允杀了。稚然,你仔细说说。”

 李傕对站在一边的贾诩看了一眼。贾诩心领神会,拱手说道:“大人,从长安传来的消息说…”

 “长安?谁在长安给你们送来消息?”

 “刘艾刘大人。”

 “他没死?那田仪呢?”徐荣急忙问道。

 “田仪被刀砍死在未央宫。”贾诩说道“刘艾没有随太师大人到未央宫去,他当时在太师府。皇甫嵩负责率军攻杀太师府。他和刘艾私很深,偷偷把他藏到了军中。刘艾因此侥幸留得了一条性命。”

 “士起死了。”徐荣黯然低叹,悲痛不已。在西疆的时候,他和刘艾、田仪都是很好的朋友。

 贾诩把长安发生的事大略说了一遍。

 吕布参予兵变,徐荣很理解,因为吕布一心一意要替丁原报仇,这次吕布总算如愿以偿了,但皇甫嵩为什么要参予诛杀董卓?徐荣不理解,李傕、郭汜和贾诩也不理解。同是武人,彼此之间又没有深仇大恨,皇甫嵩为什么要帮助王允这些士人诛杀董卓?

 “你们打算怎么办?”徐荣问道“你们找我来,是不是打算到北疆避祸?”

 “子烈,大将军会不会答应?”李傕紧张地问道。

 “大将军不答应也得答应。”徐荣苦叹“难道我能眼睁睁地看着你们去打长安?”

 第二卷世豪雄篇第四章破釜沉舟第七节

 李傕、贾诩得到徐荣的承诺后,非常高兴,以最快的速度返回桃林要,但出关接他们的郭汜却给了他们一个不好的消息。李肃、胡轸率军赶到华,和段煨、鲍鸿合兵一处,向潼关发起了攻击。李肃还派人送来一份天子圣旨,督促李傕、郭汜等西凉诸将立即诛杀牛辅,然后进京向天子请罪。

 牛辅和西凉诸将被朝廷大军到绝路,只好反击。此时,西凉诸将已无后顾之忧,完全可以放手一搏为自己生存而战。牛辅对徐荣的承诺不放心,一再追问李傕,徐荣的话能否当真?一旦大军展开反击,关西方向只有弘农城的张济和桃林要的郭汜两支军队,他们未必能挡住徐荣的北疆军。

 李傕冷笑“这个时候,我们还有什么选择吗?拼了。”

 四月下,潼关大战开始。牛辅、李傕、樊稠、王方、贾诩各领大军,主动出关,向朝廷北军展开疯狂反攻。战正酣之时,胡轸突然倒戈,率军重击鲍鸿。鲍鸿战死,北军大败。李肃、段煨退守华,向长安求援。

 消息传到长安,长安震惊。

 司徒王允非常气愤。他在天子和大臣们面前指责骠骑大将军李弘骄横跋扈,骄恣枉法,公然违抗圣旨“朝廷早在四月上就已经急书晋的李弘和关西的徐荣,命令他们立即向关西的叛逆发起攻击,但他们置若罔闻,按兵不动,致使叛逆反击得手,威胁长安。”王允恳求天子再次下旨,督促徐荣立即攻击牛辅。

 皇甫嵩提出反对意见,他力主招抚,并愿意亲自赶赴潼关。

 王允当即予以拒绝。

 自从王允主掌国事后,他通过自己早年安排在各地郡县任职的故吏门生,很快稳定了三辅,并奏请天子,大力提拔和封赏了一批自己的亲信。其中吕布被拜为奋威将军,参隶尚书事,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权重一时。李肃被拜虎贲中郎将。至于士孙瑞、杨瓒、皇甫嵩等大臣,王允却只是奏请天子予以嘉赏,而没有拜升他们的官职。其实,这些人个个身居高位,士孙瑞还是尚书令,即使拜升,也是有限。

 王允可能认为,诛杀董卓铲除侫,是大臣们应该做的事,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功绩。某些大臣可能也是这么想的,比如士孙瑞就曾在董卓死后,向天子请辞,但是不是所有参予诛杀董卓的大臣都是这么想的。王允厚此薄彼,对许多有功之臣寡情薄义,他的这种做法遭到了朝野上下很多人的怨恨。

 吕布为此善意地提醒过王允。吕布说,朝廷从郿坞中抄没了三万多斤黄金,九万多斤白银,绢帛缯绸,奇珍异宝更是堆积如山,朝廷应该拿一部分出来赏给有功之臣。

 王允苦笑。大汉衰败至此,我们需要多少钱才能重振社稷?如果西凉叛逆被平,天子和朝廷还都洛,我们需要多少钱才能完成搬迁?中原一带黄巾蚁贼猖獗至极,将来我们需要多少军资才能彻底平叛?自董卓政以来,天下州郡烽烟四起,民成灾,将来我们需要多少钱才能赈济民,才能把民遣回家乡?朝廷不是钱多了,而是根本没有钱,而是严重缺钱啊。从郿坞抄没的这些钱粮如果能支撑到天子重返洛,我就感激不尽,拜谢上苍了。

 大汉已经凋敝至此,我等臣民难道就没有一点忠君报国之心?没有一点重振社稷之心?没有大汉,哪来的家?哪来的性命?哪来的荣华富贵?大汉倾覆了,就算你家里有金山银海,它也一样会转瞬即逝。

 吕布惭愧不已,低头无语。

 吕布能一步登天,能被拜奋威将军,参隶尚书事,完全是因为王允要把皇甫嵩排除在权柄之外。王允认为自己目前完全可以控制吕布,吕布也有足够的兵事才能拱卫长安。等到自己把皇甫嵩的权势割弱到了极致,削弱到不再对朝廷产生任何威胁的时候,吕布的作用也就没有了。

 王允的这种做法,很有点过河拆桥的味道,很多公卿大臣因此对他非常有意见,对他在朝政上的跋扈专横更是不满。但王允视而不见,一个人牢牢把持着权柄,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为所为,排除异己的手段也越来越烈。吕布虽然也参隶尚书事,但他对国政不熟悉,事事都听王允的,纯粹就是一个摆设。当然,吕布也知道王允让他参隶尚书事的真正目的是想独揽大权,所以他很自觉,一心一意征募军队,练兵马,很少过问政事。

 天子对长安发生的事很恐惧,对王允也很惧怕,不管王允说什么,他都一个劲地点头。

 王允不同意皇甫嵩的招抚主张,要吕布立即集结扶风、冯翊两郡的郡国兵,赶到华城击败叛军。

 然而,这时却从洛水方向的临晋城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徐荣和张白骑率领北疆军正在横渡黄河进入关中。

 徐荣回到大营后,立即写了三份书信。

 一份书信给长公主和晋朝廷,详细禀奏了董卓被杀一事。现在长安朝廷由司徒王允和奋威将军吕布共同参隶尚书事,辅佐天子。今长安朝廷执意不肯赦免董卓旧部,而董卓旧部有心报国,却苦无出路。牛辅、李傕等西凉将领恳求朝廷赦免其罪责,率军到北疆戍边。徐荣请求长公主和晋朝廷立即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答复。

 一份书信以八百里快骑急送冀州给李弘。如今关中形势剧变,晋朝廷和北疆将采取何种对策?是不是立即兵进关中,保护天子?

 一份书信急送洛朱俊。形势突变,社稷危局出现了重大转机,此时关东不容有失,洛不容有失。

 第三天,朱俊飞马赶到陕城大营。他非常兴奋,和徐荣仔细商议扼守八关要隘一事。他盼望着天子回京,对社稷即将走向稳定充满了信心。

 第四天,晋圣旨到。长公主和朝廷要求徐荣立即北上河东,从蒲坂津方向渡河进入关中,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长安保护天子。关西诸事暂时由行车骑将军朱俊负责。至于是否招抚董卓旧部,长公主和晋朝廷认为,在目前形势下,还是听从长安朝廷的意见为好。换句话说,他们否决了徐荣的招抚之议。

 四月下的时候,王柔从长安送回了董卓被杀的消息。长公主大喜,要求北疆军立即赶到保护天子。张温、卢植、鲜于辅、李玮等大臣经过仔细商讨后,不得不改变朝廷原定的振兴之策,转而先保护天子,稳定社稷。

 由于此策尚需征求骠骑大将军李弘的意见,所以要求徐荣进兵关中的命令暂时搁置了下来,然而,徐荣的急书随后就送到了晋。考虑到牛辅等西凉诸将数万大军对长安的威胁,张温等大臣断然决定,不再等李弘的回复,而是先让徐荣率军迅速渡河。考虑到关东和洛的安全,朝廷没有命令朱俊率军攻击牛辅,而是命令朱俊把主要兵力放到关东。

 徐荣接到圣旨后,不敢耽搁,带着亲卫骑渡过黄河,连夜飞驰蒲坂津大营会合张白骑。

 此时张白骑、谢明、河东太守王邑已接到朝廷圣旨,几百艘临时征调的槽船也已赶到蒲坂津待命。

 徐荣到了蒲坂津,立即下令渡河。原来驻扎在蒲坂津对岸的段煨和鲍鸿大军如今都在潼关下和牛辅战,那座大营其实就是一座空营。北疆军将士不费吹灰之力,安然渡河。

 张白骑率领五千前锋营将士,飞速赶到临晋城下。

 王允大惊,立即命令吕布带着扶风郡的郡国兵赶到洛水河,挡住北疆军。

 王允认为,如果让北疆军进驻长安,天子和朝廷势必要被李弘控制。王允和朝中的大臣都不信任李弘,今大汉之所以出现倾覆之局,有很大一部分原困都是因为李弘的不作为造成的,甚至有大臣认为李弘早在先帝驾崩之后,就有篡逆之心,此人比董卓更加血腥残忍。

 吕布带着天子的圣旨沿着谓水河一路狂奔。

 冯翊郡太守宋翼带着郡国兵飞速东上,在下邽县附近挡住了张白骑。此时,北疆军只要渡过渭水河,距离长安城也只有两百里了。

 徐荣看到吕布,神情很冷淡。董卓的死对徐荣来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悲凉和同情,他有一种兔死狐悲的感觉。尤其是李傕的话,对他的刺非常大。如果李弘将来象董卓一样被杀了,自己马上就会和田仪、李傕的下场一样,生机尽绝。无论自己过去的战功多么显赫,也是死路一条。相反,像吕布这种人,马上就会从一文不名的普通官吏变成声名显赫的权臣。

 董卓四十多年的累累战功在吕布的挥刀一击下,化为齑粉,同时也成就了吕布今的辉煌。

 这世间根本没有公平可言,谁胜利了,谁就拥有了正义和功名。

 徐荣望着站在自己面前春风得意的吕布,从心里慢慢升起了一股强烈的厌恶和鄙夷。过去的吕布是条汉子,但自从他跟着王允这些士人阴谋诛杀董卓的时候,他就不再是一条汉子,而是一个卑鄙的小人。在徐荣看来,杀董卓,要堂堂正正的杀,在战场上杀,他极其憎恨这种卑劣的小人行径。

 是武人,就应该坦坦,应该凭着一腔浩然正气,血里来,刀里去,即使死了,败了,那也是轰轰烈烈,也是一条好汉。

 吕布感觉到了徐荣对他态度的转变,但吕布错误的理解了徐荣,他以为徐荣对自己的冷淡,是因为自己现在的身份。

 现在吕布的官职虽然没有徐荣高,但吕布参隶尚书事,和骠骑大将军一样主掌国事,在面对徐荣这样的重镇将军的时候,自己无须行礼,拱拱手就算客气了。

 吕布宣完圣旨后,徐荣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

 “这是天子的意思,还是司徒大人和吕大人的意思?”徐荣气愤之下,连对吕布的称呼都改了。

 吕布这一段时间经常和太尉杨彪、司徒王允、司空淳于嘉、太常种拂、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尚书令士孙瑞等大臣在一起商讨国事,对李弘这几年的所作所为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对李弘的看法也渐渐改变了。李弘拥有大汉最强悍的军队,但他一直以北疆危机为借口,坚决拒绝讨董勤王,致使大汉一步步被董卓推进了倾覆的深渊。李弘为什么拒绝讨董勤王?当真是为了北疆?大汉都要倾覆了,李弘还守着一个贫瘠的北疆干什么?显然,李弘居心叵测,不但有割据称霸之心,更有篡夺社稷之意。

 吕布依旧满脸笑容,极力解释朝廷拒绝北疆军进入关中的种种原因。

 徐荣非常耐心地听完了吕布的话,然后给了他两个大字:狗

 吕布脸上的笑容一僵,尴尬至极。

 “吕大人,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徐荣冷笑道“我北疆军杀完叛逆,然后转身返回外?”

 吕布犹豫了一下,小声说道:“司徒大人的意思,还要请大将军让出冀州…”

 “是吗?”徐荣怒极而笑“好,好,好啊。”

 吕布急报长安,徐荣以遵从长公主之名为借口,拒绝退出关中,坚决要求到长安觐见天子。

 王允大怒,命令皇甫鸿率军急赴下邽县支援吕布。

 皇甫鸿的军队还没有离开长安,段煨的急报就到了。华城失陷,虎贲中郎将李肃战死。

 王允无奈之下,转而命令皇甫鸿支援段煨,挡住叛军。

 皇甫嵩再次上奏,恳求天子立即下旨赦免西凉诸将,招抚叛军。王允一口拒绝。

 太尉杨彪建议让徐荣率军去战叛军,王允更不答应了。徐荣要进长安,牛辅也要进长安,而徐荣和牛辅等西凉诸将又是多年的好友,一旦两支大军合而为一,长安就完了。

 关西。

 朱俊接到天子圣旨。

 这圣旨本来是长安朝廷送给徐荣的,但错,信使路上耽搁了。这位信使千辛万苦,好不容易秘密赶到了陕城大营,但这时徐荣已经率军进入关中了。

 天子命令北疆军立即向牛辅发起攻击,铲除叛逆,保卫长安。

 朱俊接下圣旨,立即命令颜良、玉石两位将军率军攻打弘农城。天子危在旦夕,大军急速西进勤王。

 朱俊担心兵力不够,又下令征调驻守洛的周华、函谷关的高览率军来援。

 张济措手不及,弘农城丢失。北疆军街尾猛追,直杀桃林要

 河内郡,怀城。

 袁绍接到淳于琼急报。朱俊统率大军猛攻桃林要,洛空虚。

 袁绍丝毫没有犹豫,立即下令集结大军,急赴孟津。

 第二卷世豪雄篇第四章破釜沉舟第八节

 大汉国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五月。

 袁绍大军刚刚起程,从兖州传来了噩耗,兖州牧刘岱战死于济北国卢城。

 刘岱率军一路东进,连战连克,大军推进非常顺利。济北相鲍信劝阻刘岱,既然济南王已经死了,大军还是固守在东平和鲁国一线为好,不要孤军深入,以免被黄巾军包围。刘岱不听,固执己见,扬言要杀进青州,把黄巾军赶上泰山。

 四月下,兖州军进入济北国的卢城,可马俱、徐和、吴霸突然率黄巾军主力出现,把刘岱围在了卢城。

 双方大战。兖州军粮草不济,刘岱、鲍信、吴资、郑遂四人只好率军突围。在突围过程中,刘岱非常不幸,遭到了司马俱和吴霸的猛烈阻击。刘岱在战中被黄巾军杀死,五千人马全军覆没。鲍信、吴资、郑遂合兵一处,拼死杀出重围。

 鲍信、吴资率军撤到济郡,郑遂撤回任城国。豫州的鲁国○州的东平国和兖州东郡部分郡县尽数陷落。

 司马俱率领黄巾军继续向兖州的东郡、济和任城三个郡国展开攻击,兖州岌岌可危。

 曹请求袁绍急速驰援兖州,袁绍拒绝了。

 曹非常愤怒,他质问袁绍,大人率军进驻洛,是会合北疆军西上长安勤王,还是图谋霸业?

 兖州从刘大人开始,到各郡县大吏,几年来一直遵从大人的号令,对大人忠心耿耿。但大人却在刘大人阵亡,兖州危急的时刻,置兖州存亡于不顾,执意要进驻洛。这太让人寒心了。

 袁绍悲愤不已,他拍着自己的脯,信誓旦旦地说自己绝没有丢弃兖州的意思。他拿出了王允的密信“孟德,你仔细看看,然后再想想董卓死后天下形势的变化。兖州的存亡和大汉社稷的存亡比起来,孰重孰轻?”

 淳于琼遵照袁绍的密令,杀了从长安来的信使张种,把圣旨和王允的密信悄悄送给了袁绍。王允在书信中对未来局势的发展做了一番详细地预测。他认为董卓死后,大汉最大的逆贼就是李弘了。此人不除,大汉还要再遭浩劫。王允要求袁绍想尽一切办法,迅速进驻洛,把北疆军赶出关西,以确保天子和朝廷回京后,不再受到北疆军的直接威胁。

 “孟德,为了大汉的社稷江山,和我一起到洛去。”袁绍诚恳地说道。

 曹犹豫不决。

 李弘知道董卓被杀后,会不会立即命令北疆军进入关中,控制天子和朝廷?关中的董卓旧部会不会叛,如果叛了,王允能不能守住长安?

 如果王允无法守住长安,河东和关西的北疆军势必要迅速进入关中,那么此时袁绍占据洛除了怒李弘外,还有什么作用?

 李弘控制了天子和朝廷,又控制了河北之地,既拥有了无上权柄,又有了坚实的财赋后盾,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要洛干什么?他可以以此为借口,高举平叛大旗征伐袁绍和拒绝尊奉当今天子的州郡大吏。依照目前的现状,袁绍和这些州郡大吏根本不是李弘的对手,败亡是旦夕之间的事。

 “本初兄,就算我们占据了洛,把北疆军赶出了关西,那天子和朝廷怎么办?”曹看看袁绍,担忧地问道“一直以来,我们拒绝承认当今天子,说当今天子不是先帝所出,极力主张重建皇统,甚至还杀了四位招抚大臣。如果…”

 曹没有继续说下去。天子和朝廷回到洛,迟早都要把袁绍和这些曾经反对他的州郡大吏全部杀了。

 袁绍微微一笑“孟德,只要我们占据了洛,立即重建皇统。能做皇帝的人多了,刘虞不愿意,我们可以找别人,比如…”袁绍举手指指南方“景升兄…”

 曹皱皱眉头,沉默不语。

 深夜,荀彧悄悄到了曹的军帐。

 “听说大人不回兖州,要去打洛?”

 曹心事重重地点点头“文若,关西一带有朱俊和徐荣的大军,这洛非常不好打,而且…”他迟疑良久,长叹道“如果李弘决心要勤王,决心要迅速稳定社稷,这洛就不能打,但本初执意要这么做,我…”

 “大人是担心袁大人攻击受阻,既不能占据洛,又丢了兖州,最后两头落空,一无所有?”荀彧淡淡地问道。

 曹诧异地看看荀彧,忽然哈哈一笑“文若,你今晚到此,不会就是为了和我胡扯吧?”

 荀彧落寞地笑笑,忧心忡忡地说道:“袁大人此时攻打洛,不是置兖州存亡于不顾,而是要葬送大汉社稷最后一丝生存的希望,他要把大汉彻底推进倾覆的深渊。”

 曹双手捂住嘴,紧紧地闭着眼睛,一言不发。

 “袁大人已经把长安信使杀了,你知道吗?”

 曹双手稍稍上移,把半张脸都捂住了。

 “袁绍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他既不会西上长安勤王,更不会尊奉当今天子和朝廷。所以,他此时进驻洛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图谋称霸天下。”荀彧坐在曹的对面,低着头,一个人自顾自地说着“袁大人这几年的变化非常大,让人很难相信他就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袁本初。”

 荀彧停了一下,象是忆起了昔日的往事,神情很黯然。

 “大军杀进洛后,首先就能牵制北疆军,同时,袁术也会调集兵力北上,关东转眼就成了一团。这时,被到死路的董卓旧部突然绝处逢生,必会竭尽全力,不顾一切杀向长安。长安一旦被叛军攻陷,天子和朝廷即使还能存活,也会被叛军所挟持,成为彻头彻尾的摆设,再也没有任何作用。”

 “袁大人的目的达到了,他可以放心大胆,毫无顾忌地重建皇统了。”荀彧长叹道“但大汉会不会因此得到拯救和振兴?”

 曹缓缓睁开眼睛,摇了摇头“李弘呢?那头豹子会干什么?”

 “李弘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放弃洛,杀进关中。二是退守河东,确保北疆安全,同时以河北之地为根基,形成割据事实,图谋霸业。”荀彧轻抚长须,皱眉说道“北疆军杀进关中,极有可能急叛军,葬送了天子和朝中大臣们的性命,李弘可能因此而背下千秋骂名。所以,我认为北疆军退守河东,全力经营河北的可能最大。”

 “由于我们判断失误,未能把青州黄巾军到冀州,这给了李弘充足的时间击败公孙瓒和稳定冀州全境。”荀彧遗憾地连连摇头“李弘的运气一直非常好,这次也不例外。他有了冀州,北疆危机就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彻底解决。再过几年,李弘的实力会迅猛发展,将来…”

 “将来怎样?”曹追问道。

 “如果我们不能在这几年内遏制和重创李弘,将来倾覆大汉社稷之人,必是这头豹子。”

 曹两手蒙住脸,发出了一声哀叹“大汉亡矣。”

 “大人,今李弘也罢,袁大人也罢,无一不假借拯救社稷之名,抢占州郡,图谋霸业,但以两人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们拯救社稷不足,败亡社稷倒是绰绰有余。”荀彧略显激动地说道“大人,你不是非常赞成张邈张大人的拯救社稷之策吗?你为什么不借机回兖州,立即联合张邈、鲍信、吴资、郑遂、子劫等诸位大人共襄大举,以中原为根基,图谋霸业,尽力拯救和振兴社稷?”

 曹猛地放下双手,咧嘴苦笑道:“文若,你是说我吗?我不过是个东郡太守,或者说是半个东郡的太守。我现在连自己的地方都有一半让黄巾贼占了,哪有能力去统领兖州?”

 荀彧摇摇手,郑重说道:“如果大人立即回兖州,兖州很快就是你的。难道大人这么点自信都没有?”

 曹眯着眼睛想了很长时间,突然,他一拳砸到案几上,大声叫道“好,我们回兖州。”

 **

 五月上,长安。

 段煨、皇甫鸿急报长安,叛军突然撤回了潼关。

 王允和朝中大臣喜出望外,众人一致认为北疆军终于听从了天子的旨意,从关西方向向叛军发起了攻击,叛军败亡在即。

 皇甫嵩又一次提出了招抚之议。出人意料的是,王允竟然同意了。

 此时叛军的粮草已经用竭,士气也低落到了极致,北军如果发力猛攻,叛军可能一击而溃。但考虑到叛军已经走投无路,也有可能负隅顽抗,誓死反击,给北军以重创。朝廷军队人数有限,如果北军在攻击过程中遭到重创,北军不但无法赶走徐荣,还有可能让关西的北疆军趁机杀入关中。北疆军主力一旦在关中会合,关中就给北疆军控制了。

 王允为了保存北军实力,下令停止攻击,向关西派出了招抚使臣。在王允看来,只要再拖一段时间,让关西的北疆军和关中的北军保持对叛军的威慑,叛军在既没有出路又没有粮食的情况下,很快就要崩溃。

 王允让前凉州刺史胡节和前汉太守杨荣前往关西招抚。

 这时,西疆汉郡急奏朝廷,游击将军韩遂和偏将军马腾听说长安发生兵变,董卓被杀,匆忙率军向三辅杀来。汉郡太守在急奏中说,韩遂和马腾根本不相信天子诏书,他们认为天子危在旦夕,执意要率军杀到长安勤王。

 王允大怒,当着天子的面指责皇甫嵩勾结叛逆,居心叵测,图谋不轨。皇甫嵩冷笑,一言不发。

 太尉杨彪、司空淳于嘉、尚书令士孙瑞和诸多关中、西凉籍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纷纷出言替皇甫嵩求情。无凭无据,怎么能说韩遂、马腾是皇甫嵩叫来的?

 太尉杨彪随即奏请天子拜封皇甫嵩为征西大将军,即刻西上凉州,劝抚韩遂、马腾罢兵。

 天子不敢答应,转头望着王允。

 现在朝中能以一己之力,让韩遂、马腾罢兵的,只有皇甫嵩。另外,王允也不想在这个危急时刻得罪关中、西凉籍大臣。于是,他勉强点头答应了。

 当天下午,征西大将军皇甫嵩带着五十名铁骑卫匆匆西上凉州而去。

 **

 五月上,潼关。

 牛辅、胡轸、李傕、郭汜等西凉诸将吵成一团,牛辅和李傕差点拔刀相向。

 北疆军背信弃义,徐荣出尔反尔,大军差点全军覆没。牛辅为此怒不可遏,他怀疑李傕、郭汜、张济、贾诩已经秘密投降了朝廷,要置他和大军数万将士于死地。

 胡轸认为徐荣不是这种人,这里面一定有原因。他主动要求到桃林要再找徐荣谈谈。大家当年在西疆战场上和羌人浴血奋战,情同手足,难道今天连一条生路都不给?但牛辅不信任他,认为胡轸背叛了董卓。胡轸刚刚走出潼关,就被牛辅的亲卫曲围杀了。人头送到议事大堂的时候,从颅腔里出来的血还冒着热气。

 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王方愤怒了,五个人冲出潼关,集结军队,把牛辅的大军团团包围。贾诩百般劝阻,可惜无济于事。就在双方一触即发之时,朝廷的招抚使臣到了。

 “文才(胡节)、整修(杨荣),如果是劝降,你们就立即给我滚回长安去。”李傕怒气冲天地说道“大家都是多年的朋友,我不想杀了你们。”

 胡节拱手说道:“稚然,我们不是来劝降的,是来帮助你杀回长安的。”

 李傕仰天苦笑“算了,不要陪我们死了,不值得。你们回去吧。我知道王允、吕布对西凉人恨之入骨,他们把关中的西凉官吏杀得差不多了,但现在我们自身难保,无力报仇啊。”

 “稚然,韩遂和马腾马上就要打到长安了。”杨荣说道“徐荣的大军就在下邽,距离长安只有两百里,但王允、吕布坚决要求北疆军退出关中。徐荣非常生气,双方目前正在渭水河两岸严阵以待。”

 “真的?”李傕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文约先生和寿成杀到了三辅?徐荣就在下邽?”

 “千真万确。”胡荣说道“董卓一死,韩遂和马腾又成了叛逆,西凉眼看就要再起战火,两人岂能忍受?所以我们去信之后,他们立即出兵了。稚然,杀回去,立即杀向长安。”

 “拼了。”李傕挥手大叫“是死是活,都是一回事。我们杀回去…”

 第二卷世豪雄篇第四章破釜沉舟第九节

 李傕的提议并没有得到西凉诸将的响应,郭汜、樊稠、张济、王方等人低头不语,各人想着各人的心事。

 李傕气得一拍案几,大声叫道:“既然不敢战,那就散伙,大家各自逃难去吧。”

 “慢,慢…”一直伏在案几上细看地图的贾诩急忙说道“稚然,此事要从长计议,不能急躁,更不可贸然行动。长安之战如果大败,我们势必要死无葬身之地。”

 杀回长安,说起来很轻松,但真要做起来,非常困难。

 大军在潼关大战中损失严重,目前只有三万人左右,而且军队已经断粮,现在只能靠在山上挖野菜和宰杀战马度。另外军械也很紧缺,但最为严重的是军心涣散,将士们看不到生存的希望,惶惶不可终。带着这样的军队去打长安,只要稍稍受挫,必是崩溃的结局。

 这些困难都是看得到的,还有看不到的重重危机。一是正在攻打桃林要的北疆军。虽然徐荣可能没有背弃承诺,但他现在人在关中,无力顾及关西战事,想帮也帮不上。大军如果攻击长安受阻,而北疆军又突破了桃林要和潼关,那大家就死定了,所以桃林要不能丢,必须屯重兵阻击。不过这样一来,大军首尾不能兼顾,无法集结全部兵力攻打长安,败亡是迟早的事。

 二是屯兵渭水河畔的北疆军。徐荣到关中,目的肯定是进驻长安。如果大军把王允、吕布急了,两人向徐荣求援,攻打长安还是要失败。

 三是正在往关中而来的韩遂和马腾。这两年韩遂、马腾利用社稷动,董卓无力西顾的有利时机,迅速占据了西疆西部的所有郡县,并想尽一切办法大力经营西疆。安抚和稳定西疆,形成了事实上的割据。不过西疆太穷,无论韩遂、马腾怎么努力,都无法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扭转西疆穷困的局面,所以他们对富裕的关中垂涎三尺,绞尽脑汁想占据关中。今天有这么好的机会,他们岂肯错过?把韩遂、马腾请进关中很容易,但要把他们送出关中,那就难于登天了。

 四是天子和朝廷怎么处置?挟持天子和朝廷就会象董卓一样,成为天下人的敌人。以目前三万大军的实力,根本无法和北疆军抗衡。一旦北疆军置天子和朝廷的生死于不顾,倾尽全力攻打关中,大家何去何从?逃亡西疆,可能会被韩遂、马腾一口吃了。逃亡益州,那里人生地不,可能会被刘焉一口吃了。

 进也是死,退也是死,两相比较,唯有攻打长安,置之死地而后生,才有生存下去的希望。

 “如果北疆军打进关中怎么办?”王方问道。

 “李弘尊奉当今天子,长公主又在晋,只要我们牢牢控制了天子,北疆军肯定不敢踏足关中一步。”贾诩非常肯定地说道“如果李弘不是顾忌天子的性命,他早就打进关中了。”

 贾诩的这个解释很牵强,李傕、郭汜等人谁都不相信。

 贾诩微微一笑,把手指向了地图上的冀州“李弘不敢打关中,有几个原因。”

 北疆军的主力现在都在冀州,而冀州一地有袁绍、公孙瓒和黑山黄巾军,另外青州黄巾军也有可能北上,李弘要想占据和稳定冀州,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以北疆现有的实力,显然无力支撑两线作战。以我看,北疆军因为关西方向的连续作战加剧了钱粮消耗,已经是强弩之末,支撑不了多久了。

 对于北疆来说,冀州的重要不言而喻,冀州直接关系到了北疆的生死存亡,所以只要冀州没有稳定,北疆军的主力就不会离开冀州。

 “文和,关西方向有徐荣、玉石和颜良的三支大军,如果再加上河东的屯田兵,他们的兵力已经超过了我们,如果北疆军要打关中…”樊稠忧心忡忡,摇头苦笑“还有什么如果,北疆军不正在攻打关中吗?”

 贾诩从容一笑“北疆军攻打关中的军队越多,打得越猛,距离他们退兵的时间就越近,因为他们没有钱粮支撑了。而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援军会来得更快。”

 李弘如果攻占了关中,下一个目标就是西疆。西疆叛不定,关中谈何稳定?从自身安全角度考虑,韩遂和马腾肯定要出兵帮助我们对抗北疆军。

 “如果我们打败了怎么办?”张济问道。

 “如果我们打败了,我们就带着天子和朝中大臣退向西疆。韩遂和马腾是什么人,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两人顾及声名,无论如何不敢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拒绝天子进人西疆。”贾诩轻松笑道“这时最难受的就是李弘了。不救天子,他如何向天下人待?救天子,继续攻打西疆,他哪来的钱粮供应大军到西疆作战?冀州还要不要了?”

 郭汜、王方等西凉诸将将信将疑。

 贾诩不遗余力,仔细分析局势,说到最后,西凉诸将感觉只要大军往长安一杀,局势立即扭转,不但能保住性命保住实力,更有显赫的权势和取之不竭的财富。

 “杀,立即杀向长安。”郭汜兴奋地站起来,挥手狂呼。**

 五月上,关中,冯翊郡,下邽城。

 天子一天一道圣旨,督促龙骧将军徐荣立即撤回河东。

 长公主一天一道圣旨,督促龙骧将军徐荣立即进驻长安。

 徐荣进退不得,一筹莫展。大将军,你为何还没音讯?我该怎么办?

 在徐荣焦急的等待中,李弘的书信终于送到了大营。

 关中、关西局势的急剧变化让李弘措手不及,而长公主和晋朝廷的临时变计更让李弘左右为难。在冀州战局未定的情况下,北疆该如何选择?是不是立即停下冀州战事,转而集中力量稳定关中?其实这时冀州战事已经停了下来,所有军粮都已用作了赈济民,大军攻击安平国和渤海郡的时间已经推迟到五月冬小麦收割之后。

 北疆军如果稳定关中,确保关西,在未来数月内,就要和董卓旧部、袁绍、袁术,甚至和张邈等州郡大吏展开战,北疆所有钱粮都要集中供应给关中、关西和关东战场。这样冀州战事就要一拖再拖,后果堪虑。

 然而,从大漠传来的消息却让北疆陷入了更大的困境。归逆和步度更拒绝了庞德的调停,并向中部鲜卑大人柯比熊求援。柯比熊和熊霸向胡族诸部发出警告。归逆和游骑之间的冲突,是鲜卑人内部的事,如果其它胡族介入其中,就是和整个鲜卑人为敌。

 匈奴人、羌人和乌丸人以此为借口,迟迟不愿出兵会合风云铁骑。目前赶到漠北都护府的只有弧鼎、弃沉、缨彤、虎、木桃、木李等鲜卑部落铁骑。

 庞德调停无效,只好会同鲜卑诸部,向归逆发起了攻击。双方有过几次小规模的战。归逆一退再退,逐渐接近了落原。归逆显然打算把战事拖到雨季,然后利用五、六两个月的雨季时间,寻找援军。

 庞德、燕无畏、铁钺、田豫为此联名上奏,要求朝廷立即调拨钱粮,并再一次恳求朝廷征调乌拉尔山铁骑和河套屯田兵进驻大漠。没有强悍的武力,很难威慑胡族诸部。

 但朝廷没有钱,也没有粮,没有钱粮也就没有办法征调几万河套屯田兵和乌拉尔山铁骑进驻大漠。

 鲜于辅在给庞德、田豫的回书中说,请诸位大人再坚持一段时间,等到大将军拿下了冀州,情况就会得到极大改善。

 冀州是北疆的救命稻草,必须要坚决迅速地拿下冀州。李弘思虑再三,随即建议朝廷尊奉天子旨意,命令徐荣迅速退出关中,同时命令北疆军立即放弃关东。

 马磾、袁滂、杨奇、陈纪、郑演等大臣为此和李弘展开了烈的争论。

 马磾、袁滂建议断绝对民的赈济,大军立即展开攻击,先拿下冀州,然后集中力量确保关中和洛。马磾告诫李弘说,关西战事千万不能停下。叛军一旦杀入长安,天子就危险了。

 杨奇、陈纪、郑演等大臣则支持李弘,民要赈济,冀州也要拿下,至于关中,我们当然应该遵从天子的命令退出来。

 “关西的战,能打就打,不能打就牵制一下叛军。目前关西战场上的北疆军钱粮,是由朱俊从各地州郡筹集的,应该还可以支撑。”杨奇说了几句之后,突然破口大骂司徒王允“这个老匹夫专横跋扈,他以为自己杀了个董卓,就建下了盖世功勋?他算个什么东西?他能拯救社稷,重振大汉?王允不让北疆军进驻关中,其实就是担心自己的权势被大将军夺去了,他无非想把大将军和我们这些人都赶出朝堂。一个卑鄙龌龊的小人,我看他死到临头了。”

 李弘非常诧异。王允是前太尉杨赐的弟子,杨奇是杨赐的侄子,两人应该关系莫逆,怎么象有深仇大恨一样?陈纪悄悄告诉他,王允和杨赐都是那种情刚直不阿之人,两人因为学术和政见上的不同,从年轻时就是死对头。

 大臣们意见不一,各自有各自的道理。李弘心悬天子的安危,也迟迟不敢拿定主意。关中一旦出现问题,天子再度被侫挟持,形势就更加危急了。

 崔烈从安平国匆匆返回。他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喜讯,安平国相张岐被崔烈说服,献城了。彭烈率军进驻信都城,麴义率军急赴渤海郡,准备会合张燕,夹攻公孙瓒。赵云率军北上包围河间国郡治乐成。

 众人大喜,击掌相贺。李弘虚心求教崔烈,关中之事如何应对?

 杨奇调侃道:“崔大人平生只有一个高招,凡是不能解决的问题,统统放弃。”

 崔烈把手上的文卷往案几上一丢,十分愤怒地说道:“既然王允认为自己可以定乾坤,振社稷,那我们还掺和什么?难道我们非要和他争权夺利?放弃,撤出关中和关东。”

 马磾大惊,急忙阻止。崔烈大声说道“翁叔,这个时候北疆军如果一再抗旨,对大将军,对北疆有什么好处?你睁大眼睛看看冀州的民,此时此刻,大将军也罢,我们也罢,要做的事是稳定冀州,稳定北疆,让冀州和北疆的人都吃穿暖,都能活下去,这才是真正为了社稷,为了大汉。”接着他指着马磾吼道“如果你想回关中,想和王允争夺权柄,那你就回去,请大将军以八百里快骑把你送回去。”

 马磾脸色一僵,垂首无语。

 崔烈声嘶力竭地咆哮了一番,显然他对王允和长安朝廷非常不满。董卓一死,王允第一件事就是撤消晋朝廷,名为割弱大将军的权力,实则独揽权柄。大汉到了这种地步了,士人之间竟然还互相猜忌,互相倾轧。士人自己都不能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还谈什么拯救社稷?王允为了权势,为了一己之私利,竟然置倾覆在即的国家和社稷于不顾,公开分裂士人,迫李弘,拒不招抚董卓旧部,这不是拯救社稷,而是加速摧毁社稷。

 大臣们的意见统一了。

 李弘和诸位大臣联名上奏长公主和朝廷,尊奉天子旨意,退守河东。

 徐荣看完李弘的书信,越想越是悲痛,突然捂住脸,泪如雨下。

 张白骑伸手搂住徐荣的肩膀,黯然无语。

 “子烈,我们走吧。大将军都解决不了的事,我们又有什么办法。”

 “天子蒙难,社稷危亡,为什么就没人救,为什么?”徐荣连连摇头,心如刀绞“牛辅、李傕就在潼关,全军将士已被上绝路,只有誓死反击。西凉韩遂、马腾已经兵进汉,旦夕可至。大将军为什么置之不理?司徒大人为什么视而不见?为什么?”

 张白骑仰头长叹。

 北疆军撤出关中。吕布闻讯,飞马前来送别。

 徐荣站在渭水河边,望着长安方向的天空,久久无语。忽然,他跪倒在地,行三跪九叩大礼,再仰首望天时,已是泪满面。

 “陛下,臣奉旨撤兵了,陛下,珍重啊…”徐荣擦了把眼泪,飞身上马。

 吕布心中酸楚,望着徐荣高大的背影,忍不住喊了一声“大人…”

 徐荣缓缓转过身,举起手中马鞭,指着吕布厉声说道:“保护好陛下,否则,我会亲手杀了你。”

 第二卷世豪雄篇第四章破釜沉舟第十节

 五月上,潼关。

 在贾诩的劝说下,李傕、郭汜等西凉诸将放弃了对牛辅的攻击。

 内讧只会加剧军队崩溃的速度,在目前这种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最需要的是团结,是同心协力,是稳定军队,是激励军队的士气。

 牛辅被迫放弃了军队的指挥权,西凉诸将一致推举李傕统领大军。李傕立即召集军候级以上军吏议事,他在大帐内慷慨昂,你们回去告诉每一个士卒,董大人被朝中侫所害,天子被侫所挟持,社稷危在旦夕。我们要打进长安去,要诛杀侫拯救天子,要为董大人报仇雪恨。杀进长安后,每一个士卒都是朝廷功臣,都能得到一笔丰厚的嘉赏。

 当天晚上,潼关上下灯火通明,西凉各部将士为攻打长安做着精心的准备。士卒们虽然士气不是很高,但听说打进长安就有吃有喝的,还有钱发,也非常期待。

 牛辅懊悔不迭,又惊又惧。为了得到朝廷的赦免,自己一错再错,先是杀了董越,后来又杀了胡轸,结果怒了西凉诸将,自己的一帮老部下也寒了心,毫不犹豫的抛弃了自己。这些老部下和自己一样,都是追随董卓征战多年的西凉人,这些人听说要打到长安为董卓报仇去,无不热血沸腾,士气高昂。如果没有这些老部下的背叛,自己的军队指挥权也不会丢掉。没有了军队,自己的日子也就屈指可数了。

 牛辅思虑在三,决定逃离潼关,翻山越岭回西凉去。眼前的形势很残酷,大军遭到北疆军和朝廷军队的前后夹攻,不要说打到长安,就连守住潼关都成问题,败亡是迟早的事。牛辅趁着天黑,带着二十多名亲卫,悄悄逃出了大营。

 李傕闻讯后,鄙夷地冷笑了一声“董大人真是瞎了眼,找了这么头忘恩负义的豺狼做女婿。随他去,他即使到了西凉,也活不了几天。”

 张济却不愿意放过他。他命令自己的侄子张绣带着一队铁骑沿路搜寻,务必把牛辅杀了。张济和胡轸是同乡,当年张济就是跟着胡轸从军的。两人几十年的兄弟关系,此仇岂能不报?张绣和胡车儿一路猛追。牛辅大惊,掉头向黄河逃去。牛辅想,只要我过了黄河,就算被北疆军抓住也不会死。北疆军中,有许多自己熟悉的西凉籍将领,有他们的帮助,活命不成问题。不幸的是,牛辅还没有逃到黄河岸边,就被张绣和胡车儿追上了。两人带着铁骑一拥而上,把牛辅剁成了泥。

 潼关内,李傕、郭汜、贾诩等人为是否弃守桃林要争论不休。

 李傕要放弃桃林要。大军杀出潼关后,已无退路,留一部分人马驻防潼关,挡住北疆军入关就行了,关西干脆彻底放弃。

 郭汜反对。保住桃林要就能给大军留下最后一丝活命的机会。大军一旦攻击长安受阻,肯定要退守潼关,假如这时李弘答应了我们的要求,让我们退到北疆,那我们就得救了。李弘曾经和我们在西疆战场上并肩杀敌,还在灵武谷大战中救援过我们,以他的为人,再加上徐荣、麴义这些西凉将领的劝说,他一定会给我们一条生路。

 李傕嗤之以鼻。北疆军这几年和我们在关东、关西反复战,彼此之间仇怨甚深。李弘如果愿意让我们到北疆避祸,现在又何必打我们?

 两人意见不一,吵了起来,而樊稠、王方等人也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意见越来越多,贾诩也不敢轻易拿主意。

 这时张济从桃林要送来急报,北疆军突然后撤十里,不打了。

 李傕、郭汜等西凉诸将面面相觑,惊疑不定。难道李弘要给我们一条生路?

 贾诩却大喜过望,一跃而起“快,快,立即攻打长安,快…”

 李傕犹豫不决“文和,北疆军…”

 “自己的命运要自己掌握。”贾诩神情急切地说道“到了北疆,我们就是鱼腩,要任人宰割,所以北疆不能去。”

 “桃林要还要不要?”郭汜急忙问道。

 “让张济带三千人守潼关,让他的侄子张绣带一千人驻守桃林要,其余大军全部杀向长安。”贾诩大声说道“只要拿下长安,控制了天子和朝廷,这天下就没人能击败我们。”

 “好…”李傕一掌拍上案几“传令大军,即刻起程,攻击长安。”

 **

 五月上,关西,弘农大营。

 朱俊拿着袁绍的书信,哭无泪。

 洛失陷了。

 这份书信是留守洛的原伊阙都尉张承送来的。张承说,淳于琼突然于深夜时分包围了平乐观,三千大军措手不及,被困大营。这三千人马里有很多军吏和士卒原来都是袁绍的人,在他们的鼓动和说服下,三千大军很快投降了。

 “袁绍到了洛?”

 张承点点头,无奈苦笑“大人,袁绍持有天子的圣旨。天子拜袁绍为车骑将军,命令他立即率军进驻洛。我没有办法,只能打开城门。”

 “函谷关怎么样?”

 “我进关的时候,潘凤、朱灵、陶升等人已经陈兵关下。”张承胆怯地看看杀俊,小声说道“袁沼说,如果北疆军不立即退出关西,他将迅速展开攻击。”

 朱俊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长公主和晋朝廷调走徐荣,让朱俊统领关西的北疆军,目的就是想尽快击败董卓旧部,彻底消除董卓旧部对长安的威胁。

 徐荣和西凉诸将不但熟悉,还有多年的情,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突然力主招抚,这让晋朝廷无法接受。招抚需要时间,更有很大风险,而关中形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一些不可预料的变化。一旦关中形势再次发生突变,拯救和稳定社稷的最佳时机可能就这么稍纵即逝了。

 张温、卢植、鲜于辅、李玮四位大臣立即做出了应对之策,命令徐荣率军进驻长安,控制长安局势。

 徐荣离开了关西,谁指挥关西、关东战场最好?目前能统筹指挥关西和关东两个战场的,只有朱俊。朱俊一直负责关东和洛的驻防,手下有周华、张承等人的一万大军。另外,以他在武人中的崇高威望,让他手持长公主和朝廷的圣旨,指挥留在关西的玉石、颜良和张郃三支大军肯定没问题。尤其重要的是,朱俊和朝廷能保持一致,不会象徐荣一样不听话。

 玉石、颜良、张郃等北疆军将领这几年因为和董卓的军队连番战,彼此仇怨甚深,这次好不容易逮到全歼仇敌的机会,岂肯错过?但徐荣力主招抚,其它将领虽然心怀怨言,但也不敢站出来公开反对,大家谁也不愿意得罪徐荣。

 朱俊心悬天子和长安的安危,急于平定董卓旧部,和北疆军将领的心思不谋而合。张温等朝中大臣正是看出这一点,所以非常放心地把关西北疆军的指挥权交给了朱俊。北疆军诸将非常配合,朱俊更是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从洛抽调援兵攻击桃林要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袁绍却突然杀进了洛,占据了关东,这给了朱俊重重一击。

 关东丢失,洛失陷,不是自己有多大罪责的问题,而是天子和朝廷无法迅速重返京都,拯救社稷大业要严重耽搁的问题。袁绍占据了关东,也就切断了北疆和南方州郡之间的联系,北疆军和自己的河南军粮草辎重全部断绝。现在无论是掉头打关东,还是继续打董卓旧部,都已后继无力。

 如果袁绍在关东站稳了脚跟,再联合刘表,袁谭等军队击败袁术占据荆、豫○、扬等州郡,那么袁绍势力将剧烈膨。袁绍一直拒绝承认当今天子,坚持要重建皇统,在他势力如中天的时候,他肯定要重建皇统,另立天子。天下大矣。

 误国之罪,自己虽万死也不能赎啊。朱俊越想越悔,越想越是恐惧。

 玉石、颜良、张郃、高览、华雄、高顺、周华、田畴等将齐聚军中大帐,紧急磋商。

 “朱大人,袁绍的军队不是在黑山和黄巾军战吗?怎么突然就杀到了洛?”张郃疑惑地问道“就算淳于琼把董卓被杀的消息告诉了袁绍,但袁绍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杀进洛,显然…”张郃没有继续说了,他意思是说你朱俊大人手下一定有人背叛了你,给袁绍做内应了。

 徐荣离开关西后,他的军队就由张郃统领。徐荣对高顺很赏识,临走时,把他从颜良的军中调出来,给张郃做副手。

 朱俊叹了一口气。袁阀的势力,岂是自己所能抗衡的。

 “长安朝廷中的许多大臣和袁绍的关系非常密切,比如司徒王允大人。”张承解释道“袁绍给我看的那份圣旨,绝对是真的。能给袁绍这份圣旨的,只有司徒大人,所以我觉得袁绍可能比我们更早知道长安兵变和董卓被杀的真相。另外,关东各地的门阀大豪,包括洛城中的王公世家,和袁阀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袁绍只要进关,他就能迅速在关东站稳脚跟。”

 “现在不谈这些。”田畴摇手说道“我们是打关东,还是继续打桃林要,进兵关中?又或者…”他看看神情冷峻的朱俊,小心翼翼地说道“退到河东?”

 北疆军早有放弃关东的意思,李弘早在四月初就书告徐荣,不能守就尽早放弃,不要长时间陷入两线作战,耽误了冀州战事。如今袁绍趁着关中突变的有利时机,不费吹灰之力占据了洛,关西北疆军的粮草顿时断绝,退守河东是最好选择。

 但没有人愿意退守河东。

 玉石、颜良等人强烈要求继续攻打桃林要,全歼董卓旧部。

 “我们只要再打几天,他们就完了。”

 “全歼了董卓旧部,我们就能迅速进入关中,和徐荣大人会合。”

 “目前,长公主和朝廷的圣旨依旧有效,当务之急是立即全歼董卓旧部,稳定关中。”

 丢失关东,罪责太大,周华、张承等人考虑到朱俊和自己的将来,强烈要求掉头攻打关东,趁着袁绍立足未稳之际,将袁绍赶出洛

 北疆军和河南军的将领烈争论。

 “继续攻打桃林要,全歼董卓旧部,以确保长安无忧,天子无忧。”朱俊断然说道“丢失关东之罪,我一人承担。”

 函谷关丢失,朱俊急奏晋

 圣旨未到,徐荣的书信先到了。

 徐荣急书朱俊,并附带骠骑大将军李弘的书信。停止一切战事,关西北疆军迅速退守河东。

 李弘的书信是给徐荣的,但这份书信非常详细地说明了北疆目前的艰难处境,有助于北疆军诸将对形势的了解。由于冀州民成灾,大漠叛一时无法平定,北疆的财赋已经到了极限,李弘要求河东北疆军务必遵从天子旨意,迅速退出关中。

 徐荣在书信中说,关东丢失,关西北疆军粮草断绝,除了立即退守河东外,别无出路。请朱俊大人暂时停止战事,等待朝廷圣旨。

 关东丢失,晋震惊。

 虽然过去朝廷也有放弃关东的意思,但那是在董卓存在的情况下。现在董卓被杀了,董卓的势力一夜之间分崩离析了,社稷拯救有望了,关东就不能丢了,尤其是不能让拒绝尊奉当今天子的袁绍占据。袁绍占据洛的后果非常严重,他一旦站稳脚跟,就要重建皇统。大汉出现两个天子后,天下大到何种程度,可想而知。

 张温、卢植、蔡邕等大臣不顾鲜于辅和李玮的反对,立即奏请长公主下旨,命令朱俊、徐荣不惜一切代价,迅速夺回关东。

 同时恳求李弘,暂停冀州战事,先集中力量稳定关中,保住关东和洛

 徐荣十万火急赶到弘农,命令北疆军原地待命,准备退守河东。

 “子烈,你要抗旨?”朱俊愤怒地问道。

 “关东战事一起,冀州就要断粮,冀州成千上万的民就会饿死。”徐莹激动地大声吼道“我就要抗旨。”  m.pIngGxS.coM
上章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下章